接下来是显示部分,林舟改造了一个老式示波器,加装了特殊的电子枪和偏转线圈,勉强能显示从摄象头传来的图象。
画面闪铄不定,分辨率低得可怜,但足以分辨人和车的轮廓。
机枪部分更具挑战性。
林舟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设计了一种极简版的短管冲锋枪,枪身主要由钢管和几块钢板焊接而成,看起来粗糙,但结构坚固可靠。
最难的是遥控扳机系统。
林舟设计了一个电磁触发设备,通过无线电信号控制小型电机拉动扳机。
无人机本身林舟早已改进完毕,现在需要的是集成这些系统。
他小心翼翼地将摄象头、跳频发射器、机枪和触发设备安装在无人机下方。
最后是控制系统。
林舟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控制台,上面有两个操纵杆——一个控制飞行,一个控制摄象头方向和射击。
一个改装的小型显示器连接在控制台上,可以显示摄象头传回的画面。
林舟激活系统,无人机嗡嗡作响,缓缓升空。
通过控制台,他操作无人机飞到实验室另一端,摄象头传回的画面虽然模糊,但能清淅看到桌上放着的靶纸。
他按下发射按钮,无人机下方的机枪喀嚓一声,发射了一颗子弹。
靶纸上出现一个弹孔,虽然偏离中心,但已经相当不错了。
小世界内过了整整五天,林舟不眠不休,终于完成了无人侦察射击系统的样机制作和初步测试。
他详细记录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确保能在现实中复制这些成果。
当他退出小世界时,现实世界才过去半天时间,窗外的阳光依然明媚。
林舟伸了个懒腰,浑身酸痛,但满心成就感。他看了看表,还不到中午。
……
与此同时,经常站前广场人头攒动,一辆从秦家村开来的长途汽车刚刚停下。
车门打开,乘客鱼贯而出,秦京茹挤在人群中,紧紧攥着自己的布包,生怕被人偷走。
这是她第一次进城,眼前的一切令她目不暇接——高大的建筑、穿着整齐的行人、马路上来往的汽车,还有空气中飘散的各种气味,无一不让她感到新奇和兴奋。
秦京茹转头,看见姐姐秦淮茹站在站台边上,正冲她招手。
两人挤上一辆公共汽车,秦京茹好奇地往窗外张望,眼睛都不够用了。
秦淮茹叹了口气,环顾四周确认没人注意,才小声道:"勉强过着呢。能撑一阵子。,花销少不小"
秦淮茹意味深长地看了妹妹一眼,没再多说。
下了车,姐妹俩走过几条小巷,来到四合院门口。
秦京茹好奇地打量着四合院,砖墙瓦顶,几棵老树,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乘凉。
正说着,一个瘦高个男人从旁边走过,看到秦京茹,立刻停下脚步,惊艳地打量着这个陌生姑娘。
秦京茹有些羞涩,怯生生地握了握手,"你好,我叫秦京茹。
刚走几步,又有两个年轻男人迎面走来,见到秦京茹也是眼前一亮。
秦京茹回头看了一眼那几个年轻人,小声问:"姐,那些人"
贾张氏从里屋探出头来,看到秦京茹,立刻笑逐颜开,"京茹来啦!快进来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