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茶水飘香,点心琳琅满目,但专家们的心思都不在吃喝上。
十点整,所有人来到炼钢车间。
林舟已经换上了工装,站在转炉前,向大家介绍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专家们认真听着,有的还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但眼神中的怀疑依然明显。
赵老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自负责的设备。氧气阀门打开,转炉开始倾斜,装入预热好的废钢和熟料。
专家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整个过程,生怕错过任何细节。有人拿出自己的秒表一起计时,有人则仔细记录每一项参数变化。
专家们的表情逐渐从怀疑变成惊讶,再到震惊。
转炉缓缓倾斜,灼热的钢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注入钢包。金黄色的钢水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场面壮观至极。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所有专家都目定口呆地站在那里,如同石化一般。
老李的眼镜滑到了鼻尖,却浑然不觉。
赵老的烟斗从嘴里掉下来,摔在地上,烟丝撒了一地。
三十分钟,一炉合格的钢,就这样诞生了。
沉默持续了约十秒,然后是一片混乱。
赵老颤斗着掏出烟,却连续三次都没点着,"林林工,你这不是在开历史玩笑吧?
林舟平静地走到钢包前,示意检测员采样,"各位专家可以亲自检验钢水质量,我保证各项指标都符合甚至超过标准要求。
检测员将样品分发给各位专家,他们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接过,迅速进行各种测试。
结果出来了,所有指标都达标,有些甚至超出预期。
会议室里,气氛从冰点迅速升温。刚才还咄咄逼人的专家们,此刻全都换上了谦虚的面孔。
掌声雷动,会议室里沸腾了。
军工部的张所长迫不及待地凑到林舟面前,"林工,你这技术能不能应用到炮管生产上?我们正需要大量高质量钢材来提升火炮性能。
杨厂长在一旁听得眉开眼笑,暗自得意:这下轧钢厂可真是出名了,自己这个厂长的位子也坐得更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