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是火箭弹的关键部件,直接关系到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整个火箭弹的生产线同样分为原材料预处理、零部件加工、组装测试、包装入库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多个工序。
林舟为每个工序设计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考虑到当前条件下自动化程度有限,林舟设计了一种"半自动+人工协作"的生产模式。关键工序采用机械化操作,提高精度和效率;一些复杂但不宜机械化的工序则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
他特别强调了品控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检验,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和保密,林舟还设计了一套厂区布局和人员管理方案。生产厂区分为普通区和内核区,进入内核区需要特殊许可。关键技术资料实行分级管理,非必要不外传。
就这样,林舟一丝不苟地规划着名每一个细节,从大的框架到小的螺丝钉,无一遗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四合院陷入了深夜的宁静。
林舟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凌晨两点了。
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又喝了一口早已冷却的茶,继续埋头工作。
考虑到安全和效率,各个车间的位置、大小、功能区分都经过精心设计。
原材料库、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测试场、成品库之间的物流路线尽量简化,减少不必要的运输。
人员配置方面,林舟根据不同工序的技术要求和劳动强度,详细列出了所需的工人数量、技能要求和培训计划。
除了常规生产人员,林舟还计划设立研发和技术改进团队,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这支团队将成为工厂的技术内核,负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为了保证生产线的顺利运行,林舟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物料控制、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
最后,林舟开始计算整个项目的投资和产出。他详细列出了设备购置、厂房建设、人员培训等各项成本,以及预计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尽管这些计算在缺乏精确数据的情况下只能是粗略估计,但林舟相信,随着项目的推进,这些数据会越来越精确。
完成了所有设计和规划后,林舟仔细检查了一遍图纸和笔记,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窗外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林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走到窗前深呼吸。
……
贾东旭的葬礼终于结束了。
那口简陋的棺材被抬到郊外的公共墓地,放进一个浅浅的坑里,草草掩埋。
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连象样的仪式都没有。
回到四合院,贾张氏瘫坐在炕上,两天没合眼的她脸色灰败,眼睛里布满血丝。
秦淮茹默默收拾着残留的白布和纸钱,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仿佛所有的泪水都已流干。
棒梗缩在角落里,小当和槐花依偎在他身边,三个孩子都没说话,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易中海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家子的惨状,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东旭死后,他就觉得机会来了。
秦淮茹这么年轻,还有三个孩子需要抚养,没有男人在身边,肯定撑不下去。
如果这时候自己伸出援手,把秦淮茹和孩子们都收下来,不就能圆自己的子嗣梦了吗?
但有一个最大的障碍——贾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