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冷笑一声,不再停留,加快脚步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静谧的小院和那口装满鱼的大缸。
林舟从上衣口袋里摸出钥匙,打开房门,一股久违的安静感扑面而来。
他长舒一口气,反锁房门,简单洗漱后就躺在床上,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以及院子里那些异样的眼神。
但此刻,这些琐事在他看来已经微不足道。现在的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些超前的技术,那个即将由他一手打造的现代化工厂,以及未来可能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武器系统。
正当林舟冥思苦想应该先从哪个技术突破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系统冷却时间已结束,宿主可选择一项技术进行学习】
林舟一个鲲鹏展翅般从床上弹起来,差点撞到天花板。
打开系统空间看着里面的书籍,看到其中数控技术的时候林舟眼睛一亮:
【宿主确认选择:初代数控机床技术】
【开始传输技术知识】
林舟只觉得脑海中一片光明,无数关于机械加工、数控系统、电气控制的知识如潮水般涌入。
各种图纸、公式、原理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清淅可见。
他仿佛看到了一台完整的数控机床,每个零件、每条线路、每段程序代码都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他还理解了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内核技术难点以及各种可能的改进方向。
【技术传输完成。宿主已掌握初代数控机床全套技术,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程序语言及应用方法。
林舟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淅。
他迫不及待地从床头柜拿出纸笔,开始疯狂记录脑海中的知识。
随着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一台初代数控机床的完整设计图逐渐成型。
这些知识不仅包括理论部分,还包含了大量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案,甚至考虑到了当前时代国内的工业水平和材料限制。
在这个年代,数控机床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前几年,星条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了数控概念。
但直到这个年代初,全球仅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龙国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是在两年前年由清北大学和第一机床厂试制成功的,但因为技术限制,精度和稳定性都不够理想。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零件都从北极熊进口,切断联系之后就没地方买了。
现在,他脑海中的知识相当于后面中期的水平,比当前国内领先了至少10-15年!
这意味着,如果他能成功实现这些技术,将大大加速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进程。
他沉浸在技术细节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当他终于抬起头时,发现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这些图纸上不仅有完整的数控机床设计,还有分步实现方案、所需材料清单、技术指标要求,甚至连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考虑到了。
他突然想起昨天王部长要求他提交的计划,立即整理出一份简要方案,重点强调了数控机床的引入将彻底改变工厂的生产能力。
林舟打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清晨的空气。
院子里已经有人起来了,几个大妈正在水龙头旁洗衣服,小声地说着什么。
看到林舟的窗户打开,她们立刻噤声,偷偷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去。
林舟也懒得管,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一路上,他脑海中浮现的全是昨晚掌握的数控机床技术。
这可是真正的尖端技术!
在这个年代,能造出一台象样的数控机床,绝对是划时代的成就。
而他不仅要造,还要批量生产,彻底改变轧钢厂的生产方式!
想到这里,林舟不禁加快了车速。
轧钢厂大门口,门卫看到林舟就敬了个礼,态度比昨天更加躬敬。
林舟点点头,将自行车停好,朝办公楼走去。
一路上,他发现厂里的工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现在的尊敬和畏惧。
特别是技术科的几个人,见了他简直像老鼠见了猫,立刻低头快步走开。
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杨厂长沉闷的声音:"请进。
林舟推门而入,发现杨厂长和张书记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了。
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复杂,尤其是杨厂长,脸色阴沉得象是要下雨。
杨厂长勉强点了点头,示意林舟坐下。张书记倒是露出了一丝笑容,但眼神中仍有些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