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装甲军指挥部,几乎是死一般的寂静。
门口的卫兵们紧张地向内张望,参谋文员步履匆匆,谁也不敢大声说话。
一名少尉参谋拿着一沓文档一路小跑,他刚要开口,却被旁边的同僚伸手拦住。
“斯坦纳,你要干嘛?我手上的文档必须尽快归档。
“嘘,小声点!没见指挥所的气氛不对吗?”
斯坦纳环视四周:“确实不太对劲,诸位长官呢?”
“都在电讯室里生闷气呢。”
隔壁的电讯室内,气氛无比沉重。
除了电台发出的滴答声和无线电杂波,所有人都摒息凝神。
一众塔军高级军官正凑在fu8电台前,目光死死地盯着一旁的波黑兰尼语翻译。
被一众高级军官用几乎可以杀人的目光注视,翻译官头上冒出了大量汗珠。
但他还是恪尽职守,一字一句地将电台中的他国语言,翻译成众人熟悉的塔尔门语。
“这是第21辆。弗雷迪,换高爆弹,剩下两辆一号坦克用不到穿甲弹了。”
“少校,这是为何?”
“因为这群塔尔门人,弃车逃跑了。”
李察的原话其实是‘塔尔门狗’,但是翻译斟酌片刻,换了个相对中性的词汇。
长官们的神经已经够脆弱了,还是不要刺激他们比较好
“还想跑?这些狗东家伙以为自己能藏得住?离开坦克就是自讨苦吃。”
随后,电台中传来了同轴机枪射击的声音。
“搞定。艾丽莎,把坐标告知简妮中尉,让她派几个人过来收尾,要会开车的。”
此话结束后,电台中只剩滋滋啦啦的电流声。
很明显,李察伏击第66装甲营的战斗过程,不仅能被波黑兰尼军队缴获的无线电接收到,塔尔门第19装甲军的一众高官,同样也是听众中的一部分。
作战参谋莱因哈特目光冰冷:“这个李察·希米格维真是猖狂,难道没人能够治住他吗?”
这就是典型的被李察打急眼后,只能无能狂怒。
作战处长温克少校看向旁边的古德里安,语气僵硬。
“阁下,这些内容都是真的吗?”
不等古德里安说话,旁边的拜耳林中校就代为开口。
“我们尝试联系了第66装甲营和他的上级单位,确实联系不上,基本与电台中的内容对得上。”
温克少校的情绪有些失控。
“是半个装甲营,第66装甲营的全盛时期有42辆坦克,那个波军少校勉强击毁了一半。”拜耳林试图在给己方找补。
“半个营和一个营有什么区别?”温克实在绷不住,“第3装甲师的几个装甲营,妥善率也就不到6成,这意味着我装甲军坦克力量的四分之一,被这一辆车完全消灭!”
“战争爆发不过三天,我们已经在这该死的家伙上,直接间接损失多少人力和技术装备了?”
温克少校鬼使神差,说了一句自己都没想过的话。
“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波黑兰尼超人?”
情报处长曼弗雷德少校愤怒地瞪向温克。
“瓦尔特,你说波黑兰尼人是超人类,是不是太过长他人志气了?”
“长他人志气?就说这一车歼灭23车的战绩,能是正常人类能打出来的?”
眼看下属们再次吵成一团,古德里安有些心累。
不仅这些校官手下如此。
即便他这个装甲兵上将,也数次被对方搞得破功。
在白色方案实施以前,他从未想过,一个人居然可以如此‘多才多艺’。
问题在于,对方无论以哪种身份踏上战场,都能给己方造成巨大的麻烦,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
别人都是‘泛而不精’,这个李察却能将每一个职位都做到登峰造极。
他有些阴暗地想:怎么南方集团军一路近战顺利,偏偏让自己遇到了这么个怪物?
虽然被打得有些怀疑人生,但是古德里安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动摇。
这位装甲兵上将只好用严厉的语气敲打属下。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有功夫斗嘴,不如想想如何才能反制。”
听到这里,一众军官顿时又坐了蜡。
反制?
面对这样一个位置快速变动的移动目标,他们要用何种手段反制?
首先,炮击肯定不起作用,因为炮兵观测手和观测车,根本就无法接近到目标的目视范围以内。
同样,以对方的战场表现和感知能力,继续派坦克出击或是反坦克部队伏击,只是在给对方送战果。
可是派出瓦尔基里
波军手上,究竟还剩多少发龙息弹?
万一对方佯装撤退,然后将瓦尔基里部队带入伏击圈呢?
常规装甲部队可以大量损失,因为坦克和装甲兵都能批量生产训练,损失了总能补充上来。
但是瓦尔基里阵亡多了,他们要上哪里查找补充兵员?
再说,人家正面打不过瓦尔基里,难道还不能跑吗?
坦克踩下油门就能狂奔几十公里,瓦尔基里却要身披数百公斤的铠甲用脚追逐。
如果对方有心逃跑,就算累死她们,也追不上那辆该死的四号坦克。
“要不然,等白天召唤空军,对战场上所有的坦克实施空袭?”不知谁提了个馊主意。
温克少校头也不抬地骂了回去:“白痴,那个希米格维手中有缴获的二号和四号,你让空军怎么分辨敌我?”
更加令人头疼的是
“第66装甲营几乎全灭,第90摩步团的防线又要怎么办?”
莱茵哈特上尉看了一眼身旁的作战日志:“波军即将击穿90团的防线,80团的侧后方将会遭受威胁。”
塔军做梦也想不到,波军一个营的补充兵搭配两辆刚刚缴获的坦克,就能以进攻姿态牵制住塔军的一个摩步师。
虽然这是李察利用双方信息在夜间的极度不平等,人为创造出的优势区间
但是能以一己之力将战局逆转成这个样子,实在出乎双方指挥者的预料。
古德里安看向地图上刺眼的小镇标记,无奈地叹了口气。
虽然他自认找到了波军的破绽,可是李察·希米格维不愧是整个波美拉尼亚方向最大的变量,竟然能迅速做出调整,让国防军放弃原本的作战计划。
既然90团抵挡不住波军猛攻,此前的计划当然要做出相应更改。
古德里安下令:“命令南面的第20摩步师放缓攻势,专心应对李察·希米格维。”
“第3装甲师和第23步兵师继续进攻图霍拉镇,让各营各团主官不要着急,我们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稳扎稳打即可。”
古德里安算是发现,计划执行时一旦出现任何错漏,都会被对手第一时间抓住,对己方造成重大损失。
纵深穿插和大规模兵力调遣尤为如此。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利用空中、火力优势,来结硬寨、打呆仗,一点一点磨掉波军的防守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