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倒第二名塔军士兵后,维托尔德下士蹭了蹭尸体上的衣物,试图清理掉匕首上沾染的血迹。
“塔军士兵还真难杀,二线普通哨兵的警剔心都这么高。”
波军小分队本想先干掉其中一个哨位,再去摸掉第二个。
没想到,负责行动的维托尔德‘刀人’手法不太熟练,近战击杀时发出的响动,引起了隔壁塔军上等兵的注意。
所幸,维托尔德灵机一动学猫头鹰叫,将塔军中尉成功引走。
要是两人一同上前查看,偷袭能否得手还真不好说。
一旁的沃罗宁上尉看到掉落在地上、扳机被微微扣动的毛瑟步枪,心有馀悸。
“刚才真是太危险了,我们差点就让整场行动功亏一篑。”
一旦枪声响起,原本十拿九稳的偷袭就会立刻转变为强攻
敌军有了警剔后,谁知道要费多大力气、付出多少伤亡?
维托尔德看了一眼身旁暗红色的土地:“这俩哨兵流了这么多血,塔尔门鬼子不会发现端倪吧?”
“这怎么可能?”沃罗宁说完,踹了倒地的塔军一脚,“这哨兵身上的烟味这么重,早就把血腥味盖住了。”
维托尔德点点头:“说得也是,塔军这劣质烟草还真是难闻。”
塔尔门早就做好了与盟军闹翻的准备,烟叶大多来自奥斯曼等中立和友好国家。
但是限制产地,必然拿不到最好的高档烟叶。
r6虽然在塔军内部属于中高端产品,但在盟军士兵眼中,这是不折不扣的低端产品,只会在没配给烟或是图一时新鲜,偶尔抽上两根。
解决掉这两个威胁后,两人坐在尸体旁休息片刻。
他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颂唱手菲琳中尉就匍匐着进入树丛。
“上尉,希米格维少校来电。”
沃罗宁接过话筒,压低声音。
“这里是‘闪电’,‘霸王’请讲。”
李察怒气冲冲的声音从祷告仪中传出。
“你们怎么搞的?‘货物’过了这么久才变成‘货物200’?”
所谓‘货物200’专指战死者的尸体,这个代号首次出现于苏军,后在俄乌冲突中发扬光大。
这明显也是一个被李察‘借用’的‘舶来词’。
沃罗宁苦笑一声。
“少校,小伙子们不熟悉这种类似暗杀的行动方式,杀人手法不太熟练。”
李察沉默片刻,叹了口气。
“确实不该怪你们,这次行动准备得太过仓促,士兵也没经受过专门训练,拿不到趁手装备,主要责任在我。”
从18骑兵团手中讨要来的30支冲锋枪,全部都是缴获自塔军的p38
很多士兵这辈子只用过栓动步枪,压根就没碰过速射武器。
虽然沃罗宁上尉拿到武器后,紧急对士兵进行了培训,却也只能教会步兵如何射击、换弹、开关保险。
李察设想中的特种部队,应该经过了艰苦卓绝的训练,能够在战术、个人能力、装备等方面,完全碾压对手的常规部队。
然而波军第2营中,很多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动员兵,甚至就连志愿役的数量都不算多。
虽然报名采用了完全自愿的方式优中选优,但毕竟只有一个营的基本盘,能力只能做到与塔军基本齐平。
更加要命的是:由于行动紧迫,李察没有时间收集太多专用设备。
比如刚刚击杀敌军哨兵时,如果能够使用专门亚音速子弹的消声枪械,或者有一两把军用弓弩,就不必让士兵冒险近身肉搏。
渗透式袭击塔军高价值单位,其本身虽然带有浓烈的特战色彩,但是作为行动成员的普通波黑兰尼士兵压根不懂特种作战。
李察这个军迷对特战的了解又基于现代文化作品和少量公开资料,同样称不上精通。
从发起到执行,整场行动都带着一股浓烈的草台班子味。
最终还是波军和塔军两个特战‘菜鸡’双向奔赴,外加‘挂哥’一路上力挽狂澜,才算确保了行动一路顺利。
但没有见识过特种作战的波军士兵,觉得李察简直就是天神下凡,居然能够想出这种大胆战术。
“少您已经做得很好了,整个波黑兰尼再也找不出比您优秀的战术专家。”
沃罗宁的回复满是崇拜。
“哈,你就不必恭维我了。”
在35团指挥部内,李察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下属的认可,让他心中稍有得意。
他很快调整好心态,然后在心中暗想:在对军队进行彻底改造、训练出属于自己的特战部队前,需要尽量避免把常规部队当成特种部队用。
李察没有再说废话,果断进行了战前部署。
“清理好痕迹,主要目标位于1点钟方向,但在发起攻击前,你们必须同时干掉50米外的一处机枪阵地。”
“‘寒霜’负责掩护,‘闪电’负责突击。行动时间定在3分钟不,定在5分钟后,也就是22时33分发起攻击。”
“‘闪电’明白。”
“‘寒霜’收到。”
沃罗宁上尉环视四周,招来了各班班长和分队长。
“现在对表,现在是22时28分15秒,攻击于22时33分准时发起。”
“一班二班,随我攻击主要目标;三班四班,负责端掉机枪阵地。”
“各单位,准备执行吧。”
随着命令下达,支持小组迅速选好了攻击阵位。
士兵们快速挖掘了一个卧姿工事,把g34机枪连同三脚架搭在前方的堆土上。
81毫米迫击炮也找好位置:波军炮手要在微光环境下,在数分钟内设置好底座,完成水平校准,时间压力非常大。
这也是李察为何要将最开始的三分钟时间改为五分钟,因为调整时间太短,最关键的迫击炮根本发挥不出应有作用。
两名颂唱手被分到了一线突击组,她们背着硕大的仪器,手持冲锋枪,直接参与突击。
让高价值技术兵种靠得这么前,这是为了及时传达指挥部发来的各项指令。
哪怕有几部可堪一用的单兵电台,李察一定会将颂唱手按在指挥部内,不让她们出去冒险。
眼看攻击部队有序进入攻击阵位,李察通过颂唱手,下达了最终命令。
“闪电1-1、闪电1-2,准备好手榴弹,听我命令一齐投掷。”
“我倒数3声,两处战斗务必同时打响,不给敌军任何反应时间。”
鉴于战斗迫在眉睫,也就没有了保密的必要,李察干脆用明语进行指挥。
“倒计时:3、2、1”
“就是现在,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