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敌军的武力侦查后,塔尔门人很久都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双方沿河流对峙,前线部队各自使用迫击炮,攻击对岸的可疑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塔军更加吃亏。
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带有金手指的德鲁伊。
而波军警戒哨发现可疑情况后,只要将消息上报给团部,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敌我信息甚至坐标。
信息上的不对等,让塔军屡屡吃亏。
久而久之,塔军干脆不在前线行动了。
他们将防线向后收缩了一百米,最前方的部队直接躲进了森林,和波军脱离接触。
李察自然乐得清闲——他们的任务是拖延而不是死守,塔军在阵地前耗得越久,对波军自然也就越有利。
只要守到9月4日晚,35团和第18骑兵团就能后撤至维斯瓦河,然后前往华沙补员修整。
时间在双方对峙时,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午。
双方各行手段,开始为部队准备午餐。
缴获自第3装甲维修营的野战炊事车成为第35团的战利品后,团属炊事排的饮食保障能力瞬间提升了一个台阶,达到与塔军同等水平。
炊事兵以更高的效率,给前线士兵提供热食和热饮。
虽然已经吃了几天的土豆浓汤配硬饼干或是干面包,但是图霍拉防在线的士兵能够吃上当天烹饪的热餐,已经比其他地区的友军强了许多。
强力的饮食保障,成为支撑部队战斗力重要一环。
李察轮换了一只麻雀后,在指挥部里一边吃饭,一边思考敌人接下来会如何行动。
是强行派出装甲部队掩护,还是象之前那样,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
无论如何,有坚实的防线存在,35团都吃不了亏。
他命令麻雀爬升高度,看了一眼塔军阵地的方向。
谁知他这一看,就再也挪不开视线。
李察‘腾’得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放下餐盘,抓起武装带和钢盔,直接走出了团部的地下掩体。
周围的参谋、卫兵,乃至于艾丽莎这个兼任颂唱手和个人秘书的小跟班,都搞不清面前这位才华横溢的军官,究竟打算干什么。
“少校,您要去哪里?”白发少女抱着祷告仪等颂唱手专用设备,紧紧跟在李察身后。
李察一言不发,顺着交通壕闷头往前走。
艾丽莎大概猜出了目的地,于是出声劝阻道:“前线太过危险,您还是留在团指坐镇指挥吧!”
李察连连摇头。
他面色沉重,说话时头也不回。
“有些事情,必须由我亲自确认。”
李察通过金手指的视野,看到代表敌军的红色标记中,出现了一大片代表中立的黄标,以及友好的绿色标记,向着交火线缓慢移动。
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却还是不敢相信,或者说不愿相信。
当李察和艾丽莎等人抵达一线战壕时,那些标记也同时出现在了视野中。
沃罗宁上尉听说团长亲临前线,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急忙带人跑了过来。
“少校,您还有什么吩咐?”
上尉的眼睛闪闪发光,似乎以为己方即将策动一场反击行动。
李察没有说话。
他举起双筒望远镜看了对岸几眼,突然大骂一声。
“狗东西,这些塔尔门鬼子统统该死!”
沃罗宁急忙顺着李察观察的方向看了过去,就连艾丽莎都举起了缴获自塔军的六倍望远镜。
一群衣着各异的平民,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女孩有些不解:“少校,塔尔门人打算征兆平民搭设浮桥?”
如果让波黑兰尼平民掩护塔军工兵,波军的确很难对本国平民开火。
可是
沃罗宁上尉大惊:“这不是违反国际法吗?”
李察把牙咬得咯吱响:“你还指望侵略者和你讲国际法?自塔尔门不宣而战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违反了一切国际条约。”
他想似乎联想到了什么,声音中饱含着怒火。
“如果塔军只是以平民为人盾掩护架桥,那反倒是件好事”
沃罗宁连连摇头:“这算是什么好事?”
“这说明他们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丧心病狂。”
然而,事态通常只会朝着最恶劣的方向发展。
只见塔军士兵用枪逼迫平民登上充气艇,上百名平民就这样抵达了河对岸。
李察一拳砸在了旁边的沙袋上:“果然和我想的一样,狗日的塔尔门鬼子!”
包括艾丽莎在内的波军将士,同样有些发愣。
少女小声地自言自语:“他们不让平民架桥,渡河干什么?”
而旁边的沃罗宁上尉脑子转得快,他第二个想到了原因,然后发出了一声波黑兰尼国骂。
“这群畜生,统统都该下地狱!”
只见停在河对岸的十几名塔军士兵趴在地上或者散兵坑中,他们用枪指着平民,逼迫对方往前走。
若是有人稍有迟疑,塔军就会开火射击;往其他方向跑,同样也会遭受攻击。
波兰平民被逼无奈,只得哭嚎着向着波军阵地的方向走去。
可在阵地和河流之间,是铺满地雷的无人区
现如今,即便普通的波军士兵都能看出来:塔军是在驱赶平民,来替军队趟雷!
埋设的地雷不会区分敌我,波军能够控制的,只有那些手动引爆的预埋炸药。
无数平民踩中地雷后,躺在地面上哀嚎不止。
“疼啊!谁来救救我吧!”
“杀了我,快点杀了我啊!”
前线几乎所有波军士兵,都亲眼目睹了这骇人一幕。
不少士兵眼睁睁看着平民被后方射来的子弹命中倒地,或是踩中己方埋设的地雷受伤
他们听见平民的哀嚎声、求救声,甚至是求死声时,当场情绪崩溃,嚎啕大哭起来。
就连一向坚毅的沃罗宁上尉面对此情此景,同样泪流不止。
旁边一名团部卫兵怒到了极点。
“少校,下令反击吧!我们把平民全都救回来。”他举着武器,愤怒地说。
不等李察发话,旁边的沃罗宁上尉一脚踹了过去。
“你在说什么大话?救回来?怎么救?”
上尉指着阵地前方的无人区:“你想让小伙子们自己进入雷区,然后被敌军屠杀吗?”
李察沉默许久,示意河对岸的丛林中,设有塔军的隐蔽机枪阵地。
“你们要是出去,鬼子第一时间就会开火,把前去营救的士兵和平民一起射杀”
他对塔军的称呼,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变化。
就在众人沉默地看着平民在塔尔门人的逼迫下,强冲雷区时
原本一言不发的艾丽莎,突然发出了一声尖叫。
李察眉头一皱:“小声点,你想要暴露目标吗?”
虽然零星枪炮声,早就盖住了单人的叫喊声,但李察现在极度不爽,正有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塔尔门人的所作所为,让他想到了穿越前抗战期间的真鬼子。
死伤的三千万百姓将士,是全体神州人永远难以忘怀的伤痛。
可艾丽莎的下一句话,却将他的怒火彻底浇灭。
少女拉着李察的袖子:“少校,快看,那是不是送苹果的老婆婆?”
李察调转方向看去,果然发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是那个给士兵送苹果的军属老人!
和之前一样的衣着,手中甚至提着同样的篮子
但是里面摆放的不再是苹果,而是好几枚24木柄手榴弹
仔细一看,每一个平民身上都有这样一枚手榴弹——这是塔军在充气船上预先准备好的。
显然,塔军不仅逼迫平民强冲雷区,同样要求他们向波军阵地投掷手雷。
李察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嘴唇也被他咬得出血。
“这群畜生”
李察穿越以来,人际交往被局限在了军队内部。
除了包括沃罗宁上尉在内的直系下属外,他对波黑兰尼没有任何感情,至今为止的行动,都围绕着润往大洋彼岸展开。
只不过,刚穿越是一个人润,现在是想要带上一群人润
国破家亡,部队被围?
这一切与他这个神州穿越者何关?
唯独那位数度赠予他苹果的老太太,李察始终觉得有所亏欠。
他愿意率领部队,在图霍拉死顶塔军装甲部队,其中也有部分因素来自于老太太的儿子。
对方此时正在第27步兵师服役。
而这位老人的身影,此时竟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李察内心百感交集。
他极度自责,懊悔、愤怒、无力
(你为什么不按我说得那样,躲在地下室里!?)
他莫名地想哭,可是却又哭不出声。
而老人的目光,偏偏又在这时看了过来,和他对上了视线。
李察有些发懵——他知道老花眼不会导致远视能力变差,但也不会变得更好。
这难道是冥冥之间的第六感?
他看向旁边,然后发现艾丽莎已经把头上的军帽摘了下来,正用它抹着眼泪。
李察一把将少女按在了战壕里,从旁边的卫兵那里要来了一顶钢盔,扣在她的头上。
“你这头白发这么显眼,要是被塔军发现,整个指挥团队都要完蛋!”
他骂得很凶,也不知是真的为此生气,还是在借此发泄怒火。
塔尔门人并未发现这一闪而过的白色,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雷区中的波黑兰尼平民身上。
众人沿着战壕,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另一个位置,也没见塔军炮击来袭。
他们再次举起望远镜,看着正在被敌人源源不断赶入雷区的平民。
在众人的目视中,老太太的嘴巴动了动。
艾丽莎能够读取唇语,于是她将老人的话念了出来。
“少校,这就是我的宿命。让小伙子们开火射击吧。”
李察微微出神。
对方明显通过艾丽莎的白发,敏锐地察觉到了指挥团队的位置。
但是老人没有为了活命,选择出卖本国军队。
她反而一心求死。
可李察又怎能狠心下达射击命令?
即便他下令开火,士兵也难以扣动扳机。
几乎是因为半天没见到波军射击,老太太长叹了一口气。
她自言自语说了几句,然后走到河边,弯腰从篮子里拿了一枚手雷。
艾丽莎的解读,将这句话成功翻译出来。
“阿廖沙,我来见你了。”
说完,她就拧开了手雷的防潮盖,拉出了里面的引火绳。
“不要!”
旁边的艾丽莎流着泪,发出一声高呼。
数秒钟过后,一道火光闪过。
硝烟散去后,老人的残肢已然坠入河中,顺着水流飘向了下游。
眼前这一幕,让白发少女的情绪彻底崩溃。
她蹲坐在战壕里泣不成声,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不仅仅是艾丽莎,就连李察的眼框都变得通红。
“好,很好塔尔门鬼子,你给劳资等着!”
在这一刻,李察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
保命、润往大洋彼岸,此时都被他抛在脑后。
他现在只想用尽全部手段,狠狠地痛揍这群塔尔门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