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难啃的防线(1 / 1)

得知两个进攻方向同时遭受挫折,古德里安只好让部队暂时后撤,重整旗鼓。

他本人不敢前往一线视察,只能看着地图和前线汇总来的各项数据,筹备着下一次攻势。

南部树林地带的扫雷行动还在持续,对于图霍拉镇中心,塔尔门国防军再次恢复了高强度的炮击。

波军早就习惯了大口径榴弹炮的火力复盖,士兵们纷纷躲进地下室和地窖。

任凭头顶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李察见炮弹再次落入镇中,果断让乌鸦飞到城郊树林局域休息。

他本人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了35团阵地正面,指挥炮兵和塔尔门空军、工兵斗智斗勇。

每当空中飞机远离炮兵阵地时,李察就会瞅准时机,让炮兵用火力进行一轮复盖,然后迅速将伪装恢复。

这种战术令塔军不厌其烦,让第80摩步团团长魏克特海姆上校大骂空军废物。

如果塔尔门人有心,只要让空军和陆军对一下遭受炮击的时间以及巡逻局域,亦或是空军命令地面炮兵停止开火,让飞行员观察一下敌军炮弹爆炸的时机

几次袭击下来,就能大致确定炮兵阵地的位置所在。

可是任何国家的军种之间,都存在交流不畅这个问题。

21世纪的信息化军队,都很难跨军种将消息及时传达到需要的地方,遑论二战时期的塔军?

说难听点,此时就连可以语音通话的无线电都是一个稀缺物品,跨军种语音通信平台,更是只存在于师级指挥部

于是飞机在空中飞了半天,只能看到地面上炮火连天。

前线到底在哪里?

哪些炮弹来自友军,哪些又来自敌军?

他们看着树林中腾起的火团,心中直骂p。

李察通过微操炮兵,给塔军工兵增加了不少的伤亡。

但敌方足足两个师属工兵营,以区区4门75野炮进行应对,还是太过捉襟见肘。

塔军用了大概两个半小时,就在雷区中再一次开辟出可供大军通行的进攻信道。

这一次,波军再也无法利用夜色掩护,前往雷区补充地雷了。

见塔军工兵退下,步兵开始向河边推进,李察拿起电话,分别打给了沃罗宁和雷耶斯两名波军营长。

“敌军步兵上来了,各连准备迎战。”

波军士兵收到指令后,抬着轻重机枪从防炮工事中进入堑壕。

和图霍拉镇一样,35团采用了国土防卫旅、民兵与正规军混编的方式,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不象连战连捷的第35步兵团士兵,地方部队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踏上战场。

他们听说塔军大兵压境,紧张得说不出话。

沃罗宁上尉奔走在第一道堑壕中,他和开战首日一样,孜孜不倦地安慰着地方部队的新兵。

“放轻松,塔军不是人均瓦尔基里,用不着怕成这个样子。”

“我们拥有完备的工事,从河流到一线阵地间200米的射界也被彻底扫清,敌人轻易过不来!”

正如沃罗宁上尉所言,布雷德河以西的雷区,只是塔军面对的第一道障碍。

在河流东部,李察早就让士兵砍掉了第一道堑壕到河边的全部树木、灌木丛,形成一道宽度150-200米、布满地雷的无人区。

塔军想要突破35团的防线,首先要想办法在河上架设浮桥,然后想办法在火力压制下扫清地雷,再派兵突击,才有机会攻占第一道防线。

而象这样由雷区、堑壕构成的防线,李察让人布置了整整三道——就连35团的士兵想要支持前线,都必须通过防线间的交通壕,绝对不能在地表行走。

(防线布置图)

而且工兵还在后方一刻不停地修建第4、第5道堑壕

只要兵力、弹药充足,李察有足够的信心,凭借现有工事坚守3天时间。

塔军抵达河边后,很快派遣少量侦察兵,使用充气橡皮艇过河,执行火力侦察任务。

甚至都不需要李察指挥,前线的两名营长自发使用迫击炮和机枪,把敌军侦察兵压制在了河岸边。

即便有少量士兵想要向前突进,也会因为无人区中预埋的地雷,寸步难行。

当然了,既然李察能用金手指查看战场形势,远程微操自然也是35团特色,不可不品尝。

“2连火力排,用轻型迫击炮复盖2-3号局域,别让后续敌军靠岸!”

“沃罗宁,你让机枪手注意攻击1-5区登陆的充气艇,既然敌军送上门来,那就别回去了!”

李察看出了敌军武装侦察的目的,没有让守军投入太多火力。

但是在他的指挥下,迫击炮和轻机枪都能迅速察觉到敌军的具体位置,杀伤效率非常。

塔军侦察兵很快承受不住伤亡,被迫释放烟雾,撤回到河西。

他们将情报汇报给了长官,可是两名师长面对这种刺猬防线,同样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第20师师长维克托林少将看着眼前的地形图,气不打一处来。

“这该死的河网树林局域,简直就是一座天然堡垒!”

如果只有树林,塔军可以用工兵开路、步兵进攻的传统方式,凭借兵力优势一点一点磨穿防线。

如果只有河流,塔军可以让坦克开到河边,以装甲优势掩护工兵架桥。

可是35团选择布防的地域,偏偏是个既有树林又有河流的地方。

坦克开不上来,空军看不到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就连己方步兵,都要在炮击中承受更高伤亡。

无论第5团还是第80团,都尝试过将反坦克炮和重机枪部署在河边,掩护架桥工兵。

但是他们不象波军35团,拥有带有顶棚的坚固阵地。

树枝提前诱爆炮弹形成自上而下的灌顶攻击,导致塔军的机枪火力点和反坦克炮阵地伤亡惨重。

反坦克手和机枪射手,在军队中属于技术兵种,无法轻易补充。

大量损失,足够令塔军肉疼。

加之李察金手指能够准确识别军官,三者合一,让两个摩步师的推进,面临着巨大阻碍。

世上没有完美的防线。

若是派出经验丰富的高级军官仔细探查,花点时间,总能在35团的防在线找到突破口。

可营级以上军官一旦抵达最前线查看地形,会在第一时间遭到波军迫击炮和野战炮的定点打击。

即便军官换上普通士兵的军服单独行动,都会无法避免地被选作目标。

维克托林少将和巴德尔中将用尽各种手段,在连续伤亡几位团营主官后,彻底放弃了让高级军官上前线的想法。

这就是金手指的意义所在——没有校级以上军官判断战场形势,仅凭底层军官进行战术决择,攻击的威力将会大打折扣。

李察不知道敌军打算如何突破由他亲手布置的这道防线。

他只知道自己能凭金手指,见招拆招,让塔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美利坚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从啃老苏明成开始,画风逐渐沙雕 大周九皇子 夫人她超温柔,厉鬼见了都求饶! 逃荒后,在京城开了家活死人医馆 男主破产,女主强势拿捏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融合后的盗墓世界 氪命烧香?我请的才是真凶神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