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在四号坦克爆炸的同时。
与炸点相隔几十米的一栋半塌房屋内,第18骑兵团2营的沃拉克中尉,正死死地注视着街道上乱成一团的塔尔门人。
在他身后的一名士兵握着起爆器,汗水将压杆彻底浸湿。
战场上枪声大作,士兵们看着近在咫尺的钢铁怪物,握枪的手都在微微颤斗。
“长官,差不多了吧?”
“不要着急,再多等几个人进入杀伤局域。”
象他这样的爆破小组,周围总共有好几个,每一个组负责控制2-3组炸药。
通过将步兵、工兵混编,形成数个爆破、打击小组,用远程引爆炸药这种非直接交战的方式,在正面战斗前先一步削弱敌军。
模仿自后世的ied路边炸弹,想必能给塔尔门人留下深刻印象。
沃拉克中尉大致书着进入爆炸点的敌军数量,估算着引爆时间。
谁知这时,旁边的电话突然响起。
他拿起话筒,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
“中尉,立刻引爆3号炸药!”
沃拉克愣了一下,片刻后才反应过来。
“希米格维少校?您怎么会打到这个地方?”
“没时间说这么多,立刻引爆3号炸药!”
沃拉克虽然有些困惑,好奇位于城南的35团指挥官,为何会跨单位联系第18骑兵团的战斗小组
可是他很快又回想起,整个图霍拉的防御布置和反坦克战术,几乎都由这位少校一手策划。
沃拉克只好按下心中的疑惑,优先执行上级命令。
起爆器上缠绕着的电线被士兵迅速拆卸下来,换上缠绕不同颜色胶带的另外一根。
“起爆!”
压杆被重重按下,一栋房屋中冒出大量火光,瞬间炸成了碎片。
李察开心的笑声,顺着电线传来。
“很好,你刚刚将一辆塔尔门的四号坦克炸到瘫痪,那应该是辆连指挥车。”
说到这里,李察似乎有些遗撼。
“如果起爆时间再早一点,应该可以造成无法修复的全损。”
不远处传来的惊呼声和来自波军的欢呼,似乎证明了李察的说法。
沃拉克中尉惊讶极了。
这位希米格维少校,如何能在十几公里外实时掌握图霍拉的战况?
对了,听说这位少校同时还是一名德鲁伊
可德鲁伊的能力,真的能够直接微操战场上的战术小组?
沃拉克甚至怀疑,如果每个班组都配置一具无线电,对方会微操每一挺机枪的走位。
“就是现在,引爆1号炸药!”
有了之前未能击毁敌军坦克的遗撼在,沃拉克不敢耽搁。
他亲自动手连接导线,亲自按下了起爆压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街边腾起一团黑烟。
“炸得好,这一波爆破,至少炸死了一个塔尔门步兵班,还有一名塔军上尉。”
国防军进攻时,基本以班为单位活动,加之外围街区建筑狭小,无法容纳太多士兵。
能够一次性歼灭一个班,已经是小规模爆破能够取得的最大战果。
沃拉克中尉畅快极了。
上级给予的正面反馈,也令周围的士兵士气大振。
中尉兴致勃勃地询问:“长官,2号炸药什么时候引爆?”
李察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2号炸药的引爆线已被炸断,无法通过远程手段引爆。”
“少校,您”
“我怎么知道?多打几仗,你就会习惯的。”
说完,电话就被挂断。
“这哪里是人,这简直就是无所不知的神仙”
沃拉克中尉感叹完,发现周围士兵都两眼发光看着自己。
“看什么看?拿起武器,备好炸药,我们去给塔尔门人一点颜色瞧瞧!”
-----------------
李察通过空中监视、远程控制的手段,遥控指挥城北的波黑兰尼军队,以极高的效率歼灭着进入城区的塔尔门军队。
哪里的塔军过度聚集,李察就会一个电话打到前线进行针对。
电话接线员虽然忙得不可开交,城内的塔军同样也倒了大霉。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火力、随时出现在任何地方的爆炸物,步兵首先支撑不住,逃也似的离开了城区。
原本伴随步兵突击的几辆二号坦克,发现负责掩护的步兵不见踪影,加之作为主力的四号坦克已经损失殆尽,也只得倒车离开。
这轮攻击,塔军损失了上百人,外加两辆四号。
取得的战果,竟然只是消耗了波黑兰尼守军的炸药库存。
但是图霍拉周边的塔军数量众多,一次突击不成,他们可以迅速发起第二轮进攻。
很快,几十辆包括坦克、半履带车在内的塔军履带式载具,又一次浩浩荡荡冲向市区。
李察从空中看到了塔军的突击阵型后,顿时睁大了眼睛。
“这难道是坦克突击战术?”
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在城市巷战中使用这种战术?古德里安疯了吗?”
坦克突击战术,是塔尔门人独创的一种进攻战术。
这种战术通过直接抛弃步兵,利用坦克强大的火力和装甲硬冲,强行突破敌军防线。
前方坦克切断敌军联系后,后方的步兵才会跟上,分别击破残存敌军,在平原地形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
这个战术非常适合如塔尔门国防军这般,拥有强大装甲力量的国家。
只可惜,强如装甲先驱古德里安,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坦克再强,也不可能直接开上楼顶,无法翻越数迈克尔的废墟和瓦砾障碍。
平原上视野开阔,坦克能够最大限度扬长避短,发挥其火力优势,弥补态势感知差的缺陷。
然而在城市这种复杂环境,它的优势被大幅度削弱,缺点却被几何级的放大。
偏偏巷战时,步兵又少不了坦克掩护,否则就会象刚才那样,进攻方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付出了巨大伤亡。
塔军指挥官似乎认为,只要坦克数量够多,步兵伤亡就会降低
可是后世经验证明,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巷战没有捷径可走,步坦结合是唯一的正确手段。
坦克掩护步兵逐步肃清房屋、逐街逐巷绞肉,一点一点肃清城区,才是巷战正道。
要不然,各大强国为何会在大城市攻坚战面前,纷纷败下阵来?
既然对手犯错,这种绝佳的机会,李察自然要牢牢把握住。
他冷笑一声,拨通了第18骑兵团指挥部的电话。
“上校,那些‘莫托洛夫鸡尾酒’都准备好了吗?”【注1】
电话对面的马萨特勒兹上校愣了片刻。
“你是说那些临时制作的燃烧瓶?”
“对。”
“已经按少校你的要求,大量制作并分发到了一线士兵手中。”
“让士兵们准备好,塔军装甲部队马上就要进城了。”
虽然上校也很疑惑,寻常的燃烧瓶为何会被赋予罗亚希帝国外交大臣之名
但他还是放弃了思考,选择无条件地信任李察。
反正有希米格维少校在,一切听他指示就好。
这位战场天才,一定会根据当前局势做出最优选择。
-----------------
注1:莫托洛夫鸡尾酒,后世对燃烧瓶的一种称呼。
这个称号来源于苏芬战争期间。
当时的苏联轰炸机向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投弹,遭到国际舆论谴责,时任外交部长莫托洛夫辩解称,苏军飞机是在给赫尔辛基的居民空投面包。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芬兰全军愤慨,于是芬军将士把空投的炸弹称作‘莫托洛夫的面包篮’,作为回敬,他们将手中的土制燃烧弹叫做‘莫托洛夫的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