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塔军使者后,李察本以为敌军会恼羞成怒,再次展开攻击。
但对面只是在用高爆弹宣泄怒火,步兵不仅没有任何反应,反而开始在河流沿岸设置铁丝网障碍。
他甚至在城市一角,发现了塔军移动炊事车冒出的水汽和炊烟。
李察哑然一笑。
看来塔军今天,是不打算进攻镇内了。
他将情况通报给了马萨特勒兹上校,又将炊事车的坐标报给了后方的榴炮营。
城内塔军想要吃热饭?
做梦!
大概五分钟后,100毫米榴弹炮的齐射,当场摧毁了院落内正在烹饪的炊事车。
塔尔门炊事兵虽然躲在了掩体内,但外面的车子却被炸得四分五裂。
“活该,老老实实啃干粮吧!”
李察看着飞上天的汤锅,背地里幸灾乐祸。
摧毁炊事车虽然不能对敌方造成实际伤害,却能有效打击军队士气。
安乐享逸的现代人恐怕难以理解,士兵居然会因吃不到热饭喝不到热水这种小事,变得情绪低落。
看见塔军烹调的食物被炮弹炸得满天飞,漆黑的咖啡撒了一地,李察的肚子也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自从早上吃了几块面包、喝了一杯咖啡,他就再也没有吃过正经东西,只在饿极时就着冷水啃了几块硬得能够砸死人的饼干。
李察让卫兵开了一盒水果罐头,又看向旁边的艾丽莎。
“野战厨房今天做些什么?”
白发女仆是个小馋猫,团部伙食都被李察交由她安排。
“还是和昨天一样,面包配汤,不过今天是土豆浓汤。”
李察点了点头:“务必注意控制烟雾量,避免引起塔尔门人的注意。”
在穿越到波黑兰尼之前,李察一直认为战场环境严禁明火,所以打起仗来就吃不到真正的热饭,只能靠单兵口粮维持一天所需。
可实际上,只要经过合理处置,厨房也可以长期为士兵提供热食。
首先,一线阵地的堑壕内一定不能生火,因为这会直接暴露位置,引来敌军的炮火打击。
野战厨房大多远离关键阵地、指挥部和弹药囤积点,即便被敌军发现,损失也不会太大。
除此以外,炊事兵们通过一次大战的长期斗争经验,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保命小技巧。
比如选择燃料时,不要用含水量高的新鲜木材,尽量使用晒干后的柴火,如果条件允许会优先使用木炭。
除此以外,火量也不会太大,只要能够加热食物即可——这也是为何前线经常提供浓汤,因为炖煮可以使用小火拉长烹饪时间,不象炒制那样须求猛火快炒。
选择合理的饭点同样也是重要一环——黑夜里肯定不能生火做饭,因为燃料发出的火光太过显眼,烹饪时间以清晨和黄昏时分最佳。
官兵还会挖掘一种名为‘达科他火洞’的特殊隐蔽火坑,通过地下的通风副洞来分散烟雾,达到隐蔽自身的目的。
如果不是视察阵地时亲眼所见,李察根本就不知道:看似毫不起眼的野战烹饪,都蕴含着如此多的技巧。
饭菜做好后,炊事兵亲自将其装入保温桶,骑着快马亲自送到了指挥部。
其馀部队没有团部这么好的待遇,他们需要派人去往野战厨房,领取整个部队一顿所需的食物。
李察实在太累了,他啃了几口面包,又喝了一口还算温热的浓汤,结果吃着吃着竟然当场睡着,一头栽进了汤碗里。
艾丽莎见他疲惫的模样,担心道:“少校,您要不然先休息一会?”
李察抹去脸上的汤渍,摇了摇头。
“到了晚上再说,塔尔门人不会在夜晚发起进攻,趁现在再查看一遍阵地,有什么欠缺还来得及补强。”
塔军第9步兵师今天没有在图霍拉镇讨到便宜,等到明天天亮,他们一定会在城南的防在线查找机会。
第18团已经守了一天,到了第二天,就轮到35团抗压了。
李察吃完饭后,强忍疲劳来到了后方的炮兵阵地。
炮手们手里正拿着湿布和猪鬃炮刷,清理炮膛内的火药残留。
李察悄无声息地从旁边走过,径直来到了阿尔乔姆中尉身边。
“少校!”中尉听见脚步声回头,见到李察后急忙立正敬礼。
“不要紧张,我就是随便看看。”
李察摆摆手,看向炮位上方的伪装网。
开挖炮位时的土方和破坏的绿植,被伪装网彻底屏蔽,从上空俯瞰,几乎与周围融为一体。
如果不靠金手指的标记能力,这里完全就是一片普通的树林。
但是李察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火炮射击时产生的火光和烟雾,才是阵地暴露的主要原因。
“对空隐蔽做得不错,周围的防炮掩体修得怎么样?”
“已经按照您的要求,铺设了2层原木2层土,覆土层至少3米厚,达到能够承受150毫米榴弹炮直击的标准。”
李察点了点头。
这样高标准要求本质上并不是为了防炮,而是为了防塔军轰炸机投掷的航空炸弹。
“周围有敌军飞机,我会提前通知。必要时,即便弃炮也要把人保住。”
“是!”
这些能够实施4发同时弹着的波军炮兵,是李察最为重视的技术兵种,绝对不容有失。
如果重零开始培养,不知要用多久,才能养成这样一批经验丰富、配合密切的炮手。
他兜兜转转在阵地上走了一圈,见炮兵阵地上的弹药分开存放,防爆墙也一应俱全,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于是李察跨上马,来到了后方的战俘营。
绝大多数塔军战俘都被集中关押在一起,限制了人身自由。
只有少数技术军官能够在严密看管下,利用技术设备检修缴获的两辆坦克。
李察已经要求装甲维修营的技术人员,有偿对坦克进行维护保养,并且按照他的须求做一些临时调整。
比如那仅有30毫米厚的薄钢板,李察实在放不下心——尤其这辆坦克被他选为指挥车后,艾丽莎将会占据电台位。
针对四号坦克正面防护不足的问题,李察让维修营额外增加固定螺栓,在原本的装甲外加装一层30毫米厚的钢板。
这样一来,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就达到了60毫米的厚度。
这也就意味着,塔军的pak36反坦克炮,只能在100米距离上,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才能打穿四号坦克正面。
而李察拥有金手指,只要他在坦克内部,绝不可能让敌军反坦克炮组靠近到100米以内。
虽然炮塔正面依旧还是30毫米,可是暴露面积最大的、最易遭受攻击的首上位置,得到了极大加强。。
毕竟二号j型的正面装甲厚度,可是和四号坦克后期型同级,都达到了80毫米。
虽然pak36仍然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临时加强过的二号
厚度不够,就用土办法凑。
无论在正面摆上备用履带,还是更加直接地堆上几个沙袋,都是强化防御的有效手段。
看着比原本往外突出一圈、略显笨重臃肿的坦克,李察满意地点点头。
这两款坦克本就保留了足够的升级潜力,增加的些许重量不会对行走机构造成太大负荷。
比起外表美观和机动能力,保命才是第一要事。
他有预感,这两辆坦克会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