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在塔尔门第9团决定提前发起总攻时。
李察的契约乌鸦,同步抵达了图霍拉镇。
他亲自拿起电话,拨通了第18骑兵团的指挥部。
“上校,我的契约兽已经飞抵战场上空,可以实施炮击观测。”
马萨特勒兹上校闻言大喜。
“那真是太好了!让炮兵重点轰击城西敌军,那里受到的进攻压力最大!”
“请稍等。”
李察切换到动物视界,扫了一眼战场态势后,很快就察觉到了违和感。
城西的塔军虽然兵种齐全,但是规模很小,而且看标志上的信息,竟来自于数个不同的单位。
塔军第23师的步兵9团、67团、68团各抽调了一个连,勉强组成了一个步兵营。
第23侦察营投入了一个骑兵连一个自行车连,徒步参加战斗;工兵营也有少量人员在镇子西侧活动。
这些部队由一名来自侦察营的塔军少校统一指挥,由于各个兵种组合在了一起,这才展现出与规模完全不匹配的战斗力。
反倒是攻入城北、一度被压缩在贴近镇子边缘的塔尔门军,竟来自9团1营这个单一单位,后方树林还有两个营正在集结。
李察一瞬间就判断出,北面才是塔军的主攻方向,因为西面没有任何的后备兵力。
他面色严肃地说:“上校,不能向城西开炮。”
马萨特勒兹一愣:“为什么?莫非炮兵担心误射友军?”
塔军掌握着战场的绝对制空权、拥有强大的炮兵优势。
所以两名指挥官统一了意见,将师属重炮营布置得十分靠后,以这种方式来避敌锋芒。
100毫米榴弹炮只能勉强复盖到镇子周边,而一战技术水平的榴弹炮,最大射程的弹道末端散布较大,无法做到精确射击。
在巷战复杂环境中,这种大范围散步极易误伤友军。
李察:“这只是部分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塔军的进攻方向并不在西侧。”
他看着森林内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用沉重的语气说:“敌军很快就要在北侧发起大规模进攻了。”
马萨特勒兹上校有些不解。
“北面?你怎么知道?”
话音未落,大口径炮弹划破空气时的独特呼啸声,传入到众人的耳中。
数秒过后,大量烟雾弹落在了镇子北面的开阔地上,形成了大片白茫茫的‘浓雾’。
李察微微一笑。
“你看,证据不就来了?”
上校所在的地下指挥所,也在同一时间收到了北方被烟雾弹复盖的消息。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感叹道:“看来和希米格维少校合作时,指挥官根本就不需要携带大脑。”
“只要无条件相信少校的情报,然后按照军校中的课本内容一一应对,虽然不敢保证获胜,但一定不会犯下任何错误。”
“您过奖了。”李察以平和的语气回应。
他同时也在分心协调炮兵,让对方将炮口指向被烟雾复盖的空地。
正常情况下,炮兵投放的烟雾弹数量不会太多,只需在战场中央或是敌军阵地上形成一道烟障屏蔽视野,就能掩护己方步兵的进攻队形。
但是塔军似乎对那名神秘的德鲁伊十分忌惮。
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向战场上投放了海量炮弹,势要将整个开阔地用烟雾彻底复盖。
要知道,无论何种形式的烟雾弹都对人体有害,想要穿过烟雾复盖区,士兵必须佩戴上防毒面具。
戴着防毒面具冲锋?
光是想象一下佩戴防毒面具呼吸时的巨大阻塞感,就知道士兵一定无法获得剧烈运动所需的氧气
李察从空中看着塔军,疯狂扩大开阔地中的浓雾面积,不屑地轻哼一声。
以为打烟就不会挨炸?
想不到吧,爷有外挂!
投射烟雾弹的时间越久,己方炮兵反而能有更加充分的时间调准炮口、确定坐标。
佩戴防毒面具呼吸不畅,士兵就要用更长时间来穿越开阔地,也会更多地暴露在炮火复盖区内。
空中乌鸦用它冷冰冰地眼神注视着大地,李察也在耐心等待着塔尔门人自投罗网,进入到榴弹炮的有效射程内。
直到悬浮的白色雾团扩散到森林边缘时,带有红色标记的塔尔门士兵这才发起冲击。
李察精神顿时一震,可他的眉头很快却又皱了起来。
“这个冲击队形也太分散了,塔军就这么害怕遭到炮击?”
队形过于分散,炮击的杀伤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而波军榴弹炮只有12门,火力做不到对整个冲击正面的完全复盖。
(如果现在能有多管火箭炮或者温压航空炸弹就好了,一轮火力复盖,保证一炸一个不吱声)
李察想起穿越前看到过的现代装备,心里面直流口水。
不用冰雹这种高端货,即便有一个连的107火,都能让塔军吃不了兜着走。
可他随后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穿越前看过的一部战争小说剧情。
他拿起电话,直接联系上了团属炮连的马格努斯·阿尔乔姆中尉。
“少校,有什么事吗?”
“你是否清楚,塔军的烟雾弹究竟采用了何种成分?”
阿尔乔姆沉思片刻,答道:“这得看对方使用的是发烟/燃烧弹还是单纯的烟雾弹。”
“如果是纯粹的烟雾弹呢?”
“最常见的是hc发烟剂,也就是六氯乙烷和锌的混合物。这东西生成的烟雾更加浓密,持续时间也久,技术比我军的烟雾弹先进一代。”
李察在心中微微叹息。
可惜啊,塔军怎么不用白磷烟雾呢?
他心有不甘地追问道:“我军炮射烟雾弹的发烟剂又是什么成分?”
“当然是白磷,波黑兰尼的化学工业不如塔尔门瑞彻,全口径的火炮甚至发烟手雷,都只有这一种发烟剂。”
李察听后,再次变得亢奋。
“很好!我记你一大功!”
“啊?”中尉一头雾水,并不觉得己方烟雾弹的化学成分落后,是一件好事。
他刚想继续追问,对面就挂断了电话。
结束与阿尔乔姆中尉的通话后,李察再次滑动拨号盘,打到了师属榴弹炮营。
“我是希米格维,你们立刻向城北开阔地发射烟雾弹,速度要快!”
炮兵没有询问原因,因为他们看不到前方的战场形势,还以为己方正策划一场大规模反攻。。
他们取出预先装填好的高爆弹、换上烟雾弹,又往炮室装填了最大数量的发射药包,这才开始了效力射。
另一边的塔军阵地上,洛佩尔上校听见大口径榴弹特有的呼啸声后,心中顿时一紧。
他急忙凑在炮队镜前,紧张地看着烟雾中,等待炮弹落地。
然而,预想中的爆炸声并未传来,就好象波军打出来的炮弹并未安装引信。
明明烟雾区肉眼可见,被落下的炮弹掀出一道道缺口
洛佩尔上校愣了片刻。
“敌军发射了毒气弹?”
他并未往烟雾弹上面想,因为塔军根本找不到波军主动增加烟雾浓度的理由。
作为第二梯队暂时留在森林中的费舍尔少校,不解地摇了摇头。
“我们的士兵都佩戴着防毒面具,即便在烟雾中混杂了毒气,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少校十分困惑,“是为了加快滤毒罐的消耗速度吗?”
两位塔尔门指挥官苦思无果,索性不再纠结。
洛佩尔上校斩钉截铁地说:“不管波黑兰尼人有何打算,只要我军主力进入镇内,形成兵力优势,波军有再多阴谋诡计,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