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普鲁什奇郊外。
原本属于波赫兰尼的军营,此时已经被塔尔门军队占领。
军营内部一栋整体结构完好的一层建筑上,伸出了密密麻麻的天线。
由于战线持续向前推进,军营不仅处于波军火炮射程外,同时还远离人口聚集区、各种设施完善,便被塔军一眼相中,成为第19装甲军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
在这栋建筑内,军直属警卫部队的轮休士兵,正忙着清扫室内垃圾、撤掉房顶容易掉落伤人的装璜,清理出可供人员办公的空间。
旁边的电讯室内发出滴滴哒哒的摩尔斯电码音,刚刚接通的野战电话同样响个不停。
“第3装甲师的补给要求已经收到,军部整理过后,将于一小时内上报至第4集团军。”
“19军补给单元的燃料弹药极度短缺,目前无法提供你部需要的油料,缺额部分请向北方集群申请后勤支持。”
这里和波军的波莫瑞集团军司令部一样忙碌,但是塔军文员忙而不乱,显得更加有序。
就在这时,数量汽车和装甲车停在门口。
一群凶神恶煞的塔军士兵鱼贯而入,紧随其后的则是海因茨·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
这位‘古不帅’板着脸,带着他的临时指挥部成员走进屋内。
副官威斯曼少校引领古德里安一行人,前往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指挥室——这里在战争爆发前,曾是贵族军官的专用卧室。
上将瞥见墙上被爆炸震碎的窗户,又看向旁边带有豪华装饰的天鹅绒座椅和双人床,眉头微蹙。
“这栋房屋有地下室吗?”
威斯曼回答:“有个堆放杂物的地窖,但那里空间狭窄又潮湿阴暗,实在配不上阁下的身份。”
古德里安轻哼一声,说:“军人不需要这种虚荣。记住,指挥部必须设在相对安全的位置,采光和舒适度无关紧要。”
他又看向眼前的椅子和带有顶棚的天鹅绒大床:“波黑兰尼的军官可真是骄奢”
一旁的卫兵问道:“需要将这些设施撤走吗?”
古德里安摇了摇头:“这些布置维持原样,之后让记者过来拍几张照片,可以作为对内宣传材料。”
他想了想,又说:“等拍完照后,就把这里改成野战医院吧。”
威斯曼立即挺直身子:“是!谨遵阁下教悔。”
装甲兵上将走向前方的桌子,拉开座椅,旁边的卫兵赶忙扫去上面的浮土。
见周围的军部参谋依次落座,古德里安终于开口。
“各位先将就一下,等地窖收拾好,就把军部转移到那里。”
实际上,如果军营内有一座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地堡,军指挥部肯定会被搬到里面。
“我就知道,上将不会喜欢奢华的房间作为办公场所。”
拜耳林中校笑着回答:“阁下可是参加过上次大战的铁血军人,岂是波黑兰尼贵族所能比拟?”
装甲兵上将用冰冷的语气提醒道:“不要说这些虚话,给我第3装甲师和20摩步师的伤亡报告。”
众人表情变得严肃。
温克少校拿出一份文档:“我军的首日伤亡已经整理完毕,请您过目。”
古德里安简单扫了几眼,眉头立刻拧成了麻花。
他将文档递给身旁的拜耳林中校:“弗里茨,念给诸位听听。”
拜耳林接过信纸,朗声宣读:
随着阅读持续,中校的声音逐渐变得低沉,最终戛然而止。
古德里安毫不留情地说:“继续,把第3装甲师的伤亡数字和各部军官损失情况,大声念出来!”
拜耳林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读。
“其中,第20摩步师尉官以上军官伤亡23人,其中有16人来自76摩步团。”
“第2摩步师军官伤亡31人,包括阿尔弗雷德·福斯特上校在内,24人来自92摩步团。”
临时指挥室内一片死寂。
塔尔门军官们面面相觑——眼前这份伤亡报告,实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伤亡出乎意料地高啊”吉尔中校小声地碎碎念。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世界蓝星的波兰战役期间,德国第3装甲师的战役总伤亡为1300人。
尽管相较于波军动辄十万级别的伤亡、被俘数量,德军付出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德军内部评价时却认为:第3装甲师的损失,尤其是装甲兵等技术兵种的损失,是‘可观’且‘严重’的。
现如今,开战才不过一天,塔军装甲师的伤亡数字就已经直逼历史同期的战役总伤亡。
难怪在场众人几乎没人说话——任谁看到这个坏消息,都会感到心情低落。
“等一下,第3装甲师的阵亡和负伤比例怎么接近一比一?这不正常!”
根据数年前在伊比利亚内战中得到的数据,如塔尔门国防军这样,拥有完整战场医疗、后送体系的现代军队,阵亡/负伤比例通常在1:2左右。
1:1这种极端数字,通常出现在巷战等极端恶劣条件下。
“文档呢?让我看看。”
“给。”
里布中校从拜耳林手中接过文档,表情在短时间内变换了数次。
看完全文后,他哭笑不得地说:“原来如此,第3装甲师阵亡失踪数字中,有一半来自于装甲维修营”
“一半?”温克少校惊讶极了,“那不就意味着,整个师属维修营全部损失了?”
古德里安长叹一声。
“准确来说,是被渗透进来的波黑兰尼军队突袭,全营集体被俘。”
众人惊讶地张大嘴巴。
装甲维修营,全员被俘?
真的假的?
象是维修营这一类非战斗单位,其扎营位置通常处于内圈。
换句话说:波军不仅需要绕过外围的战斗部队,还要赶在援军抵达前打扫战场、转移俘虏。
换做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信心像波军这样,把事情干得几乎完美。
古德里安见手下沉默不语,于是挥了挥手,让旁边的卫兵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另一份文档。
“这是对波军俘虏的交叉审讯记录。基本可以证实,昨夜对于第3装甲师维修营的袭击,由波军步兵35团主导。”
9月1日晚至9月2日凌晨,35团全员参与了袭击塔尔门装甲维修营的战斗。
而莫德尔斯基少校随后带领1、3两个营深入袭击塔军纵深又仓促撤退,难免会有士兵走散被俘。
通过审讯俘虏,塔尔门得到了大量关键情报。
古德里安面色严肃:“这个波军35团,正是造成摩步2师推进受阻的罪魁祸首,如今竟连第3装甲师也吃了大亏,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参谋长拜尔林中校快速浏览了该文档。
“看审讯记录,敌35团2营有一个名叫‘李察·希米格维’的上尉,因为狙击我军军官有功,火线晋升少校?”
他看向一旁的情报参谋:“该团的敌军指挥官是谁?希米格维的详细资料?”
情报处长曼弗雷德少校在他的公文包中翻来翻去,总算找到了一份文档。
“这是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敌35团值得注意的敌方军官。”
塔尔门情报部门甚至通过某种渠道,搞来了李察在军校时期的各科成绩,并附有他的黑白半身照。
这是只有波黑兰尼高级军官才能享受到的顶格待遇,李察因为和雷兹·希米格维元帅存在亲属关系,又是希米格维家族嫡系,同时还有德鲁伊这一特殊身份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他破例赢得了这份‘殊荣’。
两份文档对比之下,众人立刻察觉到了不对。
温克少校疑惑道:“这个希米格维的成绩这么差,如何能象俘虏形容那般,引导炮击精确复盖我军部队?”
曼弗雷德少校同样困惑。
“根据审讯资料,他还主导了回收第2摩步师战车的行动。编号6622的二号战车如今成了他的座驾——这些能力与军情部门的记录完全不符。”
这支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挡住第2摩步师数次进攻,组织人手跑到无人区中抢夺遗弃坦克,甚至差点炸死师长巴德尔中将的波军小部队,给古德里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古德里安看完由施韦彭堡中将提交,关于友军内讧的总结报告没过多久。
该报告提及到:反坦克营的官兵在战斗爆发前,得到了一辆隶属于第2摩步师的2号坦克支持。
他回想起文档中记载的坦克编号,精神一振。
“你们刚才说,那辆被波军缴获的二号坦克编号是多少?”
“是6622号车,阁下。”
古德里安猛地一拍手,从座位上站起身。
“原来如此,这就对上了!”
他长舒一口气,仿佛解开了一道难题后如释重负。
周围军官看着装甲兵上将恍然大悟的模样,有些不明所以。
“我想了一个早上都没搞明白,第3装甲师和第20摩步师为何如此草率地发生战斗”
古德里安一边来回踱步,一边咬牙切齿地说:“原来是这个6622号坦克干的好事!”
他没有对众人隐瞒,让副官把第3装甲师的报告交给了众人传阅。
参谋们得知昨晚友军的‘内战’居然是由波军刻意引发,简直难以置信。
“也就是说,这股波军居然在短短一天内,找到了能够操纵二号坦克、熟练掌握塔语的车组,然后直接伪装成我军,引发两军内讧?”
温克少校止不住地摇头:“恕我直言,阁下这种事听上去,有点象是酒馆无赖编造出的地摊故事。”
那辆6622车组几乎是在单方面戏耍塔尔门军队,让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防军,看上去象是三流小说里面的脑残反派。
波军巧合般地绕过外围警戒哨,巧合般找到了位于援军必经之路上的39反坦克营;
而第3装甲师和20摩步师,又巧合般地使用了不一样的无线电石英晶体
究竟有多少个‘巧合’叠加在一起,才能将这种天方夜谭般的计划,成功付诸实施?
主管情报的曼弗雷德少校完全不相信这种离奇‘故事’。
他甚至嗤笑道:“难道这个波黑兰尼车组人均查理大帝再世?我们手中的情报必定出现错漏,才会得出这种错误结论。”
旁边的古德里安瞪了曼弗雷德一眼,慢悠悠地说:“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呢?”
“如果是真的”温克少校喃喃自语,“那就说明这一计划的实行者极度了解我军的运作模式,同时具备极为出色的临机决断和应变能力。”
曼弗雷德少校见同僚们都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有些哭笑不得。
“各位不会真的以为,这种事情居然真实存在吧?”
“聒噪!”
古德里安上将猛地拍向桌子,吓了众人一跳。
上将严肃道:“记住,永远不要轻视面前的对手,这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通信参谋,致电第3装甲师和第20摩步师,我需要昨晚的全部细节!”
“通知所有部队,以后遭遇陌生友军时,必须检查证件,进行严格排查,以免敌军浑水摸鱼。”
“另外告知团级以上军官,尤其注意敌军第35步兵团。希米格维的情报,务必第一时间上报!”
通信主任吉尔少校一一记下,转身准备离开,又被古德里安突然叫住。
“向第四集团军发报:第19军油料弹药极度短缺,暂时还不具备持续突击的能力。请克鲁格上将派出步兵,削弱位于我军攻击路在线的图霍拉守军。”
“我部完成补给后,将由此处突破波军布雷德河防线。”
吉尔少校转身前往电讯室发送消息。
参谋长拜尔林中校凑在古德里安身边,小声问道:“阁下,如此大张旗鼓地防备波军的一个团,真的合适吗?”
“你的意思是?”上将微微皱眉。
“我是觉得波军35团表现再好,受其规模限制,终归影响不到战役全局。大肆宣扬敌军强势,反而会让我军人心惶惶。”
古德里安轻哼一声。
“中校,动荡中的世界容易造就伟人,步兵团中也能诞生英雄。重视敌军的精锐部队和强力指挥官,也能有效降低后续战斗的伤亡。”
拜尔林中校惋惜道:“我是觉得这样做,会有损您的威名。”
古德里安毫不在意:“我为何要在意过这种小事?比起名声,塔尔门的胜利大于一切。”
他紧盯拜耳林的双眼,语重心长地说:“我不会给敌军调整部署的时间。各师今天休整一天,明日起恢复全面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