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穿越火线(1 / 1)

6622号坦克外,弗雷德少尉正举着油桶,将燃料倒入油箱。

他看不见油量,只能伸着脖子和车长位的李察交流。

“都倒完了。上尉,油量表增加多少?”

李察当然看不到油表——这玩意儿位于驾驶员的座位旁边的仪表盘上。

李察用车内通话系统和驾驶员沟通后,回答道:“一点点,几乎看不出区别。”

“啧,这两桶油可不轻,怎么才加这么点”

李察没忍住,差点笑出声。

懂不懂什么叫做‘履带式车辆’啊?

二号坦克还算好的,毕竟初期型号全重不到10吨,用的还是汽油机。

在李察穿越前,蓝星某国装备燃气轮机的油老虎‘艾布拉姆斯’,百公里油耗达到了恐怖的500升,两桶40升油只够坦克绕着小区转一圈。

如果换成野战条件,基于不同的路况,百公里耗油能飙升至1600升,爬个坡就没油了。

回想着穿越前那些动辄几十吨的庞然大物,李察微微一笑:“才两桶油,跑几公里就用光了。”

弗雷迪一脸遗撼地看了一眼油箱:“我还以为能加满半箱油呢。”

李察:“你以为这东西是家用小轿车?坦克的耗油量可不是开玩笑,再说了,车上的发电机也要用油。”

不得不说,塔尔门坦克的发电机和蓄电池是真好用。

如果没有电机,驾驶员就要在车外手动激活发动机,炮手要用手摇的方式来转动炮塔,车里也没法安装无线电和外部电话。

不仅是电动带来了各种便利。

塔尔门坦克的车内布局和功能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不会象布列坦尼亚那样浪费空间,也不会象毛子那样为了追求纸面性能过度,挤压成员舒适度。

弗雷迪当然不知道,眼前这辆小小的二号坦克,已经是塔国工业(除三号四号外)的集大成之作。

他晃了晃手中的油桶,反而对这个小玩意儿赞不绝口。

“上尉你还别说,塔尔门人设计的油桶还真好用。”

李察看了一眼弗雷迪手中的20升便携油桶,表情微妙:“你小子倒还挺识货。”

这款油桶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集中了无数的巧思妙用,许多内核设计思路一直沿用至今。

各国拿到实物后,争相对该型油桶展开模仿。

作为‘德拉克摩西兵工厂’的美利坚,在战争期间一度生产了2100万个桶,盟军官兵亲切地将其称作‘jerrycan’,意为‘德国人的罐子’。

事实上,仿制这型油桶,也是李察的发财路之一。

抱着这玩意儿润到大洋彼岸,抢在其他人之前注册专利,等珍珠港事件后能拿到多少订单?

哪怕自己不生产,躺在家里收专利费都能收到手软。

至于塔尔门人的态度双方都已经开战了,管你什么专利不专利?

好用就直接仿制,想要私底下搞小动作,那么原波黑兰尼士兵全都是现成的打手!

6622号车完成整补,李察便让驾驶员逆着塔军的行进方向行驶。

直到麻雀发现第2摩步师的前锋部队后,他们这才停下脚步,大致估算着两支军队间的距离。

李察对比地图和鸟儿眼中的地形,微微皱眉:“差不多有15公里,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紧迫。”

弗雷迪少尉提议:“要不然等第二摩步师过去,看看它和第20师间有多少空隙?”

“不行。”李察果断否决了这一建议,“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等这两个师通过,其他方向上的敌军也会赶上来,留给35团的转寰空间将会越来越少。”

李察在心中一通计算,让艾丽莎联系后方友军。

“通知35团向公路方向隐蔽移动,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道路。”

“再给沃罗宁上尉发电,让他派人带几枚地雷,我们要在这里埋雷迟滞塔军。”

艾丽莎:“几枚就够吗?”

李察:“尽可能多带一点,要威力大的。”

波军第9步兵师是波黑兰尼当局初步动员前组建的常备单位,兵员素质很高。

在李察的俯瞰视野中,代表友军的绿色标记,在艾丽莎发出信号的两分钟后,便展开了行动。

他还看见十几名士兵脱离队伍,在一名上尉的带领下,向着坦克的大致方向前进。

艾丽莎:“上尉,沃罗宁上尉的小队已经出发。”

李察:“能联系上沃罗宁吗?”

艾丽莎:“可以,菲琳少尉也在队伍中。”

李察点点头,又切换高空视角看了一眼:“通知他们,行进方向再往南偏移15度。”

艾丽莎带着奇怪的表情望向李察,又看了看头顶盘旋的侦查雀,没有多说。

波军小队在李察的指挥下调整方向,直奔坦克而来。

等沃罗宁上尉携带物资抵达时,35团的大部队正在快速穿越公路。

沃罗宁上尉见到李察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希米格维,你这家伙脑袋上长了眼睛?”

身为颂唱手的菲琳中尉瞪了沃罗宁一眼:“上尉,你难道忘了,希米格维上尉是一位拥有契约鸟兽的德鲁伊。”

沃罗宁:“你以为侦查雀才能复盖几公里范围?这东西又不是安第斯鹰”

李察耸耸肩,没有解释。

他要让众人逐渐习惯这种异常,免得每次展现‘挂哥’实力时,下属都要大惊小怪。

沃罗宁上尉带着工兵,迅速在土路的路面上挖了几个坑,将地雷埋了进去。

李察:“怎么都是一些反步兵地雷,没有反坦克的大家伙?”

沃罗宁苦笑着回答:“我军几乎没有反坦克地雷,至少35团没有映射库存。上尉想要,恐怕得去集团军的后勤仓库里找。”

反坦克地雷是一战德军将炮弹埋入地下、机缘巧合下击毁协约国战车后批量制造,所以在异世界的德国——塔尔门瑞彻帝国中广泛装备。

毕竟塔尔门自己就是‘闪电战’的鼻祖,自然要思考如何让步兵应对装甲。。

也许仿制博福斯的37毫米反坦克炮,都比反坦克地雷更加常见。

李察看着尺寸小巧、专门炸脚的反人员地雷,心中暗道可惜。

只有几十克装药的步兵雷能干什么?

他想要的是t-62那种大家伙,引爆一个能炸塌半栋楼的那种。

尤其t-62还是定时引信,激活后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士兵可以用扳手取消激活。

利用好这几分钟,甚至可以让二号坦克在地雷上面来回碾压几次,让敌人完全看不出端倪。

如今条件有限,穿越者首要的目标,是让敌军工兵误以为:前方路面存在反坦克雷区,来为35团主力争取足够时间。

不然只有反步兵雷,机械化部队用坦克一路碾过去就能解决问题,根本用不到工兵出手。

“有携带炸药吗?”李察试探着问。

没想到,波军小队居然真有炸药。

沃罗宁:“听说你要威力大的,所以工兵随身带了一些,但是数量不多,大概只有3公斤梯恩梯。”

“三公斤足够了!快,把炸药和步兵雷埋在一起,找三个位置好的雷,每个底下放一公斤炸药!”

没有反坦克地雷,那就自己造一枚。

甚至都不需要击毁塔军车辆,只要爆炸时威力够大,能让对方误会就行。

李察说完,又切换到了高空视角,看了一眼敌方的行军队列。

他催促道:“动作快点,第2摩步师的先头部队就要到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刑部打工:卷死怨种同僚 规则怪谈:龙国守护神是全球唯一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我的99位大佬夫人 总裁,你的前妻又跑了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美利坚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从啃老苏明成开始,画风逐渐沙雕 大周九皇子 夫人她超温柔,厉鬼见了都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