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塔尔门瑞彻第3装甲师。
经过一上午的快速穿插和激烈战斗后,塔军官兵暂时停下了脚步。
他们需要抢修抛锚的车辆、给装甲载具补充油弹,顺便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德国军官讨论着开战以来的各种趣事,甚至提到了35团二营在戈斯蒂岑外围的阻击行动。
施韦彭堡中将切开香肠后,沾上特制的黑椒酱:“听说第2摩步师前进受阻,上将去前线视察时,差点被波军炮火命中?”
梅伦廷中校倒了一杯香浓的黑咖啡:“的确如此,第2师现在已经转移进军路线,紧紧跟随在我师身后。”
得知此事后,中将不屑地哼了一声。
“我看巴德尔那家伙过于小看波黑兰尼人,他恐怕没有在第一时间投入全部的作战力量。”
由于装3师的进军路线远离戈斯蒂岑,施韦彭堡并不清楚,第2摩步师当时面对的地理环境无法一次性展开太多部队。
同样,第2摩步师也不会将进攻部队军官死伤惨重这种事向外宣传。
虽然古德里安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第4集团军司令部,但克鲁格拿到数据后将信将疑,怎么都不肯相信实战居然会出现100的军官伤亡率,所以意见迟迟没有传达到下级单位。
其实就连装3师自己,也不会在遇敌后的第一时间,投入全部作战力量。
因为前出的第3装甲侦查营遇敌后,很快就能凭借自身的强大战力击溃敌军,根本不用调用主力。。
除了规模较小,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参谋长梅伦廷中校毫不在意地说:“从目前遭受到的抵抗来看,很难想象什么样的波黑兰尼军队,需要我军一次投入整个摩托化师。”
中校不屑地哼了一声:“他们连一套可靠的野战炊事体系都没有,拿什么和我军比?”
第3装甲师师部的野战厨房车,提供了现烤的塔尔门香肠、浓郁的土豆汤。
新鲜出炉的面包,切开时甚至还冒着热气。
相较波黑兰尼军就地取材搭锅造饭,塔尔门军队拥有现代化的野战厨房,能够大批量制作热食。
不仅仅是师级指挥部,几乎每一个一线作战连都有一辆专门的炊事车,可以随时为士兵提供热饭热菜乃至于热咖啡。
到了师一级,师部下辖一个专门的面包连,连里拥有和面机、配电车、烤箱等专业设备,为全师官兵提供新鲜面包。
塔军师甚至还有屠宰连这一特殊编制,专门宰杀动物、制作香肠。
不光是武器、战术还有兵员素质。
仅仅在野战保障这一环,波军就被塔军甩了十万八千里。
细节决定成败
这也活该波黑兰尼开战后一路败退——士兵吃不到热食,拿什么和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塔军士兵作战?
吃饱喝足后,施韦彭堡中将用纸巾擦掉嘴边的污渍。
“命令各部,继续前进,先头部队要在今晚抵达布雷德河畔。”
参谋长梅伦廷中校急忙提议:“阁下,继续保持当前的行进速度,补给很快就会消耗一空。”
中将皱眉:“油料弹药还有多少?”
海德坎佩尔少校看了一眼物资表:“油料储备至多还能维持一天,弹药存量也进入警戒线,20毫米机炮消耗尤其巨大。”
“让人催一催集团军的后勤部门,前锋行进速度保持不变。”
海德坎佩尔少校继续说:“将军,是否要放缓行军速度,等后面的物资就位?”
塔尔门装甲部队会携带48小时的补给物资,只是后勤部门极大低估了战役开始后的油料和弹药消耗量。
计划中两天两夜的物资,竟然只能满足一日半的高强度战斗所需。
中将果断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系好武装带,整理了一下大檐帽和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后勤补给是集团军该操心的事,我只负责执行命令,向前突击。”
-----------------
当塔尔门装3师再次踏上征程时,波黑兰尼步兵35团的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后撤之行。
李察依旧和艾丽莎中士这个小跟班一起,坐在缴获来的二号坦克后方。
发动机产生的热量,烤得他额头冒汗;但是相较因马术不精被颠得七荤八素,他宁愿趴在拥有减震系统的坦克车后部。
坦克在地面上行驶。
而在空中,麻雀作为他的眼线在上方观察远方的一举一动。
这种特殊的侦查形式,使得第二营不需要派侦查哨前出——因为李察本人看得更远。
李察:“7点钟方向,敌军斯图卡,让部队挂好铁十字旗,戴上塔军头盔。”
每次有敌方飞机驶来,金手指都能提前发现,然后李察便会通知第35团做好伪装。
缴获来的塔军坦克立了大功——空中的飞行员看不清地面军队身着己方还是敌方军服,但他们一定能够辨认出友军坦克的外形。
这是其他波军部队根本学不来的。
莫德尔斯基打来电话询问李察是否受到损失时,穿越者意气风发地站在坦克上。
“敌机将我军行军纵队误认为是塔军,我部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莫德尔斯基少校:“也希望之后也能一路顺利吧。”
少校并不知道,穿越者冲动间说出的话,本身自带‘因果律’。
没过多久,李察就通过空中麻雀的视角,看到了远处敌军行军纵队的红色标记。
仔细看了一眼标记内容,竟是第6装甲团的主力纵队。
“塔军第3装甲师前锋居然跑到这里了?”
塔尔门瑞彻军队一路上攻击前进,不断与小规模波军交火,速度的确比李察等人稍慢。
但穿越者没有时间和塔军赛跑,因为布雷德河上的桥梁大多都被斯图卡炸毁,形势有利于塔尔门人。
即使先一步抵达岸边,敌人的第3装甲师也能够搭建突击桥。
而己方的第9步兵师想要过河,就只能抛弃装备游过去。
李察眉头微皱,拿起车尾电话联系坦克内的车组乘员。
“停车!”
车里的技术中士伸出脑袋:“怎么了?长官?”
他没有向临时扮演坦克兵的波军士兵解释,而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艾丽莎。
“前面有大批敌军装甲部队。通知后续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艾丽莎抱起“祷告仪”,语气有些兴奋。
“立刻发动攻击?”
“谁说我要打了?这只是以防万一。”李察用‘动物视界’观察片刻后,冷静回答,“等敌人的装甲部队路过,我们逮住两支部队间的间隙,偷偷溜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