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营一路上非常顺利,很快抵达了它们的目的地:戈斯蒂岑村外围。
进入村庄前,李察让部队停下脚步,然后派出了一名传令兵,与村内友军连络。
他可不想被友军误认为塔尔门军,引起双方误会。
没多久,他就看到【35团,少校】的友军标记在数人包围下,缓慢向前移动。
见到从坦克上跳下来的李察,少校上来就是一记热情的拥抱。
“刚刚听卫兵报告说,南面发现一辆塔尔门战车,我就猜到是你们到了。”
他仔细端详李察一番,又拍了拍穿越者的肩膀:“沃罗宁上尉在电话中向我汇报了战斗中的情况。希米格维上尉,干得漂亮!”
西方人特有的狐臭把李察熏得头皮发麻,他急忙挣脱对方的‘熊抱’。
“多亏了沃罗宁营长指挥得力,我只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李察一边说,一边悄悄地向后退了两步。
少校没有在意穿越者的失礼,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旁边的ii号坦克吸引。
“可我听说,探查敌军番号、引导炮击还有抢夺战车的行动,都是由你负责的?”
李察点了点头。
事实上,他还在敌军的第二轮进攻中,重点狙击了第92摩步团的步兵军官。
只是这部分战果无法证实,需要他亲自撰写战斗简报,然后再让情报部门进一步核实。
“干得太漂亮了。”少校又重复了一次之前的话,“我实在想不出任何赞美之词,能形容你们创下的壮举。”
他围着坦克转了一圈,很快就回归到了正题。
“时间紧急,我就长话短说。”莫德尔斯基少校面色严肃,“你们二营打得不错,成功挡住了敌军摩步师一个上午,但是其他方向的战局不容乐观。”
据莫德尔斯基少校所说,侧翼防守的1营在一个小时前与敌军装甲部队接触,不能轻动,只有作为预备队的三营可以派遣。
现在,团部能够调动的部队,只剩团直属单位和一个警卫排。
如果二营迟迟不到,周围再有状况,团部的马夫和警卫排就要拿枪顶上去了。
李察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任凭他们前线打得再好,也抵不过其他方向有猪队友拖后腿。
塔尔门帝国的‘闪电战’战术是从多个方向展开大规模突击,来试探守军防在线的薄弱点。
一旦一点被突破,后续部队就会顺着这个缺口向纵深一路穿插。
既然第2摩托化步兵师开始转移阵地,说明塔军已经在防在线撕开了突破口,整个第19装甲军都将从缺口处涌进来。
李察急道:“少校,究竟哪里出问题了?”
莫德尔斯基少校叹了口气:“哪里都有问题。”
他挥了挥手,让卫兵在地上直接摊开地图。
“我军在布雷德河接近地,部署了第9师和第16师两支部队,目前仅有我第9师正面遇敌。”
“在你们汇报正面敌军为第2摩步师时,右翼普鲁什奇的18旅22团也遭遇了第32步兵师的进攻。”
李察迅速在地图上找到了普鲁什奇:那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镇,位于戈斯蒂岑东南约30公里处。
也就是说,分属于两个旅的两个步兵团,要防守30公里宽的阵线。
这防线不是处处漏风吗?亏波军第9师居然能和德国第19装甲军鏖战一天。
虽然史料中的‘鏖战’,很可能是被古德里安当狗一样到处撵。
看地图上的标记,波军第9步兵师在一线布置了35、22两个步兵团,剩馀的34团和15团被布置在了相对靠后的纵深地域。
李察见到这个阵型有些牙疼——第九师居然摆了个常山一字长蛇阵?
光是看到己方部署,穿越者的心就已经凉了半截。
少校指着地图继续说:“你们营顶住了第2摩托化师的进攻,22团的第一道防线被敌军突破,最后依靠普鲁什奇镇外的最终防线,勉强挡住了塔军攻势,但他们伤亡很大,急需增援。”
不等二人松口气,少校就将手指向35团和22团中间的结合部。
“然后就是17旅15团前去支持22团时,与敌军大量装甲部队正面遭遇,双方爆发激战,旅长米哈乌·帕切克上校当场阵亡。”
“现在,这股塔军装甲部队正与22团残部以及赶来支持的18旅34团交火中,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半小时前发生的事。
李察听到9月1日上午的波军战况简报,表情凝重。
“知道这股敌军的具体番号吗?敌人投入坦克的数量呢?”
少校摇了摇头:“番号暂时还不清楚,但据一线部队报告,向他们发起冲击的坦克不少于百辆,同时还有‘瓦尔基里’跟随。”
百辆?那肯定是个正儿八经的装甲师。
摩步师只在师部下辖一个装甲营,绝对掏不出一百辆坦克出来;步兵师干脆没有装甲力量。
至于‘瓦尔基里’
穿越者没听过这个名词,只能暗自记下,之后再说。
李察看着地图,脑海中自动生成了敌军进军时的红色箭头。
回忆着穿越前看过的资料,他很快就判断出:古德里安明显是要直奔东普鲁士,将但泽与波黑兰尼本土间的狭窄信道彻底切断。
而塔尔门瑞彻帝国获得了连接本土和东普鲁士地区的陆路信道后,就可以将有生力量投入到北部的广阔接触在线,一路直插首都华沙。
此计一旦达成,第9师就是被包好硕大‘水饺’。
只要塔尔门人愿意,随时都能下锅。
想到这里,李察觉得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少校,第9师必须立刻后撤,前往布雷德河东岸创建防线!”
他面色严肃地看向莫德尔斯基:“我军正面是塔尔门第19装甲军,装甲军后方还有大量步兵跟随,仅靠一个师,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敌人进攻。”
莫德尔斯基叹了口气,点了点地图:“可上面发来的命令,是让我部撤至比得哥什以北森林地带隐蔽待命。”
“森林?”李察顺着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躲进森林能干什么?等包围圈合拢,不还是要被敌人全歼吗?”
少校:“是集团军司令部的指示,波特诺夫斯基上将要求我们第9师撤入森林,与切尔斯克行动小组和27步兵师汇合后,一齐对塔军装甲部队进行侧击。”
听到波军居然打算反击古德里安,李察当场红温了。
如今的波黑兰尼军队自保都难,反击?
反击个锤子!
“哪里来的蠢猪上将?他以为官兵的脑袋都是铁铸件,能顶着塔尔门飞机的扫射轰炸完成集结、用肉身冲击敌军装甲?”
无论是保住自身性命,还是出于保存波军有生力量的考虑,第9师都不能往北面的森林里撤。
李察急道:“少校,我军目前能够实施的最佳行动方案,就是沿着塔军的进军方向并行后撤。第9师必须赶在敌军大部队前,退到布雷德河以东!”
“再迟一些,可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