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翻开城东项目的档案,相似的问题反复出现:“1996年 9月 3日,钢筋直径 195(标准 20±04),虽在误差范围内,但抽检强度仅 390pa(标准≥400pa),需重新送检”“1996年 10月 15日,水泥安定性检测沸煮后试块崩裂,整批 20吨退回,运输成本损失 300元”。
罗明把这些问题按“材料类型”整理到表格里:钢筋问题 3次(直径偏差、强度不足),水泥问题 2次(安定性不合格、过期),防水卷材问题 4次(热熔温度不达标、搭接宽度不够),苗木问题 5次(胸径不符、土球散裂、病虫害)——近一年来,重复出现的材料质量问题占总问题的 72,整改成本累计达 68万元。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罗明对着表格沉思,手指在“标准不统一”几个字上重重画了圈——常青花园用的卷材热熔温度按 180-200c,城东项目却有人按 170-190c操作;香樟胸径有的项目按“地径”算,有的按“12处胸径”算,标准混乱导致验收失误。
他当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张波的办公室电话:“张总,我是罗明。最近整理材料问题档案,发现很多问题重复出现,核心是没有统一的质量管控标准。我想牵头制定一本《材料质量管控手册》,把钢筋、水泥、卷材、苗木这些主要材料的标准、检测方法、验收流程都明确下来,您看可行吗?”
电话那头的张波沉吟片刻,语气带着支持:“这个想法很好!之前就因为标准不统一,各项目各自为战,出了不少问题。你牵头,把材料供应部、采购部、工程部的人都拉进来,多参考国标和行业标准,结合咱们的项目经验,把手册做细做实,需要什么支持,随时跟我说。”
挂了电话,罗明立刻召集会议,组建《材料质量管控手册》编写专班——材料供应部的江涛(负责库存检测标准)、小林(负责记录表格设计),采购部的老吴(负责供应商准入标准)、李娜(负责合同条款衔接),工程部的陈伟(负责技术标准审核)、老宋(负责现场施工匹配),共 6人,每周一、三、五下午集中编写,为期两周。
第一次专班会议上,罗明把整理好的问题表格摊在桌上:“咱们编写手册,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标准怎么定’,必须依据国标,但要结合咱们的项目实际,不能生搬硬套;二是‘检测怎么干’,明确用什么工具、测几个点、合格线在哪;三是‘流程怎么走’,从采购、入库到现场验收,每个环节谁负责、怎么记录。”
陈伟推了推厚框眼镜,从包里掏出几本泛黄的国标手册——1996年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2)、《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992),“咱们先从钢筋开始,国标 gb 1499-1991规定,hrb400e钢筋直径允许偏差±04,抗拉强度≥400pa。但咱们常青花园一期有批钢筋直径 196(偏差- 04),虽然合格,但现场绑扎时发现间距不好控制,要不要加个内控标准,比如±03?”
江涛立刻附和:“要加!我在仓库检测时发现,偏差接近上限或下限的钢筋,后续使用容易出问题。比如 196的钢筋,跟 20的模板匹配,间隙太大,浇筑后容易露筋。”
轮到水泥,老吴翻着 gb 175-1992:“国标规定水泥保质期 3个月,安定性用沸煮法检测。但咱们城东项目有批水泥刚满 3个月,检测合格,可使用时发现强度下降,要不要把保质期内控定为 25个月?”
老宋接过话:“要定!尤其是武汉梅雨季节,水泥容易受潮,25个月更安全。另外,安定性检测要明确‘沸煮 3小时,冷却后观察试块无崩裂、无弯曲’,之前有项目只煮了 2小时,结果试块后期开裂,返工花了不少钱。”
防水卷材的讨论更细致——gb -1992规定热熔温度 180-200c,搭接宽度≥100。罗明想起常青花园的渗漏案例:“热熔温度要明确‘实测点每 10米 1个,每个点测 3次,平均值在 180-200c’,不能只测一个点;搭接宽度内控定为≥110,比国标多 10,避免施工误差导致不够。”
苗木部分争议最大,国标没有明确的胸径测量位置,有的苗圃按“地径”(地面以上 5)算,有的按“12处胸径”算。老周(城东项目施工队)特意赶来参会:“必须明确按‘12处胸径’算!上次我跟苗圃扯皮,他们说地径 8,实际 12处只有 7,最后只能补苗。另外,土球直径要按胸径的 6-8倍,之前有批香樟土球只有 5倍,移栽后成活率不到 50。”
罗明把这些意见一一记录,最终确定苗木标准:“胸径测量位置为地面以上 12处,允许误差≤5;土球直径为胸径的 7倍(内控);土壤含水率≤5(用烘干法检测,取 3个土样,平均值达标);无病虫害(检查叶片背面、枝干表皮,发现虫卵或病斑立即退货)。”
编写过程中,最耗时的是“检测方法”和“记录表格”的设计——不能只写“测直径”,要写“用数显卡尺(精度 001)在钢筋 12处选 3个截面,每个截面测 2次,取平均值,记录到《钢筋进场检测记录表》,检测人签字确认”。
小林负责设计表格,她拿出初稿时,罗明皱了皱眉:“表格里‘检测结果’栏只写‘合格\/不合格’不行,要写具体数值,比如‘直径 198(标准 20±03),合格’‘抗拉强度 408pa(标准≥405pa),合格’,这样后续追溯时能看到具体数据,出了问题也能分析原因。”
李娜则负责把手册标准与采购合同衔接:“要在合同里明确‘供应商需提供符合《材料质量管控手册》标准的产品,每批次附带检测报告(a认证),检测结果与手册不符的,买方有权拒收并要求赔偿损失’,避免后续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