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汉之我是刘病已 > 第152章 都是一群混蛋

第152章 都是一群混蛋(1 / 1)

酒泉郡,于前121年置,原为匈奴浑邪王故地,后被冠军侯霍去病打败,故归于大汉领土。

又于前111年分置敦煌郡,现下辖九县,东至张掖郡表氏县,西至玉门关,南到祁连山,北至居延寨。

至今已有数十年,孝武皇帝期间大事迁移商人、赘婿、无地百姓、罪犯至此定居,现有户18000户,人口近80000人。

其地域广阔,河流纵横,开凿酒泉、洪水等十二沟渠用于屯田,年约收50万石粟米。

并且盛产玉石,又是大汉和西域的交通要道,更是丝路的重要节点,西输大宛每年约万匹丝绸。

置酒泉都尉,驻兵1200骑,戍卒3200人,屯田士卒6000人,其中含有刑徒不等酒泉郡治所福禄县,一处规模颇大的宅邸,在这福禄县中算是首屈一指

这日一青年走出府邸,其后仆役成群,美婢相伴左右,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被一行人簇拥的青年好似习惯了这种场面,面色如常,登上马车,很快来到一处酒肆。

“都下去吧,在外面守着,不许任何人进来!”

“是,主人!”

回应的是一个明显迥异于汉人的面孔,一看就是异族之人,但在青年跟前却显得极为卑微,生怕惹的主人不快。

“恩!”

青年走上二楼,只见二楼早有一人好似等侯多时。

“兄长!”

看到青年,等侯之人暮然起身,脸上满是欣喜,快速上前和青年拥抱一下。

“兄长,可算是见到你了,没想到你竟然在这里?要不是你留在陇西狄道的人告诉我,小弟都还以为你失踪了呢。”

没错,青年正是当年刘询未登基时就派往陇西的丙辰,只是后来不知为何来到了酒泉定居,并且还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商贾。

不但和当地豪族联姻,还和现在的酒泉都尉赵印相交莫逆。

而赵印是谁?赵印大家或许不熟悉,但他的父亲就是朝廷营平侯,后将军,未央宫卫卫尉赵充国是也。

至于他们怎么搭讪关系的?

当金钱开道,没人会不喜欢,再加之丙辰隐隐宫中的背景,更是让很多人投鼠忌器。

没错,丙辰明面上是一介商贾,但背后的人却是当今天子的岳父,皇后的父亲,许广汉。

刘询以许广汉骤然富贵为由,暗地里嘱咐岳父许广汉对其多有照顾,如此一来很多事情都顺理成章了。

丙辰也是欣喜不已,自己从离开长安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兄弟们,这次终于见到自家兄弟了。

“你小子不是在郭虔兄长手下吗?怎么跑这儿来了?有什么事不能来信说?”

面对兄长的问题,刘三强无奈道:“还能怎么回事?主上担心你这边没有可信人手,

这次不单是我来了,还带来了鲁县的五十弟兄,他们已经被我安置在城外。”

“好啊!”

丙辰闻言大喜,一拍案几,高兴道:“我正准备派人去大宛一趟呢,正愁没有可靠人选,你们来了正好,咱们这就大干一场。”

刘三强一愣,疑惑道:“兄长去大宛做什么?听说路上可不太平啊!”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这风险越大,收益当然就越大,同样是丝绸,在玉门关交易最多三倍收益,但运去大宛那可就不是三倍了,而是十倍以上的收益。”

“并且此去也不单单是赚钱,一路上沿途设置据点才是关键,你兄长我来这里可不是吃白饭的。”

“有了这些弟兄,以他们的本事,在当地立足不难!”

丙辰能不高兴吗?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依靠皇后父亲的关系混的风生水起,但毕竟只是在大汉境内,他的任务可不是赚钱,而是布置西域据点。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了,他的任务就是探查西域的一切风吹草动,并且汇总后送往长安。

“没问题,兄长安排就是,弟兄们听说要来西域,一个个就象是打了鸡血一样,别提多兴奋了。”

刘三强当然没有意见,他来的时候郭虔兄长可是说了,一切听丙辰兄长的。

“好,三强你的本事兄长还是知道的,这三强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

丙辰也没想到郭虔竟然派来了三强这小子,三强,三强,这可不是随便取的,而是有说道的。

这小子一手箭术在弟兄中是最强的,力气更是大的惊人,五石强弓连射十馀箭根本不在话下。

二则是耐力,一夜疾驰百里,跟个没事人一样,第一次训练时更是惊掉了众人下巴。

三就是性格,这小子性格简直就是一头倔驴,一旦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住的那种。以此山中狩猎,不就是被一头孤狼抢了干粮吗?

但这小子就和那只孤狼给杠上了,说什么也要报复回来,愣是追着那头孤狼三天三夜,直到连孤狼都累的躺地上不动了,这才扛着战利品回来。

被大哥刘槐知道后大骂一顿,但你知道这小子是怎么说的?

“抢我其他的可以,但吃的不行,谁抢我吃的,老子和他拼命!”刘三强梗着脖子说道,愣是气的大哥刘槐无可奈何。

于是,自那之后就有了刘三强的名字

听到兄长说起自己名号的事,刘三强顿时有些尴尬,当年年轻,又饿怕了,于是就做出了如此蠢事,现在没少被人笑话。

“兄长就别取笑我了,这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别提了好吧!”

看到这小子的模样丙辰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也只有面对自家兄弟时候他才能彻底放开心扉,今日也是自从来到这里后最开心的一天。

“好,以前的事情就不说了,第一次我带你们亲自走一趟,后面就靠你们自己了。”

说起正事两人都认真起来,刘三强点头道:“兄长放心,必然不会让你失望的了,我带来弟兄可都是我亲自挑选的。”

说起这个他就得意道:“你是没见桥那家伙的脸色,差点没和我打起来,这些人可都是其中佼佼者,平日跟个宝贝似的。”

“但还不是被我抢过来了?”

看着得意的刘三强,丙辰哭笑不得,也就这小子天不怕地不怕,能从桥那个冷面鬼手上抢东西,也没谁了。

“行了,走,咱们回家,去见见你嫂子和侄儿”

刘三强闻言大喜,激动道:“那感情好啊,早就知道你成亲了,还没见过嫂子和侄儿呢。”

随即牙一咬,心想可不能等下给兄长丢人,准备将自己珍藏的好东西拿出来·

只是想到那可是主上送给自己的,顿时有些心疼

未央宫,宣室殿。

刘询正在处理政务,而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光禄勋张安世、御史大夫田广明、谏议大夫王褒、少府卿桑弘羊、光禄大夫丙吉、大司农魏相以及丞相蔡义、廷尉于定国、太仆卿杜延年等人随时准备陛下垂询。

此时已是七月,前日廷议,原光禄勋属官谏议大夫杜延年升任太仆卿,而对策有功的,直言敢谏,升任谏议大夫,属光禄卿管辖。

而此时刘询头疼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太仆卿杜延年,刚上任不久的杜延年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也是准备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

但自从知道上林苑那什么劳什子将作监竟然做出了骑兵三宝,这下可有的说了,没事就跑来找天子问什么时候推广军中。

这也怪刘询,但也是没有办法啊,当有次他看到每年因马匹磨碎而不得不退退役的战马数量,整个人都呆了,足足一万多匹左右,这他娘的哪是废马,分明就是往海里扔钱啊。

他就算再想保密,但这么消耗下去,每年要损失多少?

于是,就将此事道出,准备先在未央宫卫,长乐宫卫,以及北军中车骑营、射声营中推行。

但杜延年不干了,这么好的事情,能节省大量朝廷开支的好事,怎么能只在这几个地方推行?

不行,得全面推广才是,这可都是钱啊!

“杜卿,联都说过了,马蹄铁太过简单,要是推行各地骑兵,不出一月必然被匈奴得知,如此岂不是资敌?岂能因小失大?”刘询不得不再次解释道。

“陛下,臣不敢苟同!”

杜延年梗着脖子道:“就算匈奴得去了又如何?他们现在躲着咱们大汉都来不及,要是敢来,臣亲自上阵杀他个人仰马翻,真还以为他们是孝武皇帝时期的匈奴?”

“早被咱们杀破胆了,根本不足为虑!”

“再者说了,来了正好,最好毕功于一役!”

刘询:“

看着毫不在意的杜延年,再看看众人深以为然的样子,好象巴不得匈奴倾巢而来一样,刘询深感无力。

知道我大汉武德充沛,但你们简直就是一群战争狂人啊,有你们这么干事的?

什么都想着打,这打到最后还是钱粮?

到时候苦的还不是普通百姓?明明可以以最小损失获得更大战果,何必硬刚呢?

“好了,朕知道了,南北军中全面推广,这是朕的底线,并且这段时间训练和适应必须在上林苑中进行,这是朕的底线。”

刘询说到这里也耍起了无赖,道:“不行的话,之前的事情作罢!”

众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笑意,陛下谨慎是好事,但也不能谨慎过头。

推广全军?他们也不是傻子,岂能不知其中泄密的可能?毕竟太简单了。

但天子却太过谨慎了,这可不行,我大汉什么时候还怕别人偷学东西来着?大不了打一架就是。

唉,,看来天子还是不了解大汉的军队战力啊!

看着一个个露出笑意的臣子,刘询心累了,知道自己被臣子给‘耍’了,这群人就是混蛋,明知道他不会同意,就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真没谁了。

“行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刘询无力挥手道。

“陛下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只在长安禁军中推行,不会出事的。”大将军或许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出声安慰道。

刘询目光幽幽,敢情全朝堂就自己一个人谨慎?

连以谨慎出名的大将军都觉得自己小题大做?

“大将军不必安慰朕!”

刘询看着众人叹道:“朕早年身处民间,见惯了妻子失去丈夫、母亲失去孩子、孩童失去父亲的惨剧。”

“要是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朕认为谨慎是可行的,战争一旦开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能减少伤亡,这是朕对将士们的责任。”

“也是朕应当担负的责任,朕希望将士们少些伤亡,不使百姓因此痛失亲人”

众人闻言,看着心情低落的天子,心中顿时生出一股酸楚,天子仁善啊。

“陛下心念将士,那是将士们的福气,陛下放心,今后但凡出战,臣等必定谨慎处事,减少将士伤亡。”龙额侯韩增、营平侯赵充国出列言道。

“如此,朕心甚慰!”

说到这里他出声道:“联闻军中将士受伤之后多是等死,此乃朝廷之过,联之过也!

“朕欲在长安开设一间医学院,广邀天下名医,能医,并且派太医院中太医前往教程,更可研究医理。”

“一来为军中培养快速处理外伤的随军医者!”

“二来,希望系统的培养医者,这些人学有所成之后可随意选择去向,可随军,也可去地方开设医馆,为百姓治病,不使百姓无医可用。”

“医馆所出朝廷分文不取,全用于医馆运转,亦可设立储蓄,为无钱看医的百姓免费治疔。”

“随军医者朝廷当给予优待,凡随军三年以上,赏赐良田百亩,十年以上准许私建医馆,治病救人。”

众人闻言细想之后顿觉此举大善,系统性的培养医者,这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毕竟谁不会生病呢?

“臣替军中将士多谢陛下垂怜,一旦将士无受伤后无人治疔的忧虑,必将奋勇杀敌。”

“陛下圣明!”

众人也都躬身道:“陛下圣明!”

刘询却没有半点喜色,摆手道:“什么圣明不圣明的,这都是朕这个天子应该做的啊!”

“陛下心思纯良,心念百姓,实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我等之福!”

面对众人的恭贺,刘询不想在此事上浪费时间,直接道:“此事当由太常速速办理,

对于征召医者,朝廷要给予优待,不可怠慢。”

“这样吧,凡是愿意来长安医学院教授学生的,都将由朝廷奉养年俸六百石吧!”

太常卿韦贤出列道:“臣遵旨!”

刘询又道:“大司农和少府也要积极配合,早日将医学院创建!”

“臣等遵旨!”

魏相和桑弘羊连忙领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怪客心刃 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锦瑟之谋 七零纨绔是我爹,别人鸡娃我鸡爹 水浒新梦 数码宝贝:我用骑士道具登顶 江湖武林榜 从港片开始横行 四合院:我有情报系统 我跟闺蜜穿书,在娱乐圈名声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