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倏忽而过。
溪头寨却已然大变模样。
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被拓宽夯实,虽然仍是土路,却平整了许多。
远处山腰间,隐约可见施工机械和人群正在忙碌,开山凿石的轰鸣声隔着山谷传来,沉闷而有力。
院墙一角堆放着崭新的红砖和水泥,预示着不久后这里将立起一座新居。
晨雾如轻纱般萦绕在山间,尚未完全散去。
鸡鸣声从寨子各处响起,炊烟袅袅。
江辰、黄明远一行人已然收拾停当,站在院门前准备出发。
江辰穿着一身苏老太专门为他准备的深蓝色冲锋衣,背着个结实的双肩包,神情平静如常,仿佛只是日常出门。
黄明远换上了一身浆洗干净的道袍,背着那只跟随他多年的旧褡裢,里面装着朱砂、符纸、罗盘等法器。
苏璃安静地站在江辰身侧,米白色羊绒裙外罩了件鹅黄色针织开衫。
她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在江辰身上。
这几日,每天晚上,江辰都要进入她的识海深处,以自身魂力安抚那躁动不安的魂体。
因此,苏璃的眼神中,相比以往又多了几分活气,偶尔甚至会对外界的声响产生细微的反应。
保镖阿昌如铁塔般立在稍后一步的位置,他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深色作训服,脚蹬硬底军靴,身后背着一个硕大的行军背包,里面塞满了食品,药品等各种物资。
另一个新面孔是苏老太太安排的女子,名叫燕子。
她约莫二十七八岁,身材高挑结实,穿着利落的冲锋衣和运动长裤,短发,眉眼英气,眼神沉静,带着一股经过专业训练的干练气息。
她背上还有一个稍小些的背包,专门负责照料苏璃一路起居。
奶奶眼圈通红,一遍又一遍地替江辰整理衣领和袖口,枯瘦的手微微颤斗。
“辰娃子……在外头一定要当心身体!饭要按时吃,觉要睡足,别熬坏了身子……找到书就赶紧回来,奶……奶在家等你……”
她的声音哽咽,有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了最朴素的叮咛。
这几日,她熬夜为江辰纳了厚厚的鞋垫,又缝制了几个贴身的小布袋,里面装着家乡的泥土和晒干的艾草,说是能辟邪保平安,以免到了外地水土不服。
小鱼大眼睛里水光盈盈,死死抿着嘴唇,不让哭声漏出来。
她小手攥着一枚用红纸歪歪扭扭折起来的“平安符”,用力塞进江辰手里。
“哥……给你平安符……我求了土地公公保佑你……早点回来……”
江辰低头,看着掌心那枚粗糙却满载心意的纸符,将其小心地收进冲锋衣内侧的口袋。
他揉了揉小鱼的头发,声音比平日温和些许:“恩。在家乖乖听奶奶的话。”
黄锦走上前,递给江辰一个半旧的软皮记事本,封皮已经磨损,看得出经常被翻阅。
“江辰,这里面是我大学时记的一些笔记,主要是物理和数学方面的要点和公式推导,还有……一些我当时觉得有趣的猜想和可能对你有用的思考路径。虽然肯定不如那些专着深奥系统,但也许能给你带来一些不同的视角,路上空了可以翻翻。”
江辰接过笔记本,他翻开一页,上面是黄锦清秀工整的字迹,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注解排列有序,空白处还有细小的图标和思考旁注。
他合上本子,点了点头:“谢谢黄老师。”
这份礼物,比起其他,更契合他的须求。
这时,院外传来嘈杂的人声和脚步声。
以柱子一家为首,黑压压来了十几号溪头寨的村民!
江铁栓拄着拐杖,在柱子娘的搀扶下,走得异常艰难,却坚持要来送行。
柱子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布袋子,里面是他娘连夜起灶烙的干饼、煮熟的鸡蛋和咸菜疙瘩。
“辰娃子!黄道长!”
江铁栓声音沙哑,情绪激动:“俺们……俺们没啥好东西……这些干粮带着路上吃!穷家富路!别嫌弃!”
柱子娘抹着眼泪,不由分说地将沉甸甸的袋子往阿昌手里塞:“一定要收下!一定收下!要不是你们……俺家铁栓这条命都没了……这点心意算个啥……”
“江娃子,黄真人,一路平安啊!”
“早点回来!”
“到了外面,万事小心!”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喊着,话语质朴无华,情感却真挚滚烫。
这场面,让见惯了世面人心的苏老太太也微微动容。
她蹲下身,仔细地替苏璃理了理开衫的衣领,声音轻柔道:“囡囡乖,跟着江先生……要听话……奶奶等你回家……等你好了,奶奶带你去吃你最爱的冰淇淋,去买好多好多漂亮裙子……”
絮絮叨叨,尽是不舍与牵挂。
阿昌和燕子沉默地将村民们送来的干粮妥善分装进自己的背包里。
阿昌检查了一下要随身携带的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各位乡亲,情谊我们心领了。”黄明远打了个嵇首,“送到这里就好,接下来的山路,我们还需步行一程。”
苏家调来的两辆经过改装、性能强悍的黑色越野车,还停在十多里外的清水镇上。
江辰他们需要先靠双脚走出这段山路,才能乘车前往更远的地方。
晨雾渐薄,天色愈明。
在众多乡亲的簇拥下,一行人踏上了出村的小路。
奶奶、苏老太太和黄锦执意相送,连同小鱼一起,随着送行的队伍一同走向清水镇。
柱子和其他几个年轻后生抢着帮阿昌和燕子分担了部分行李。
山路崎岖,一行人走得并不快。
江辰始终牵着苏璃的手,引导着她避开坑洼。
苏璃似乎对山间的环境并不排斥,甚至偶尔会侧耳倾听林间的鸟鸣,脚步虽仍显虚浮,却比平日多了些自主的力量。
燕子紧随在苏璃另一侧,时刻关注着她的状态。
黄明远与柱子等人边走边聊,说着些在家要好好学的话。
奶奶和苏老太太相互搀扶着,走在稍后的位置,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前面的江辰和苏璃。
黄锦牵着小鱼,小心地看着脚下的路。
阿昌则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沿途环境,保持着职业性的警剔。
山路蜿蜒,穿过竹林,越溪涧,爬山坡。
约莫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镇口。
两辆线条硬朗的黑色越野车就停在镇口石桥旁的空地上,引来几个镇上孩童远远地好奇张望。
送到这里,众人终于停下了脚步。
“辰娃子,保重啊!”
“道长,一路顺风!”
柱子将最后的行李交给阿昌,扭头对江辰道:“辰娃子,早点回来!到时候寨子肯定又变样了!”
奶奶再一次上前,为江辰理了理衣领,声音哽咽:“一定要好好的……”
苏老太太搂着苏璃,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囡囡,奶奶等你平安回来。”
黄锦轻声对江辰说:“一路小心。”
小鱼紧紧拉着江辰的衣角,最后还是松开了手,大眼睛里满是舍不得。
江辰看着这些淳朴的乡亲和至亲之人,点了点头。
黄明远再次向众人嵇首道别。
阿昌和燕子迅速将行李装备安置到车上。
阿昌熟练地检查了轮胎、油液等情况,黄明远和阿昌上了第一辆车。
江辰则拉着苏璃,走向第二辆车。
燕子快走几步,提前打开了后车门。
江辰小心地护着苏璃的头顶,扶着她坐进车内,然后自己才弯腰坐了进去。
车窗缓缓升起,隔开了外界的声音。
通过车窗,还能看到镇口石桥边,奶奶、苏老太太、黄锦、小鱼和柱子等人依然站在那里用力挥手。
车子发动,低沉有力的引擎声响起。
两辆车缓缓驶过石桥,沿着镇子唯一的街道,向着出镇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熟悉的山水景物开始向后移动,变得越来越远。
送行的人们身影渐渐变小,却依然伫立在原地,直到车辆拐过山弯,再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