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仁摊摊手:“丹尼尔,我刚休息了一个月。暂时还没有计划,更没有想法。”
“你现在在好莱坞也小有名气了,正是努力拼搏的时候,怎么能贪图享乐呢,你看我,连续忙碌多长时间了?”。
“我只是休息一个月,上帝,这也叫贪图享乐?象你那样,你的监护人会被起诉的。
两人开了一阵玩笑,宁岁聿才说起自己的想法:“《电锯惊魂》的续集,或者我还有一个新的想法。你感兴趣的话,回头到公司,我们商量一下。”
温子仁举起杯:“好吧,公司见。但是现在我得离你远一点,或许那边的美女是更好的选择。”
宁岁聿记忆中大卖的恐怖片可不少,一年两部,也足够温子仁拍的了。
当然,温子仁不会甘于一直拍恐怖片,后来他通过《海王》、《速度与激情7》等影片,确实证明了自己。
所以,趁看现在,宁岁聿准备多压榨他一下。
接下来,不出意外,宁岁聿迎接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人、制片人。
直到宴会结束,他口袋里已经装了厚厚一叠名片。
资本的眼睛,还真是雪亮的。
安东尼一直为他保驾护航,顺便宣誓主权。
“丹尼尔,你现在可是所有电影公司眼中的摇钱树,你的几部电影,回报率实在太亮眼了。”
“所以,这就是你一整晚都跟在我身边的原因?”
“哈哈,不要介意,这是新线公司对你的重视。”
“安东尼,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中影有意向引进这部影片,我已经跟他们接触过了,你们去对接一下吧。”
“哈哈,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丹尼尔,自从遇到你,我的运气就一直很好。”
宁岁聿可不理解他的的逻辑,你那是沾我的光好吧!
结束了宴会,宁岁聿去公司处理了一些工作,顺便把写好的书稿交给汤姆。
然后他与布莱恩汇合,进驻《美丽心灵》剧组,推进剩馀的筹备工作。
对于拍摄纳什的传记片这件事,普林斯顿自然是非常支持的,对剧组在校园内的准备工作,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宁岁聿跟布莱恩一起,查看完了所有取景地。
布莱恩担忧道:“丹尼尔,如果真的按照故事顺序去拍,等到后期的校园场景可能会有些麻烦。纽约这边的冬天,校园里的树木可拍不出夏天的景色。”
“不用担心,布莱恩,这些可以用cg技术解决的。”
想到要燃烧的经费,布莱恩就有些牙疼。
但他不知道的是,cg什么的,都只是小问题,因为宁岁聿已经决定,要磨戏了。
留下布莱恩处理剩下的工作,宁岁聿把几位主演召集起来,开始给卡西·阿弗莱克上强度。
康纳利是第一个到的,这位1970年出生的“纯情玉女”,状态保持的非常不错。
宁岁聿仔细打量,她跟刘奕菲两人,真有几分相似。
康纳利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早就从经纪人那里得知,是眼前这位大导演,指定她出演这个角色的。
知道这部影片的定位,她自然明白这份资源有多珍贵。
“丹尼尔导演,非常感谢你能选择我出演这个角色!我非常喜欢你那部《杯酒人生》,它对于中年人的感情,诠释的太棒了!”
“谢谢!我看过你在《美国往事》里的表演,非常惊艳,你的形象完全符合这个角色。
你跟卡西的对手戏,在整部电影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分量,甚至直接决定这部影片的成败。
而且,你也知道这部影片的定位,所以我对表演的要求会很严苛,希望你能做好心理准备。”
虽然宁岁聿的语气很轻松,但康纳利还是面色凝重起来:“导演请放心,我一定会拿出十二分的重视,来对待这个角色。”
见她这副恨不得发誓的严肃模样,宁岁聿才发现,她的性格似乎有些敏感,说起话来都很认真的样子。
他想起一则关于康纳利的趣闻,当初拍摄电影《神采飞扬》时,有一张她骑着彩色塑料摇摇马的海报,这让她尴尬的一度想退圈。
有过跟类似人相处经验的宁岁聿,自然知道怎么跟她相处:多鼓励,她自己就会努力的。
“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个角色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很多方面跟你自身很贴合。
只要你能展现出,坚韧不拔、充满力量感的爱,这个角色基本就能立起来了。”
果然,听了宁岁聿的话,康纳利明显松了一口气。
等主要演员到齐,宁岁聿要求他们轮番上阵,按照剧本中的人物关系跟卡西相处。
这使他接二连三的错过本应属于他的荣誉,菲尔兹奖、诺贝尔奖。
纳什的妻子为了孩子与他离婚之后,却仍然不离不弃的照顾他30多年。
最终,纳什通过自己的意志,战胜了精神分裂,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部电影编剧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聚焦于纳什与疾病抗争的过程。
而最精彩的拍摄手法,就是采用非常规的叙事结构,主观视角叙事与传统电影的客观叙事形成鲜明对比。
影片前三分之一完全没有暗示纳什的幻觉状态,使观众像纳什一样无法分辨现实与虚幻。
直到揭露纳什患病的真相时,突然颠复观众经历的认知,使其与纳什的心理挣扎形成共振。
“卡西,你最需要找到的状态,就是与虚幻角色相处时,既要把他们当做真实人物相处,又要带有一丝不自然的僵硬。
这种僵硬是符号化的,不能刻意,你必须将它夹杂在正常的行为之中。”
他已经在普林斯顿体,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努力的把自己融入到纳什这个角色中。
宁岁聿虽然不许刘奕菲用体验派技法,但是对其他演员却是乐见其成的。
他甚至都做好了给卡西找心理医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