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松主持完新生见面会,走出教室之后,立马有人围到刘奕菲跟前。
班里同学早就知道了跟刘奕菲同班的事情,有不少人都买了她的专辑。
只是碍于同学关系和矜持,都不好意思找她要签名。
但总有人不在乎这个的。
“刘奕菲同学,能给我签个名吗?我可是专门去新华书店买的。”
朱雅文掏出一盒磁带,大白牙笑的格外璨烂。
周阳也掏出一盒磁带,笑道:“我听说你妈妈是东北人,咱俩还是半个老乡呢。”
这两人都有些自来熟,几句话就跟刘奕菲聊了起来。
给他们签完名,刘奕菲起身大大方方开口道:“各位同学,我因为片约的原因,刚跟王老师请过假了。
很遗撼不能跟大家一起参加军训,为表示歉意,我特地给大家准备了礼物。”
在整个班里,15岁的刘奕菲,实在太小了点,正是他们刚上高一的年龄。
可偏偏她已经有了极大的名气,还没入学就进了《天龙八部》这种备受关注的剧组。
参加艺考走演员这条路的学生,心思会更复杂一些,看向刘奕菲的目光也就更复杂。
刘奕菲打开小背包,取出一叠cd,给所有同学分发。
周阳笑道:“哎呀,早知道你准备了礼物,我就不买你的专辑了。”
教室里顿时一片笑声。
刘奕菲把一张cd递给周阳,笑道:“不是我的专辑,你可没白买。”
“全是英文啊,这是谁的专辑?”
“我看着封面上这人,好象是小甜甜布兰妮啊,这个签名是她的吗?”
“真的假的?那这个礼物可珍贵了。”
江一雁报考北电之前,就参加过演唱组合,算是歌手出身,她对音乐算是更了解的了。
“的确是布兰妮的专辑,她可是美国正当红的歌星。奕菲,你怎么弄到这么多亲笔签名的,她的签售会都不给签这么多的吧?”
刘奕菲把cd送到最后一个罗进手里,回过头笑道:“布兰妮送的啊,她知道我要回国上学后,特地给我准备的礼物。”
电话铃响,她接起电话,跟刚认识的同学告别,然后就出了教室。
身后,江一雁还在疑惑:“咱们这位同学什么来头啊,美国大歌星说认识就认识?”
朱雅文看着手中的cd,开口道:“你没听过刘奕菲专辑?看看词曲作者就知道了,她俩认识也不奇怪。”
回去的路上,宁岁聿试探着说起跟张继中的交易,一边说一边注意她的神情。
刘奕菲听得挺惊讶的,看到宁岁聿的目光,脸色突然就失落起来,宁岁聿安慰道:“娱乐圈很现实的,并不是你适合这个角色就能得到机会。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给你一个公平的环境,剩下的还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刘奕菲似乎是难过的低下头,突然憋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哈,聿哥,不用安慰我,我没这么脆弱。布兰妮早就告诉我了,混娱乐圈要学会抱大腿。
就象我的专辑一样,能唱好的歌手多了去了,可为什么是我出名了?
因为我有个好朋友啊,这是我的本事,他们羡慕不来的!
我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你要是不出手帮忙,我才会奇怪呢。”
哑口无言半天,宁岁聿才欣慰道:“行啊,茜茜,你这份不内耗的本事,已经有几分火候了。”
前面开车的刘小莉,本来也有点担心女儿,可见她这一惊一乍的样子,气的从后视镜里狠狠瞪她一眼。
刘奕菲向着妈妈吐了吐舌头,悄悄握住了宁岁聿的手,投来一个甜甜的笑容:谢谢你啦!
嗯?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他顾不得被刘小莉发现,抓起刘奕菲的小手,翻过来仔细打量。
“茜茜你都干什么了,怎么好象手上要起茧子了?”
“练功夫啊,师傅说习惯就好了。”
刘奕菲觉得他大惊小怪,不以为意。
宁岁聿抓过她另一只手摸了摸,控制不住直接爆了粗口:“习惯个屁!这个手上茧子都快出来了,李岚到底带你练了什么?”
这小手要都是茧子,以后—
光想想,宁岁聿都忍不住打了个哆。
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刘奕菲还有点小委屈:“六合大枪啊,超帅的!你不是说要学一些打起来好看的功夫嘛,岚姐帮我找了好几个师傅呢。”
宁岁聿这会儿恨不得跳车去找李岚,把她吊起来打一顿。
“这大枪以后让李岚自己去练,你就不想想,女孩子手掌上都是茧子象什么话。”
温馨的时间过的太快,请好假的刘奕菲匆匆回归剧组,而宁岁聿也在几天后,见到了未来的中影掌门人。
为了让这次见面不显得那么正式,地单击在了北电附近的一家私房菜,谢小京作陪。
韩山平是宁岁聿见过的气场最强的人,一见面就热情握手:“都说英雄出少年,见了宁导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啊!”
“韩总谬赞了,后学末进而已。”
“宁导可别谦虚,就你现在的成就,已经够多少导演奋斗一辈子了。你现在这部电影,票房肯定会超过《卧虎藏龙》,如果再加之其他几部的票房,你可是华人导演中的一杆旗帜了。”
“我只是沾了北美市场的光,可当不起这个称赞,国内其实也有很多优秀影片的。”
几人就坐,韩山平感慨道:“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电影市场啊!
宁导迄今为止拍了三部院线电影,有文艺片,有商业片,而且风格定位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票房成绩都十分优秀。
这说明宁导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一定有过人之处。”
这话真的是让宁岁聿有些汗颜了。
随后的话题聚焦在电影市场上,宁岁聿还真的是绝对有发言权的。
只是宁岁聿言语中对国内电影市场的信心,让韩山平都为之动容。
“宁导,我看了前几天你在北电接受的采访,你真的认为国内现在的市场,能撑起大片吗?”
韩山平对大片的执念,后世电影行业可谓无人不知。
但他真正的目的可不仅是大片的票房,而是通过大制作带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向电影工业靠拢。
“这个问题很好验证,张一谋导演不是已经在实践了吗?我是非常看好的。”
上个月,张伟评假借天津《新快报》之手,曝光剧组剧照,借机炒作贴片gg,闹出好大的声势。
前几天,又推出了纪录片《缘起》,这部长达3小时的幕后纪录片,记录了剧组筹备至拍摄全程,包括李连杰加盟等独家内容。
韩山评自然知道这事,点点头又道:“我听谢主任说,宁导在美国还有合作项目,暂时脱不开身。如果宁导准备在国内拍电影了,中影是很希望能跟宁导合作的。”
宁岁聿欣然答应,对他来说,中影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不论是立项审核,还是档期排片,甚至是延长上映,这都是关键资源。
见他答应的痛快,韩山评主动提起了引进片的安排,这就是中影主动释放的善意了。
宁岁聿没想到,这次见面竟然还有额外收获。
如果《冒牌天神》能引进,那可是纯粹的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