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区,丹尼尔影业。
宁岁聿短暂休息两天,就来到公司,先给大卫·林奇寄了一本签名书,然后再跟汤姆碰面。
汤姆拿过来一沓报纸:“老板,你看,全都是你拿到戛纳金棕榈的消息。
宁岁聿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报道?”
现在正是美国人民自信心最膨胀的时候,欧洲三大在美国的影响力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跟美国一些局域性电影节区别不大。
美国电影参加欧洲三大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提升版权价值,特别是纯粹的文艺片。
“嘿,老板,你太小瞧自己的影响力了。
《红磨坊》作为开幕影片后立刻上映,科恩兄弟和大卫·林奇拿了双黄蛋,《怪物史莱克》成为第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的动画长片,他们都要宣传这次戛纳之行的。
而你拿了短片金棕榈,正好跟前一段时间,对你质疑的报道连续起来,这可都是绝佳的新闻素材。”
宁岁聿明白,他这是沾光了。
他翻了翻,找出来《今日美国》,上面倒是有戛纳的消息,可对于宁岁聿和《调音师》却是只字不提。
现在有了短片金棕榈,宁岁聿想狠狠地怼回去,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忍忍。
现在引爆这个话题,也顶多过过嘴瘾,等他的电影上映,热度早就过去了。
不如等到电影上映之前,搞一波大的,就象他的小说一样,再吃一波舆论红利。
当然,这个话题还是要维持下去的。
他提供一些素材,让汤姆去找兰登书屋,用他们的渠道联系几家媒体,持续挑逗一下《今日美国》。
这事对小说的销量也有帮助,兰登书屋自然全力配合。
《调音师》获奖,总是要庆祝一下的。
在美国这个派对社会,有专门的派对公司,只需要一个电话,从场地、食物、酒水、服务生,所有一切都会帮你准备好。
而你需要准备的,只有美元。
“嗨,丹尼尔,恭喜你!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
“卡西,奖杯也有你的一份。在戛纳的时候,他们都对你的表演赞不绝口,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
花花轿子众人抬,卡西闻言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住,最后一个镜头,可是他和迪昂两人,打磨了许久的。
“丹尼尔,你的电话来的很及时,如果再晚两天,我就要进组了。”
“哦?什么片子?”
“《十一罗汉》。”
“大制作啊!”
“哈哈,我演的只是个小角色。”
卡西的笑容有些无奈,他在好莱坞真不缺机会,但是一直都在两位哥哥的羽翼之下。
这也是他对一部短片这么感兴趣的原因,好电影,主演,这两条就足够了。
很快,迪昂等人也都赶到,派对开始。
作为派对的主人,宁岁聿要先讲话的,当然,他的酒杯里仍然是牛奶。
“诸位,很高兴我们共同完成的短片,收获了短片金棕榈的荣誉。就象我刚才跟卡西说的,荣誉也有你们的一份。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我还会拍摄更多的作品,很期待继续与你们合作。当然,其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才刚刚合作完,哈哈,举杯!”
拍摄两部短片时合作过的人,大多数都添加了《阳光小美女》的剧组,他们也算是宁岁聿的班底了。
“丹尼尔,电影后期怎么样了?”
迪昂端着酒杯走过来,他今天还带了一位朋友过来,也是从澳洲过来的电影人。
“派对结束之后,我就要开始这项工作了。介绍一下新朋友?”
“这是卡特,我在澳洲的朋友,刚来好莱坞闯荡。”
宁岁聿跟他碰了一下杯,刚说一句欢迎,卡特的电话响了起来。
“嘿,丹尼尔,抱歉。”卡特晃了晃手机,走到一边接电话。
宁岁聿比了个ok的手势,看向迪昂:“迪昂,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刚接了一部电影,二战时期女特工的故事,凯特·布兰切特主演。”
宁岁聿其实是想为自己的下一部电影预约,迪昂这种优秀的摄影师,在好莱坞也是很抢手的。
不过,想到自己的下一部电影,最快也得几个月之后,也就作罢。
这时卡特接了电话回来,一脸无奈。
迪昂问他:“卡特,怎么了?”
哦,对了,丹尼尔,那家伙也是华裔,很有才华的。”
迪昂看到宁岁聿脸上疑惑的表情,解释道:“丹尼尔,‘斯普莱克·派克’是澳洲那边的一个电影组织团体,崇尚拍摄现代风格的恐怖片。”
宁岁聿脸上的表情可不是疑惑,他现在有点小兴奋:“卡特,能介绍一下你那位朋友吗?我对这方面的题材还是很感兴趣的。”
迪昂满脸不可思议:“丹尼尔,你刚拍了一部合家欢喜剧,现在你说对恐怖片感兴趣?”
“迪昂,我对所有电影题材都感兴趣,那些成功电影的续集,才是最无聊的。”
宁岁聿这句话装的很成功,走过来的卡西都忍不住鼓掌:“丹尼尔,你已经有了成功大导演的潜质!”
卡特看了一眼迪昂,他刚到美国,对宁岁聿并不了解。
“卡特,说说吧。丹尼尔可是畅销书作家,刚刚自己投资了一部电影。如果他真的感兴趣,说不定你那位朋友的投资就有着落了。”
卡特这才点点头,介绍起来。
他记得温子仁应该是2001年就创作了剧本,但是直到2003年才找到投资拍了一部短片,送到圣丹斯电影节,引发热议之后,才有了《 》系列。
这个系列,也是狮门影业最赚钱的系列之一。
小投资,高回报,正是最好的截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