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妮说出来的消息太过惊人,以至于导播破天荒的,在获奖者发表感言时,把镜头给到了观众席。
以为自己很安全的宁岁聿,正跟刘茜茜脑袋碰脑袋。
刘茜茜在嘲笑他给布兰妮写的获奖感言。
两人说悄悄话的画面,就这么出现在转播镜头中。
发现不对的宁岁聿,迅速坐直身体,刘茜茜反应也不慢。
两人象极了做小动作,被老师发现的中学生,也的确是中学生。
刘茜茜双颊绯红,正襟危坐的样子,引得镜头多停留了两秒。
布兰妮抱着奖杯下台,对他俩抱怨道:“拜托,我人生的高光时刻啊,你们怎么忍心不认真听讲的?”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重复,串场词、颁奖、表演。
格莱美的奖项是真多,甚至很多奖项都是在台下颁发的。
流行类的其他几个奖项,布兰妮全都错过,脸上掩饰不住的失望。
后街男孩的《beautiful day》,李安·伍麦克的《i hope you dangce》,梅茜·葛蕾的《i try》……
这首《beautiful day》其实是u2的歌,被宁岁聿提前一年拿出来,给了后街男孩。
虽然他们的表现力比u2差了一点,但是好歌就是好歌,《beautiful day》的潦阔叙事和歌词意境,搭配精致的编曲,仍然征服了评委。
当《beautiful day》传到耳中后,布兰妮一跃而起:“丹尼尔,恭喜你!”
另一边,后街男孩几人,也兴奋的探身过来,跟宁岁聿击掌。
刘茜茜还呆呆的没反应来,布兰妮在她身后推了一下:“crystal,你要不上就换我了。”
刘茜茜一个跟跄,扎到宁岁聿怀里,紧张的把他西装都拽出褶皱了。
宁岁聿笑着抱了她一下,才转身上台。
谢里尔和雪碧琳看着他,都是满脸的好奇,包括台下的大多数音乐人都是如此。
能拿到格莱美大奖的,鲜少有纯新人面孔,更别说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主办方的安排也很有意思了,雪碧琳这个最佳新人,给他这个纯新人颁年度大奖。
从雪碧琳手中接过奖杯,宁岁聿礼貌致谢,转身致词。
“感谢主办方,让我领到了人生第一座奖杯。也感谢我的父母,能允许我肆意追逐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也真诚的与每一个人分享我的梦想,现在是一首歌,接下来会是一本书,一部电影。
我始终坚信,所有梦想值得我们永远追逐。
好吧,再感谢一下布兰妮对我的支持,你选择了我的第一首歌,我看到你在挥手了。谢谢大家!”
下台后,躲过布兰妮的手,把奖杯放到刘茜茜怀里:“茜茜,加油啦!希望有一天,我能在台下为你鼓掌。”
刘茜茜抓着奖杯,还有点不敢置信:这就拿格莱美了?
即便一开始就知道,来参加晚会的原因,是宁岁聿的歌曲入围了,可是当他真的拿到了奖杯,还是会有不真实的感觉。
等刘茜茜看过了瘾,布兰妮才把奖杯抢到手中:“丹尼尔,我以后一定要拿年度大奖!”
道格拉斯顿的家里,宁大伟和李淑华也有同样的感觉。
他们来美国十几年,怎么会不明白格莱美的分量?
也就是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家儿子是个什么级别的天才。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儿子前些天的提议,心里也更重视起来。
晚会还没结束,各路媒体就已经疯狂起来,凡是在洛杉矶的都涌向了斯台普斯中心。
天上突然掉下个十五周岁的格莱美得主,此前媒体竟然没有任何一点关于他的消息。
现在是他们通过电视直播,跟民众同时得到了消息,这对于任何一家媒体都是不能忍受的。
晚会结束,布兰妮的助理已经打来了电话:现在外面聚集了几十家的媒体。
躲是不可能躲的,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不就是为了这一次的爆发吗?
还是先把刘茜茜安排走,然后宁岁聿跟着布兰妮,一头撞了出去。
里三层外三层的媒体,让主办方不得不出面,提供了一个简易的采访现场,并派人维持秩序。
格莱美的主办方,也是心里偷着乐,这可都是影响力啊!
采访开始,《洛杉矶时报》借着地头蛇的优势,第一个获得了提问的权利。
“丹尼尔,我们注意到,你在1999年,就跟布兰妮有过合作,那应该是你的第一首歌。
请问,你最早是什么时间、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走上音乐这条道路的?”
“无聊。”
简单的一个单词,《洛杉矶时报》的人还以为自己被骂了。
但宁岁聿已经决定,为自己的天才人设火力全开了。
“因为无聊吧,学校课程太简单了,我总得找点事情做。”
虽然有了解释,但是这句解释的话,还是让人听了有点不爽。
但媒体人是喜欢的,他们最喜欢这种言论,就这一句话,他们都能写一大篇报道了!
“丹尼尔,首先恭喜你获得格莱美年度最佳单曲奖,并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请问,你是怎么创作出这么优秀的作品的?”
《纽约时报》毕竟是纽约的媒体,还知道先恭喜一下。
“我还只是一个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我会随手记录一些灵感,然后试着把它们完善成一首歌。当然,它们能获奖,对我来说完全是意外和惊喜。”
《纽约时报》的记者沉默了,努力分析理解这个回答。
“丹尼尔,你今年只有15周岁,是怎么写出《shape of you》这样充满性暗示的歌词的?与你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关系吗?”
好家伙,宁岁聿看了一眼提问的女记者,好象是《今日美国》,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日报,超200万份。
这娘们可不象好人啊!
“你如果多看几本名着,就应该知道,这些知识不只存在于脱衣舞厅。就象我从来没见过吸血鬼,可这并不影响我写一本关于吸血鬼的小说。”
女记者还想再问,可是听到宁岁聿的回答,有人一下子把她挤到了身后。
“丹尼尔,你说的小说,是在颁奖典礼上说的那个吗?布兰妮也提到过。
可是你已经拿到了格莱美,现在去写小说,不怕浪费自己的天赋吗?”
宁岁聿都想给提问的这位老兄点赞了。
“为什么要提前定义自己的天赋呢?或许我更擅长写小说呢?
事实上,我的小说已经交给兰登书屋出版,你们很快就会看到,请看完之后再来评价我的选择。
哦,对了,小说的名字叫做《暮光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