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卡西,你看的很准,我今年的确是11年级。”
“丹尔尼,你的剧本中,对情感描述太细腻了,很难相信是你这个年纪能写出来的。
我想起了前两天看的《卧虎藏龙》,李的情感刻画同样细腻感人。”
这个月李桉的《卧虎藏龙》在美国正式上映,票房势头相当不错。
宁岁聿还特地带着刘茜茜去重温了一遍。
“汤姆说你很喜欢这个剧本,所以我特地带了另一份来给你看一下。”
说着,宁岁聿把手里《调音师》剧本递了过去,依然是他熟悉的套路:用作品开道,拿天才人设说话。
除了立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话语权,这是宁岁聿二十年副导演的经验。
面对这两个已经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家伙,如果宁岁聿压不住他们,拍摄就很难按自己的想法顺利进行。
这种情况,对于一名导演来说,是致命的。
他1988年出演电视剧《柠檬天空》,从而正式踏入演艺圈,1990年就担纲主演传记剧《我是肯尼迪》。
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象自己的哥哥一样,不仅做演员,还要做编剧、导演、制片人。
可他在演员方面刚有了一点成就,离编剧、导演还差得远呢。
而眼前这个11年级的华裔小孩子,已经能写出这么精彩的剧本,还要当导演了?
虽然只是一部短片。
可是刚见面,却给自己看另一部剧本是什么意思?
这几年的经历告诉他,不用费劲的向别人解释你的天才,给他们看事实,让他们自己去想,等他们做好心理建设,自己想通就好了。
“r毕比,你已经看过剧本了是吗?我有几个镜头构图方面的问题,方便探讨一下吗?”
跟技术型的人才,就直接拿技术说话。
“你可以叫我迪昂,我也很喜欢这个故事。另外,我对你的名字也感到很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哈哈。”
迪昂脸上带着思考神色,看向宁岁聿翻开的剧本,这是影片中保龄球馆中的剧情,也是好莱坞三段式叙事的第二幕中,最重要的高潮片段。
“迪昂,这一段,在保龄球馆中,索菲娅跳舞的时候,瑞奇陷入幻觉,他看到球馆里所有人都在随着音乐起舞,唯独他坐在原地,格格不入。
我想以瑞奇为中心,用一个360度旋转镜头来展示这一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个问题并不难,宁岁聿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考验对方,而是为了展示自己,跟对方表明自己懂这个。
同时,也是跟摄影师提前沟通,构图思路和拍摄风格。
迪昂看着手中厚厚的分镜头剧本,其中的画象极为写实,能看出深厚的绘画功底。
他仔细看完这一幕剧情,称赞道:
“天才的想法!我们可以用大光圈,给出一个模糊的背景,再加之镜头的旋转速度可以逐渐加速,这不难实现。
我已经能想象到主角陷入幻境越来越深,然后被突然拉回现实的强烈冲突感。”
迪昂一口就说出了这个镜头的处理方式,甚至还给了更细微的旋转加速的建议。
很好,有效沟通。
宁岁聿翻动剧本,跟迪昂探讨这部影片中最经典的构图方式:对称构图中的左右分列。
这不是什么特殊构图方法,甚至很普通,但却被原着的导演应用的十分经典。
迪昂突然抬起头:“丹尼尔,我知道为什么会对你的名字感到熟悉了。
布兰妮去年那张专辑中,最经典的几首歌曲的创作人,就是这个名字,丹尼尔·宁。
还有后街男孩的专辑中也有,我非常喜欢那首《beautiful day》,这可是今年格莱美的大热门。”
宁岁聿无奈的耸耸肩,他不主动说那是谦虚,可别人提到了再不说,那就影响交情了。
好在格莱美已经不远,只要这两人不出去大肆宣扬,对兰登书屋的宣传计划也不会有影响。
宁岁聿真诚道谢:“感谢夸赞。”
迪昂一下子愣住,张着嘴说不出话:我只是夸赞一下布兰妮的歌,为什么你会这么一本正经的道谢……
“丹尼尔,这个剧本太棒了!你真是一个天才!”
“嘿,丹尼尔,这个剧情设计太巧妙了!最后那一幕戏,一定非常精彩,这个角色让我来演怎么样?我可以不要片酬!”
“what?这首歌是你写的?!还有那首《shape of you》,也是你写的?!”
两人听到彼此的话语,眼中都是疑惑:哥们,你在说啥?
等两人交换完信息,迪昂看起了《调音师》的剧本,卡西开始追问布兰妮的歌曲。
宁岁聿轻车熟路的应付他们,最后汤姆要对自己的主业和客户负责,忍不住补了一刀。
“两位,这个消息还请不要外传,因为我们跟兰登书屋有合作协议,要等到格莱美举办,丹尼尔的小说出版时,才会集中宣传。”
两人同时抬头看向汤姆,又转向宁岁聿,又看向汤姆:“嘿,伙计,能不能说些我们能听懂的事情?”
汤姆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他也是这样过来的,他尽量谨慎的措词:
“我们得知道,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些天才,时不时给我们一点惊喜……”
-----------------
回到道格拉斯顿的家中,老妈李淑华竟然提前下班回家了,后备箱里还采购的满满登登。
宁岁聿帮着提进屋里:“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今天一早国内来电话,你爷爷又住院了,而且你姥姥身体也不太好。我跟你爸商量着,先回去一个看看。”
李淑华一边说着,一边把东西分门别类的放进冰箱,脸上遮掩不住的焦虑。
宁岁聿想起上辈子父母病重时,自己束手无策的痛苦与无力。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那种感觉有多令人绝望。
即便重活一世,宁岁聿也不想这种情况,再出现在自己身边。
而且,知道未来世界格局的他,肯定是要回国的,提前回去早点布局也很有必要。
两边同时发展,相互借力,或许会更加顺利。
大不了自己两头跑,多辛苦一下。
他想了想,开口道:“妈,要不咱一块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