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在前面跑,许褚在后面追。
两人你追我逃。
当太史慈通过隘口之时,许褚也追了过来。
见魏延拦在了去路之上,他很默契的调转了马头。
后面还有太史慈的残部,同样足够他立功,没必要跟魏延硬磕。
这是自家主公早就交代好了的——
遇到魏延,掉头就走,沿路收拢丢下来的物资、粮草和兵器甲胄。
所以,战场上出现了一个诡异的默契局面。
两支队伍进行着同样的“作业”。
一方是曹操麾下许褚和曹纯所部,一方则是诸葛诞麾下张飞和魏延所部。
双方疯狂收捡着太史慈丢下的大量的辎重、粮车、甚至是士卒丢弃的兵甲旗帜。
“哈哈,儿郎们,快捡好东西,莫要让曹贼比下去!”
受到诸葛诞的嘱托,张飞对近在咫尺的曹军也视若无睹,只是疯狂的争抢辎重。
曹纯也不甘示弱,他虽身受重伤,但指挥着手下还是可以的。
“快!动作都麻利点!能拿走的全拿走,带不走的集中看管!”
两人隔着一条官道,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竟象是分工协作一般,高效地“清理”着战场。
这场面,倒象是一场默契的“垃圾回收”竞赛。
诸葛诞坐镇后方,听着探马不断回报收获颇丰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举不仅削弱了江东军,又避免了与曹操正面冲突,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江东的实力,捞足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让周瑜吃了个哑巴亏,有苦说不出。
一石数鸟,莫过于此。
而曹操,不仅成功重创了追击的江东军,稳住了撤退步伐,同时还获得了一部分辎重,粮草。
同样一石数鸟。
因此对诸葛诞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在当前的默契下,也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受伤的,似乎只有太史慈一部。
战争结束。
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花。
温度骤降,曹操大军携着从太史慈处缴获的部分战利品,以及重创江东追兵的胜利,安然退回了樊城。
他早早便撤出了大军对襄阳的包围,开始沿着汉水布防,消化此次南征的教训与收获,同时正在积蓄力量。
这一战,也让他意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果断开始命人操练水军,建造楼船。
下一次,他要一鼓作气,直接拿下整个荆州。
诸葛诞同样率领胜利之师,携带着巨额粮草辎重,浩浩荡荡返回襄阳。
此行不仅解了襄阳之危,至少迎来了一两年的安稳期,还带回了许多粮草、辎重,以及来自江东的“盟约”。
可以说,诸葛诞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江夏郡暂时被当成利益的筹码交换了出去。
不过这也是当初刘备、诸葛亮还有他诸葛诞三人商量好了的。
因此也并不算意料之外。
襄阳城外。
刘备早已得信,亲自率领留守的文官武将出城十里相迎。
诸葛亮站立一旁,手拿鹅毛羽扇,迎着风雪,默默伫立。
关羽、赵云、陈到、糜竺、糜芳等人尽皆在列。
见到诸葛诞的队伍那望不到尾的运粮车队和装载辎重的船只,场上众人皆不由得惊叹。
果然不愧是“诡狐”,到哪都能弄到好东西。
直到见到裹满了狐裘的诸葛诞,刘备悬了许久的心这才落下,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欣慰。
“公休——”
“辛苦公休了!”
刘备快步上前,不顾自己的身份,紧紧握住诸葛诞的手,眼框竟有些湿润。
诸葛诞笑着下马行礼:“赖主公洪福,将士用命,幸不辱命。”
刘备一把便抓住了诸葛诞的手,携手联袂进城,所有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当晚,襄阳城内设下盛大庆功宴,犒劳三军。
府衙大堂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宴席之上,刘备与诸葛诞同坐主位,相谈甚欢。
从江夏对峙到汉水设伏,从佯装诈败到诓骗匠人和物资,从巧退周瑜到智擒夏侯,诸葛诞虽言语简练,但其中凶险与机变,仍让刘备听得心潮澎湃,赞叹不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备忽然示意侍从端上一盘看似普通的炒黄豆,轻轻放在诸葛诞面前。
“公休,前些还在樊城的时候,备见你甚喜此物,只是……一直做不出先生那般风味。”
刘备语气带着些不好意思,又有几分期待,“这些时日,每每念及先生在前方奔波劳苦,备心中难安,便试着炒制此豆,想着若先生归来,或能尝到一口熟悉的滋味。”
“炒坏了不知多少锅,今日这一盘,总算觉得有七八分相似了,先生尝尝?”
诸葛诞闻言,微微一怔。
他看着盘中那色泽金黄、香气朴素的黄豆,又看向刘备那双带着血丝却充满真诚的眼睛,心中蓦地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这位颠沛半生、心怀天下的雄主,竟会为了他这点小小的口腹之好,亲自一次次下厨……
诸葛亮也在一旁打趣道:“公休是不知道,这些天,我等可是吃多了这黄豆。”
“奈何明公做的太多……”
诸葛诞拈起几粒放入口中,仔细咀嚼。
眼神都有些变了。
谁说这豆不好,这豆可太好了。
确实味道不错。
“主公……”
诸葛诞声音有些微哑,他举起酒杯,“此豆,甚好!”
“诞,敬主公!”
“好!好!先生喜欢便好!”
刘备开怀大笑,举杯一饮而尽。
“来日,备再给你炒制一大锅!”
这年头,更多的都是用釜和鼎烹煮食物,用炒制的,也仅诸葛诞这一家。
现在刘备受到鼓舞,也准备继续完成他的炒豆大业。
气氛愈加热烈,众人纷纷敬酒,诸葛诞也难得地放纵了一回,来者不拒,不知喝了多少杯。
他只觉头脑昏沉,眼前人影晃动,耳边喧嚣渐远。
迷迷糊糊中,他似乎听到刘备在他耳边低声说着什么,语气郑重而又带着喜悦。
好象提到了我家女儿“贤良淑德”,还有什么“永固盟好”、“佳偶天成”之类的词句……
“……此事便如此定下,待时机成熟,备亲自为先生操办……”
刘备最后的话语带着笑意传来。
诸葛诞醉意上涌,只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顺理成章,他含糊地应了一声:
“全凭……主公做主……”
说罢,他便再也支撑不住,伏在案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