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 第356章 北疆,北疆!朱允熥的升华!定陪都

第356章 北疆,北疆!朱允熥的升华!定陪都(1 / 1)

这一次朱应北上就是为了建造全新的都城,属于应天这一套班底自然也是要带过去,为未来直接迁都做准备。

当然。

在南边这一套体系,北边也要准备好。

特别是皇家产业,银行,还有工坊等。

免得以后迁都北平后,什么都没有。

“看来你已经想好了。”

“新都修建后,未来也随时迁移。”朱元璋也是看明白了朱应的意思。

“是啊。”

“南边的基本上都已经铺开了,接下来就从北平府开始,向北边铺开。”朱应肯定的说道。

正在这时。

殿外脚步声传来。

“参见太子殿下。”

一众禁卫还有仆从纷纷跪下恭迎。

但朱标则是脚步匆忙的走入了大殿内。

“雄英。”

“你准备北上了?”朱标十分关切的问道。

显然。

在收到了这个消息后,朱标就马不停蹄的来了。

“就在这几日,筹备新都建设,还有其他产业,整军。”

“反正在应天有老头子还有爹。”

“足矣了。”朱应笑着回道。

“我知道你的性格,决定了就不会反悔。”

“总之,北上之后,一切小心。”朱标关切的说道。

“这是自然。”

“普天之下,能伤我的人可还未曾出世。”朱应笑着回道。

北疆!

大宁府边境。

如今处于秋收之际,还未入冬,但北疆已经有了几分冷意。

“大宁边军第一巡视千户营将士何在?”

一个身着战甲的千户骑着马,大声喝道。

“在。”

自这个千户面前,千众巡视骑兵大声应道。

每一个都是全副武装,手提长刀,背后还配备着弓箭。

在以前。

在昔日朱应执掌大宁边军以前,骑兵虽持长刀长枪,却并非将弓箭完全配备,只有小部分配备,但自北疆一战,封狼居胥之后,这已然成为了大宁边军骑兵的制式了,战马跨弓,背后箭壶内至少保证五十支羽箭。

“巡视北疆边境,吾大宁边军职责所在。”

“此番我千户营轮换巡边,不可有失。”

“每日巡视不可缺,每日巡视不可漏。”

“吾边境之地,更是吾大明屏障所在,徜若被异族混入我大明疆域,必会给吾大明百姓带来无尽伤害,昔日北疆遭屠仍历历在目。”

“第一巡视营的将士们,你们当中大多数是昔日追随太孙殿下征伐的老兵,也有刚刚秋收入伍不久的新兵,但无论新老,皆为我大明军人,守土报国便是职责所在。”

“好了。”

“过多的废话,我也不多说了。”

“传本千户令,按惯例,巡视我千户营五十里边境,以百户小营为一队,老带新,慎重对待。”巡视千户大声道。

“谨遵千户令。”

众百户大声回道。

随后开始分队,巡视边境。

而在一个百户小营内。

朱允熥正在其中,在两个月前,他就被安排启程前往大宁了,如今正是大宁边军的一员,并且还是最靠近边境,最靠近异族的。

短短一个月时间。

朱允熥也是接受了军营里的洗礼。

每日的训练,巡视。

不过也幸亏是在自己大哥府内接受了王卫的特训,还修炼了炼体诀,这才让朱允熥没有那般吃不消。

北疆边境。

“兄弟们。”

“你们知道我们为何要巡边吗?”

朱允熥的百户忽然开口,笑着看向了身后的众将士。

“百户。”

“防范异族乃是太孙殿下亲口所定,而且还亲口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们这些老兄弟岂会不知道。”

一个老兵笑嗬嗬的说道。

“张老三,你给我滚一边去。”

“我是要教导新兵。”

陈百户没好气的道。

“哈哈。”

许多老兵都是大笑了起来。

看得出。

大宁边军虽然有着上下军职之分,但彼此之间都是亲如兄弟,并没有什么隔阂。

毕竟如今还留下来,能够在军中的老兵都是在北疆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生死弟兄,这可是多少权柄和金银都换不来的。

“新来的兄弟们。”

“你们刚刚入伍,如今我大明在太孙殿下政令之下,已经不是当年的军户籍,只要是我大明儿郎皆可入伍从军报国。”

“你们年纪轻轻能够来到大宁北疆入伍从军,足可见你们的赤子之心,足可见你们忠义报国之心。”

“我是你们的百户,也是你们直属上官,更是年长你们几岁。”

“你们别看着现在的北疆非常安宁,但几年前可不是这样的,在那时候,还是辽东之战的时候,这北疆时常有鞑子,有元人偷偷混入我大明,在我大明疆域内烧杀抢掠,虽然都是人,但这些杂碎可都是没有人性的,他们见到我大明的百姓就杀,就抢。”

“特别是那该死的鞑子。”

“你们是没有见过他们的残忍啊。”

陈百户带着几分追忆,缓缓开口道,脸上的杀意与恨意丝毫没有掩饰。

“百户。”

“标下听说曾经太孙殿下最开始就是在大宁边军入伍效力,能不能说说太孙殿下的故事啊?”朱允熥带着好奇的看着陈百户问道。

而这话落下。

许多入伍的新兵也都纷纷看向了他。

显然。

朱应之名早就名传天下,封狼居胥,无双上将。

如今更是认祖归宗,成了大明的皇太孙。

许多新兵不知多少是因为受到了朱应为国杀敌,封狼居胥的事迹所激励,毅然踏入了军伍,为国效力的。

“是啊百户。”

“俺之所以入伍从军都是听了太孙殿下的事迹,对于太孙殿下曾经为国杀敌的事迹,俺们都很好奇。”

“百户,你说说吧。”

“”

一众新兵纷纷期盼的看着陈百户。

看着这些新兵的热切。

陈百户一笑。

“你们这些新兵蛋子算是问对人了。”

“我们的百户当初可是与太孙殿下一同为袍泽,可以说是一路见证了太孙殿下从兵卒成就了封狼居胥的大英雄。”一个老兵笑着说道。

“那为何百户没有进入王卫?没有去应天?”朱允熥不解问道。

在太孙府那么多天,朱允熥自然知道自己大哥府上的王卫都是追随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忠心为上。

如果这个百户真的是昔日与大哥并肩作战的兄弟,应该被接入应天了吧?

“朱通小子。”

“你这就有所不知了。”

“原本,陈百户也是有望与兄弟老兄弟一起编入太孙殿下的亲随的,可”

一个老兵带着几分黯然的看向了陈百户,欲言又止。

其他老兵也是纷纷低下了头。

众多新兵则更是不解。

“嘿,这有什么?”

“不就是断了一只手吗?”陈百户爽朗一笑,直接抬起了自己的左手。

众新兵一看。

顿时惊了。

陈百户的左手臂的袖袍空了很长一节,左前臂已经没有了。

朱允熥见此,想要开口却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

或许就是战场真正的具现化,真正的残酷。

“原本。”

“我是太孙殿下的亲随王卫,那时候在太孙殿下的带领下,我们大宁边军五万弟兄已经杀入了北疆腹地。”

“也正是那一日。”

“太孙殿下率领我们五万兄弟正面冲杀十万元军,让元军合围破灭,屠灭北元王庭,那一战我也被一个元人崽子给斩了手臂。”

“太孙殿下恩泽,准予我退伍还乡,不仅给了我数倍的抚恤恩泽,还要给我在地方官府安排衙役之职。”

“但我追随太孙征战这么多年,虽断臂,可相比那些战死在北疆的兄弟们,这又算得了什么?”

“再而,我也不能堕了太孙殿下的威名。”

“我陈松宁死也不会姑负太孙,姑负大明。”

“所以我恳求太孙,让我留在大宁边军,让我留在北疆,哪怕只是一个小兵卒我也愿意,纵然断了左臂,我还有右臂可以杀敌。”

“太孙恩泽,准予我留下来,并且给予我守备之位,我拒绝了。”陈百户笑了笑,将断臂之事,还有太孙恩泽之事全部都说了出来。

看得出。

对于这个选择,他没有任何后悔。

而陈百户的话音落下后。

在场之人全部都变得沉默了。

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想象到当初北疆之战究竟有多惨烈。

特别是这些亲历的老兵,或许都不愿意回想。

“好了。”

“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我是一个粗人,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将军,也就是太孙殿下,以前常说了一句话。”

“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族!无国家不存,无国族不全!”

“作为大明军人,保家卫国为任,这就是你们这些新兵需要铭记的。”

“还有,我们的太孙殿下是英雄,真正的大英雄。”

“如果可以,我还想追随太孙再征沙场,宁死不悔。”

“那些永远留在北疆的弟兄也不后悔。”陈百户又大声的说道。

话音落下。

更是让所有新兵都明白什么叫做视死如归,什么叫做死而无悔。

“大哥。”

“以前在应天只是听说你的战功战果,却根本不知你在北疆究竟经历了什么。”

“可看着这些军人对你如此崇敬,对你的绝对信服,这些都是你用命拼杀出来的。”

“我会追随大哥你的脚步,蜕变为真正的大明军人。”

“作为你的弟弟,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朱允熥心底暗暗想到,对如今的军伍生涯充满了坚定。

“好了。”

“话就说到这。”

“巡边。”

“虽然那些鞑子和元人这两年老实了,但也要防好,这群杂碎万一扑来可不是开玩笑的。”陈百户扬起手,大声道。

北平城!

“臣北平布政司郭资。”

“携北平府大小官员恭迎太孙殿下。”

“臣北平卫指挥使张玉。”

“携北平军众军官将领恭迎太孙殿下。”

“草民恭迎太孙殿下。”

“愿太孙圣福。”

今日的北平城前,空前热闹。

城前不仅汇聚了北平府的大小官吏,还有北平军的众将领。

甚至于在听到朱应来到北平城的消息,城中数万的百姓都争先恐后的来到城外等侯,只为一睹太孙殿下的圣颜。

如今大明天下万民,九成都对朱应感恩戴德。剩下的一成则是那些权贵地主。

因为朱应的国策,让无数百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能够种田养活全家。

因为朱应的国策,让无数曾经被地主,被赋税所压的万民得以轻松不少,解脱不少。

这等恩泽。

唯有底层万民才能真切感受到。

此刻他们的高呼声,一层缔一层,似乎难以断绝,而且他们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呼。

在这高呼声下。

王驾停在了城前。

朱应缓步走了下来,看着城前还有周围汇聚的百姓,微微一笑:“大明的臣民们,免礼平身。”

话音落。

朱应抬手一展。

“谢太孙殿下。”

无数臣民高呼道。

“此番。”

“孤来北平,为迁都议,为定陪都议。”

“更为大明北方疆域生计民生而来。”

“自今日起,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孤都将在北平府。”

今已来此,朱应也没有隐瞒来意,大声宣布道。

而陪都之名一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此间汇聚的臣民全部都变得震惊。

北疆之地相比于南方,那可谓是差了不知道多少。

定北平为都城?

哪怕是陪都。

这也是位格升华。

“北平升都,城池会迎来重新规整,骤时还请万民予以配合,徜若有利益受损,朝廷官府也会予以补偿。”

“此番孤初临,就暂且先行处置公务。”

朱应宣布之后,又说了一句,便转身归于王驾内。

随后王驾启程。

在后。

三千王卫拱卫。

还有淮西众将,六部官员,皇家产业与皇家银行等随行。

这一次北上入北平。

朱应这一行人数超过了万众,可谓是声势浩荡。

不过。

这一切都是为了定都做准备。

在应天的那一套班子如今都会在北平重新准备一套,同时还要修筑皇宫,修筑官道,铸造皇家产业与银行。

这一切都需要朱应来亲自处置。

未来的事情,仍然不少。

一切尽在朱应的规划之下。

只有将此事处置了,特别是军队重整了,便可开启对外动兵。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同时穿越:怎么都在太古时代! 我在艾泽拉斯有个家 系统在手!要妹妹至尊骨何用 太古神主 京剧猫【步宗篇后续】同人 次元羁绊驱动器穿越者的骑士征途 晕,捡来的小崽子天天想以下犯上 本想摆烂,结果越摆越强 出狱前离婚,高冷女总裁后悔了! 最强废材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