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这么拖着,拖着。
五百年之期,弹指即过。
五行山上佛帖经文日渐黯淡,山下那桀骜不驯的气息却愈发躁动,引动三界风云。
西游量劫,终是如期开启!
一时间,灵山佛光普照,紧锣密鼓;天庭仙云汇聚,暗流涌动。
所有仙佛大能的目光,皆被这牵动三界气运走向的大事所吸引,紧紧盯着那自东土而出的取经人,以及即将脱困的应劫石猴。
至于东海之上那已然稳固、却暂时蛰伏的金鳌岛截教,反倒被暂时搁置一旁。
毕竟,西游功德关乎道统兴衰,乃眼前头等大事。
金鳌岛,碧游宫。
陆沉自静修中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星河流转,他感应到天地间劫气的微妙变化,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他长身而起,青衫拂动,一步踏出,身形已消失在承道台上。
再出现时,已是在那两界山之外,遥遥望着那熟悉的山峦,以及山下只露出一颗头颅、正抓耳挠腮,眼巴巴望着山巅的毛脸雷公嘴猴子。
恰在此时,大地微震,山巅佛帖被唐僧揭下,化作一道金光消散。
轰隆!
山石崩裂,烟尘冲天!
一道压抑了五百年的桀骜身影,猛地自废墟中一跃而出,直冲云宵,发出震耳欲聋的长啸!
孙悟空于空中连翻十几个筋斗,尽情舒展着禁锢已久的筋骨,火眼金睛中满是重获自由的狂喜与不羁。
待他发泄完毕,落于一处山头,正琢磨着去找唐僧之时。
一个带着笑意的熟悉声音自身后响起:
孙悟空猛地回头,见到那袭青衫,猴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师兄!你怎么来了!
他一个筋斗翻到陆沉身边,抓耳挠腮,显得兴奋异常。
陆沉打量着眼前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师弟,五百年风霜并未磨去其桀骜,反倒让其眼神深处多了一丝沉淀。
陆沉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一丝郑重:"你如今,还有一重身份。
孙悟空闻言,瞬间僵在原地,猴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金睛瞪得溜圆,满是难以置信。
他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压了五百年,耳朵出了毛病。
陆沉见他这副模样,不由失笑,当下便将五百年前,他如何与赵公明、闻仲等截教旧部暗中串联,如何布局架空玉帝,如何于通明殿夺取封神榜,如何于金鳌岛重立截教,以及众人一致推举他为话事人的前因后果,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当然,其中略去了许多凶险细节,只着重描述了众仙对他的感激与信任。
孙悟空听着听着,脸上的惊愕渐渐化为愕然,又由愕然转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色。
有震惊,有茫然,还有一丝被巨大馅饼砸中的不知所措。
孙悟空指着自己的鼻子,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这份担当,这份情义,截教上下,铭记于心。”
“这话事人之位,你当之无愧!
孙悟空挠着头,消化着这惊天消息,半晌,才咂咂嘴道:"师兄,你们你们竟然干成了这么一件大事!重建截教,还把控了天庭”
“俺老孙被压在山下这些年,外面竟变得这般刺激!
他眼中渐渐燃起兴奋的光芒,话事人?听起来就很威风!比那劳什子齐天大圣似乎也不差!
孙悟空将胸脯拍得砰砰响,豪气顿生。
“若有麻烦,直接传讯回金鳌岛即可。自家兄弟,自当为你排忧解难!
孙悟空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更是底气大增!
他都是截教话事人了,那当然要想着截教的兄弟!有整个截教在后面撑腰,这西游路,他还怕个鸟!
师兄弟二人又叙谈片刻,陆沉便告辞离去,化作青光返回金鳌岛。
孙悟空则站在原地,回味着刚才那番话,越想越是激动,忍不住又翻了几个筋斗,只觉得天地广阔,前途一片光明!
他如今可是有身份、有后台的猴了!
————
而在另一边。
陆沉回到金鳌岛碧游宫,闻仲、赵公明、三霄等内核人物早已等侯在此。
众人闻言,皆露出笑容。孙悟空性子虽跳脱,但重义气,有担当,实力更是强横。
他来做这个话事人,众人并无不服,反而觉得正合适。
“此乃天道予取之机,吾截教既已重立,绝不可置身事外,须得在此中分一杯羹!
“若能引其向善,收入门下,既可壮大我教,亦可分润其身上本就不多的劫运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