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训宫。
徐纥赶到时,胡太后正在小殿用晚膳。
成轨正忙着布菜。
胡太后想吃什么,动动口或是随手往宽大案几上一指,他便拿起筷箸夹少许放入自己碗里,尝过后无异样再让宫人呈上。
成轨兼领尝食典御,这一职务是禁中食官,专门负责帝后嫔妃膳食。
可别小看这一内职。
有资格随时出入禁中,长伴君前的职务不多,尝食典御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由阉官担任,也可以由士人、公卿、宗室担任。
本朝两代权臣,于忠、元叉都曾长期出任此职,为的就是更长时间留在禁中,随时随地伺奉君王。
元叉倒台,胡太后便委任成轨兼领尝食典御。
成轨是心腹阉官,用起来自然放心。
中常侍苻景正在翻阅中书草拟的诏令。
挑选其中经过门下审议,当值黄门侍郎、侍中签押用印的几份念给胡太后听。
大多是关于北境、关中、幽州战事的决议,其中又以北境平定六镇叛乱为重。
王温、平季两大阉官给苻景打下手,负责诏令奏疏整理。
徐纥坐在一旁,轻声禀报着弥勒教阴谋叛乱之事。
听到妖人刘灵助图谋在盂兰盆节当日发动暴乱,妄图火烧永宁寺时,胡太后手中玉瓷汤匙狠狠摔在地上,“呯”一声碎成无数。
如此重大情报,徐纥不可能张口胡诌,一定掌握翔实证据,才会匆忙入宫禀奏。
“妖贼刘灵功何在?”胡太后厉声问。
徐纥忙道:“正监押在千秋门,由崇训卫尉禁兵看守!”
兼领崇训卫尉卿的成轨当即道:“可要奴婢派人把贼人押来审问?”
苻景皱眉道:“不妥!崇训宫乃太后居所,弥勒教妖人满身污秽,冲撞宫内祥和之气就不美了!”
成轨拍拍脑门:“奴婢这榆木脑袋,怎地就不到这一遭?
胡太后沉着脸,对苻景道:“待会你再去拷问一番,朕倒要看看,这伙妖寇有多大能耐,竟敢屡次与朝廷作对!”
“徐卿接着说。”胡太后又道。
徐纥不会在这种事上夸大其词,更没有胆量凭空杜撰一件本不存在的阴谋暴乱,这一点她心中有数。
“再有三日便是盂兰盆节,此前太后下诏,节庆之日解除夜禁,臣民同庆大飨三日。
贼人借此机会相互串通,定于节庆第二日傍晚发动暴乱!
臣建议将计就计,暗中调派中军进驻永宁寺,封锁附近御道、街巷、里坊,一举围歼弥勒教乱贼!”
胡太后思索片刻。
盂兰盆节当日,她和天子会亲临永宁寺礼佛,届时禁军、中军出动,寺观附近戒严封锁,乱贼根本无从靠近。
要想实施火烧永宁寺的计划,唯有等第二日,太后天子回宫,宗室公卿大臣齐聚永宁寺参加法会。
届时寺观封禁解除,白丁庶民皆可从东门进入永宁寺,近距离观看高塔之上的佛灯。
只要布置得当,的确有机会一举歼灭乱贼。
胡太后道:“朕赐卿一道手诏,再命领军将军皇甫度、护军将军元顺、城门校尉谷楷、洛阳令薛琡全力配合,助卿剿贼!”
徐纥内心大喜,面上沉稳严肃:“臣谨奉诏!必不负太后重望!”
胡太后唇角露笑,虚抬手示意他起身,看他的目光更添赞赏:“朕倒想知道,武伯(徐纥字)如何抓到这妖贼刘灵功?”
听到太后语气亲昵,苻景、王温几位阉官面色如常。
太后只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当众称呼徐纥、郑俨、李神轨三人表字。
几位阉官瞟向徐纥的目光多了几分异样。
在李神轨、郑俨相继触怒太后遭到惩罚之时,徐纥却抓住弥勒教贼首,侦破贼党阴谋,表现实在突出。
比较起来,徐纥似乎更能为太后解决实际问题,显得能力更加出众。
徐纥家世寒微,根基薄弱,但至少目前,他在太后心中地位还是相当稳固的。
“禀太后,妖贼刘灵功,是明堂队裨将军陈雄,率队巡察南郊时抓获”
徐纥不慌不忙,这番说辞他早就备好。
陈雄送给他一份投献大礼,而他此前就有提拔考察此人之意。
双向奔赴之下,徐纥决定重用陈雄。
让一个籍籍无名的流外勋品武官名字,出现在崇训宫内殿之上。
胡太后听到此名,想了想问苻景:“前些日谷楷入宫禀奏,似乎也提及此人?”
苻景笑道:“太后好记性,谷校尉夸赞此人勇武精悍,率领明堂队剿杀不少贼人。
贼首昙护、慈胜之似乎也是此人斩杀擒获!”
胡太后点头:“如此听来,倒是个勇将,家世出身怎样?”
徐纥道:“冀州广宗陈氏支房,县姓小族。其父现任司农寺导官署令丞,曾是元愉幕府行参军。”
胡太后眼里的兴趣立时消散不少:“出身差了”
在胡太后看来,小叔子元愉造反兵败被杀,做过他的僚佐属官并不算污点。
追赠元愉,复其子女宗室属籍,也是她为拉拢宗室一手促成。
她只是单纯地对寒门素族、小宗小姓不感兴趣。
如徐纥,既有才干又有过人之处,能讨得她欢心的寒士毕竟少之又少。
徐纥又笑道:“想是太后忘了,除授陈雄的旨意,还是太后亲自下达。”
胡太后一愣,“朕岂会下诏除授一个勋品武职?”
苻景插话道:“徐侍郎倒也没说错,太后虽未明诏,却让奴婢过问此事。
奴婢派小黄门传话,徐侍郎顺带手就把事情办了。
临洮县主进献蜜多首级当日,想要举荐的功臣就是此人!”
胡太后蹙眉仔细回想,终于有些印象。
“照此说,除掉蜜多的也是此人?”
苻景笑道:“应当不错。陈氏既是元愉旧部,得到临洮县主举荐也就说得通了。”
胡太后恍然:“原来如此。”
王温谄笑道:“正因太后慧眼如炬简拔人才,此次弥勒教阴谋才得以及时堪破,避免一场动乱!
算起来,这些都是太后功劳!诸天神佛在冥冥中保佑着太后,保佑我大魏!”
胡太后笑了起来,苻景、成轨、平季、徐纥也跟着笑。
“弥勒教兴风作浪多年,该有此劫数啊!”
胡太后也觉得此事有趣、此人有缘,绕了一圈,因果竟出在自己身上。
胡太后心里,第一次对这个名字的主人产生兴趣。
“这陈雄现居何职?”
徐纥回道:“因其殖货里剿贼有功,臣奏请进为虎奋将军,任明堂队右长史、兼前军司马!”
胡太后笑道:“若此次能一举剿灭弥勒教乱贼,擒杀贼首刘灵助,就调入禁廷值宿宫禁!”
徐纥忙道:“臣打算整顿明堂队,陈雄练兵治军有方,臣建议令其统摄兵马拱戍京畿!
此子尚且年轻,还须多多历练,过早拔擢,臣担心揠苗助长!”
苻景打趣道:“看来这陈雄是徐侍郎相中的人才,不舍得献给太后!”
徐纥拱手:“苻公说笑了,臣栽培人才,也是为太后、为大魏社稷着想!”
胡太后道:“也罢,如今中军之内将才凋零,难得碰上个寒门人才,放在你手下多多磨砺也好。
就是门第太过寒微,回头命冀州中正重定乡品,再给个孝廉出身,今后擢迁也方便些。
其父若是近年来考评不错,也可酌情迁转台省职员”
徐纥道:“太后放心,臣定会安排妥当!”
王温笑道:“能得太后赏识,这陈氏一门当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