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城。
马超携两名亲兵至北门外,勒马驻足。
望着这座素有“天下要冲,雍凉锁钥”之称的城池,他心中波澜暗涌。
陈仓,恰是八百里秦川的西起点,关中的西门户。
西面,巍峨陇山横亘,是扼守陇西的天险。
南面,秦岭耸峙,为通往汉中、四川的屏障。
整座城筑于黄土台塬之上,顶部平坦开阔,四围却尽是徒峭坡地与断崖。
又坐落在渭水、汧水交汇处,两河如天然护城河,将攻城方的兵力展开与包围范围牢牢限制。
更关键的是,它扼住了陈仓道的咽喉,这条古道北起陈仓、南达汉中,穿秦岭而过,内核关隘大散关便在城南不远处。
“如此雄关,当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马超暗赞。
随即拍马向城门行去,陈仓的辉煌历史,悄然浮上心头。
最广为人知的,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莫属。
当年,刘邦离关中时,烧毁了连接汉中的褒斜道践道。
待准备反击,却大张旗鼓修复践道,佯装要从褒斜道北上,实则与韩信率主力沿陈仓道翻秦岭,奇袭拿下陈仓,一举占据关中平原。
此外,陈仓也曾见证了不少硬仗,如三国魏蜀之战、西晋末年的陈仓争夺战、前秦前凉之战、东晋前秦之战、唐初浅水原之战等。
最为着名的,当属三国魏蜀之战。
公元 228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将郝昭仅率千馀士兵,硬是抵挡住数万蜀军二十馀日的昼夜猛攻,守住了城池。
行至城门外,韩遂已领着侯选、梁兴、张横、成宜、马玩等侯在此,专程迎接。
马超连忙翻身下马,拱手行礼:“有劳义父与诸位叔父远迎,我实在不敢当。”
韩遂朗声一笑:“孟起谋划周到,联军方能安然退回,此功最大!
况且,贵部断后,竟能全身而退,着实难得。我等受此恩惠,出城相迎本是应当。”
其馀将领也纷纷上前恭维,马超则连连谦逊回应。
众人随后入城,直奔府衙,依次落座。
韩遂昨日已抵陈仓,早已摸清备战情况,当即细说。
程银、李堪两部驻守雍县。
侯选已牵头将武功、郿县、雍县一带的百姓迁往陈仓,安置在城南、城西的山中。
至此,坚壁清野的战略已达成,城东北百里内,除了联军驻守的雍县,再无人烟。
梁兴、张横负责加固城防,成宜、马玩则专司囤积器械与粮草。
马超听罢,对众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随即正色道:“曹军不日便至,还要劳烦诸位精心备战。
此次与曹军交战,或许是一场持久战,只要诸位各司其职,必能将其击退!”
候选率先开口:“马将军,末将有一事不明,为何要派兵驻守雍县,而非全军退守陈仓?”
马超命人取来地图,指与众人:“诸位请看,雍县是渭北道内核枢钮,雍城更是渭北道西段的军政与经济中心,绝不可轻易弃守!”
他进一步解释,雍县在陈仓东北四十里处,北依千山山脉,南望渭河,东接关中腹地,西控陇山门户,地理位势至关重要。
且雍城坐落在黄土台塬之上,顶部平坦开阔,既便筑城又宜农耕,四周边缘却是徒峭断崖与斜坡,天生易守难攻。
“雍城与陈仓,本就构成一套极具弹性的纵深防御体系。”
马超语气加重,“雍城从不是孤立关隘,而是局域性战略制高点,与陈仓互为犄角。
雍城为前沿支撑与机动基地,陈仓为最终壁垒与反击铁锤。
有这套体系在,我等可免被动挨打,可主动进取,转守为攻。
无论曹军先攻雍县,还是冒险绕开雍县直扑陈仓,都会陷入致命战术困境。”
他话锋一转:“可若放弃雍县,曹军便会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直接兵临陈仓城下。
届时主动权尽在敌军手中,既可强攻陈仓,也可分兵袭扰陇关、散关,威胁我军后方。
如此自断一臂,放弃所有反击可能,只能缩在城里被动挨打,实非良策!”
众人听罢,皆觉有理。
唯有韩遂面带忧色:“只是雍县地处前沿,必遭曹军猛攻。程银、李堪两部驻守,怕是难以抵挡。”
“雍县如此重要,自然不会只靠他们两部。”马超朗声道,“这般重任,我义不容辞,已令庞德、马岱率领我部,全数留守雍县。”
此言一出,众人精神一振。
有马超、程银、李堪三部扼守,雍县必能固若金汤。
韩遂也松了口气,此前他一直担忧陈仓能否守住,如今马超愿守雍县,令他信心大增,随即又问:
“孟起,雍县粮草虽已备足,但你三部合计才四万馀众,是否需增派兵力?”
马超躬身行礼:“义父关怀,孩儿感激不尽。依我估算,雍县四万兵力已足够。
义父既要扼守陈仓,还得分兵守散关、陇关,压力本就不小,不必为我等分心。”
韩遂点头:“既如此,义父便派人送一批守城器械、弓弩去雍县,助你等坚守。”
“不必。”马超摆手,“我已命伯瞻召集全城工匠,赶制一批新式守城器械。
此械威力强劲,射程可达三百步(约四百二十米),定能将曹军打得头破血流,溃不成军!”
众人先是惊愕,随即满心惊疑。
他们行军打仗多年,对军中器械了如指掌,竟从未听过有这般威力的器械。
弓箭的射程才一百步内,什么器械的射程能达三百步?
韩遂又惊又喜,忙问:“是什么新式器械?孟起不妨细说。”
马超却神秘一笑:“义父何必心急,日后自会知晓。如今时间紧迫,陈仓也来不及赶制,幸好此城地势险要,又有雍县牵制敌军,凭现有器械也能固守。”
说罢,他转向众人,神色一正:“我今日来此,内核是商议两城协同作战。
曹军来犯,必先围攻雍城,届时陈仓兵马需伺机而动,两城紧密配合,方能击溃敌军。”
众人纷纷点头,韩遂却又生出忧虑:“曹军进犯后,必会设法截断陈仓与雍城的联系,届时我等如何连络?”
这话戳中了众人心事,一时间满座忧色。
若两城连络中断,便如双耳失聪,难免各自为战,这会让狡诈的曹操,寻到可乘之机。
“我今日到此,正是为解决此事。”马超面色沉静,“我等可利用两城的烽火台,实现双向实时通信。”
众人皆知,烽火台也称烽燧、亭燧,是古老的军事通信设施,至汉代已形成完备制度,三国承汉制,这套高效系统也沿用至今。
可如今的烽火台有个内核问题,就是信息量太少,只能传递“有敌情”这类简单信号。
韩遂等人面面相觑,“双向实时通信”是何意?
他们对这个从未听过的词,全然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