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破晓进展(1 / 1)

1936年2月2日,沈阳街头过年的喜庆氛围还很浓郁。北风卷着碎雪,掠过小河沿的青砖灰瓦。

杨宇霆身着军装,外罩一件厚实的风衣,站在在宴会大楼门前的石阶上,目光越过街面,望向远方驶来的车队。

“父亲,天寒,您先进去吧,科学家们的车再过片刻就到了。”长子杨春元快步上前,关心的说道。

杨宇霆微微摇头“不行的。这些科学家们是咱们东北军的贵客,更是‘破晓计划’的根基,等一等不算什么。”他转头看向儿子,语气带着期许

说话间,三辆黑色轿车冲破风雪,缓缓停在大楼门前。第一辆车的车门打开,爱因斯坦率先走下来。他身着深色大衣,头发依旧是标志性的蓬松模样,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镜片上凝了一层白霜。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抬头望向这些高楼大厦,眼中带着好奇与审视。紧随其后的是奥本海默,他身形高瘦,穿着笔挺的西装,神色沉静,下车时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目光快速扫过周围的环境。

迈特纳女士穿着米色风衣,围着一条酒红色围巾,虽已年过半百,却精神矍铄,她小心翼翼地踩着石阶,避免滑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佩尔斯跟在她身后,年轻些的面庞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光芒。最后下来的是几位最近几年才聘请来的学生,他们既是这些科学家的学生,也是他么你的助手,他们分别是邓家先,钱叁强,钱学林,朱光亚,王干昌,郭永怀等人。他们身着学生装或便服,脸上带着青涩与朝气,眼神中满是对这场会面的期待。

这也是杨宇霆当年的一个破晓计划的分支计划,叫做晨星行动,将世界各地的有潜力的中国未来科学家们都请到了东北,进行学习和创作。尽管这些人此时还很年轻,但是能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学习的机会,并不是人人都有的,他们也都很乐意在东北军工作。

“爱因斯坦先生,奥本海默先生,迈特纳女士,佩尔斯先生,还有各位年轻的先生们,一路辛苦!”杨宇霆拄着拐杖,缓步上前,伸出右手,与众人一一握手。

杨春元也上前补充道“各位先生,一路风雪,想必都累了。宴会内已经备好了甜点和热茶,咱们先进去歇息片刻,再谈正事。”

爱因斯坦握着杨宇霆的手,用略带生硬的中文说道“杨将军,感谢您的盛情款待。沈阳的冬天,比柏林还要冷啊。”

“先生们一路舟车劳顿,又遭风雪,快请进。”杨宇霆侧身引路,将众人让进楼内。厅内的暖气烧的热乎乎的,点心与刚沏好的龙井摆上桌子,氤氲的水汽袅袅升起。

众人落座后,勤务兵上前为每人斟上热茶。爱因斯坦抿了一口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开来,他舒了口气,看向杨宇霆“杨将军,四年之前,春元先生找到我时,我还在普林斯顿讲学。他说,东北需要科学,中国需要力量,希望我能来这里,参与一项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计划。说实话,我当时并未想到,你们真的能在这片土地上,建起如此规模的实验基地。”

杨宇霆放下茶杯,神色郑重“先生过奖了。九一八事变后,我东北军将士浴血奋战,侥幸将日寇击退,但我们都清楚,倭寇狼子野心,绝不会善罢甘休。东北地处边陲,若无足以震慑强敌的力量,迟早还要陷入战火。‘破晓计划’,便是我们为东北、为中国寻得的一条生路。这四年,全仰仗各位先生的心血付出。”

“杨将军所言极是。”迈特纳女士放下茶杯,语气诚恳,“我们来到沈阳后,得到了你们最大限度的支持。实验基地的选址、设备的采购,春元先生都亲力亲为,为我们解决了许多难题。只是。。核物理研究本就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想要造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杨宇霆闻言,身体微微前倾“迈特纳女士,我今日请各位来,就是想当面问问,‘破晓计划’的进展,究竟如何了?”

客厅内的气氛瞬间沉静下来,奥本海默作为总执行官,责无旁贷的回话了这个问题,他端起茶杯,却没有喝“杨将军,实不相瞒,四年时间,我们确实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从铀矿的勘探、提纯,到核裂变反应的理论验证,我们都进行了尝试。但严格来说,‘破晓计划’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起步阶段?”杨宇霆并不感觉到意外,毕竟在平行时空里,老美科室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钱“我明白了。”

佩尔斯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无奈“杨将军,您或许不清楚,制造原子弹需要满足诸多条件。首先是铀原料的问题,我们虽然在东北找到了几处铀矿,但矿石的纯度极低,想要提炼出武器级的浓缩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四年,我们提纯出的高纯度铀,数量寥寥无几,远远达不到实验所需。”

“原料不够?”杨宇霆沉吟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们尽管开口,东北军全力支持。”

毕竟杨宇霆除了知道这些基本的知识外,他也帮不上别的忙,就是需要钱的地方的时候,他可以大方的出钱。

“这并非单纯增加人力物力就能解决的。”爱因斯坦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铀的提纯过程需要极其复杂的设备和稳定的能源供应。我们的实验基地目前使用的发电机,功率远远不足,每次进行提纯实验,都要担心电力中断。一旦电力不稳,整个提纯流程就会失败,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钱叁强坐在年轻助手们中间,忍不住补充道“杨副司令,除了电力,我们还面临着设备精度的问题。核裂变实验对仪器的要求极高,许多关键设备国内无法制造,只能从欧洲进口。”

钱学林也点头附和“而且,核物理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提纯铀的设备、实验用的仪器、燃料的消耗,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这四年,东北军投入的军费已经非常可观,但对于原子弹研发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钱不是问题,精密的设备需要多少买多少”杨宇霆沉声道“至少说电力的问题,确实是个难题,东北这边的电力建设每一天都在搞,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

爱因斯坦望着杨宇霆坚毅的眼神,心中深受触动。他站起身,郑重地说道“杨将军,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

杨宇霆见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抬手示意众人落座“好!有各位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今日不谈公事,只是为各位接风洗尘。春元,吩咐宴会开席吧,让各位先生尝尝我们东北的特色菜肴,暖暖身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赛博朋克:重生夜之城 西游:从西出函谷关开始 成为宋青书,选择当掌门 美漫超人:从黑袍开始 打猎:从官府发媳妇开始抓熊赶虎 开局系统被挤,我靠攻略师尊成仙 宁尊仙途 我的奸相人生:夫人和皇后都太野 民国:签到死士,列强都问我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