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关系中,信任是最廉价的东西。”石原莞尔冷笑一声“我们不需要他的信任,只需要他的野心。他想要权力,我们就给他军事支持,步枪、火炮、飞机,甚至军事顾问,帮他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他想要收复失地,我们就在国际上为他造势,谴责英法的殖民侵略。他需要发展经济,我们就和他签订贸易协定,用低息贷款换他的橡胶和锡矿。当暹罗的军队、政治、经济都离不开我们的时候,它就不再是盟友,而是帝国最稳固的南方基地。”
永田铁山沉默了。他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土地,又想起满洲的僵局,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作为陆军省军务局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帝国的资源困境。石油储备根本不够维持战争消耗,橡胶更是几乎全靠进口。如果能控制东南亚的资源,帝国的战争机器才能持续运转。
“可是,”他还是有些顾虑,“一旦我们染指中南半岛,美国会坐视不管吗?他们在菲律宾有殖民地,而且一直宣称要维护远东的门户开放。”
“美国?”石原莞尔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他们是商人,不是战士。只要我们不直接攻击他们的殖民地,不影响他们的贸易利益,他们只会口头抗议。而且,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浓厚,他们绝不会为了英法的殖民地而和我们开战。等我们在中南半岛站稳脚跟,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到时候就算美国想干预,也为时已晚。
他向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密谋的紧迫感“永田君,这是改变帝国命运的机会。北线已经没有希望,南下才是唯一的出路。你是天皇陛下最信赖的人,只有你,能把这个计划呈交给陛下,推动整个战略转向。
只要我们日泰同盟能够成立,假以时日,帝国就会在东南亚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且我们也可以同时从上海,厦门,甚至从香港,从中南半岛进攻云南。中国南方的军阀不堪一击,这你是知道的!如果帝国拿下了整个环西太平洋的势力圈,同时以陆军的绝对优势,拿下中国南方的所有省份,到时候再以南及北,帝国的未来指日可待!”
永田铁山看着石原莞尔,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几岁的军官,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他知道,石原莞尔说的是对的。
他拿起茶杯,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清香的液体滑过喉咙,却让他的思路更加清晰“你说得对,”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沉稳。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隙,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这个计划太大,不能只靠我们两个人。”他转过身,眼神坚定“我需要时间,联络海军的人,他们比我们更渴望南方的资源,尤其是石油。伏见宫博恭王和山本五十六都是坚定的南下派,他们会支持我们的。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完整的方案呈给天皇陛下。
石原莞尔也站起身,得意的一笑“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海军那边,我已经通过私下渠道接触过,他们对满洲的僵局也早已不满。只要我们牵头,海军一定会全力配合。”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封面上写着“关于帝国向南洋发展的战略构想”,下面是他的签名“这是我连夜修改完善的计划书,里面详细阐述了南下的战略目标、步骤、所需兵力和资源,还有对英法美反应的预判及应对措施。你先过目,如果觉得可行,我们再一起完善,然后提交给陛下。”
永田铁山接过文件,入手沉甸甸的。他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战略目标“以暹罗为跳板,逐步控制中南半岛,夺取战略资源,建立南方根基。”
他快速翻阅着,越看越心惊,也越看越兴奋。这份计划书考虑之周全,布局之深远,远超他的预期。石原莞尔不仅想到了军事进攻,还考虑了政治拉拢、经济渗透和国际外交,甚至连战后的统治都做了初步规划。
“好,很好。”永田铁山合上文件“石原君,你做得很好。”
在永田铁山修改过石原莞尔的这份提案之后,便在几天后请求觐见裕仁天皇。
东京皇居 庭院里的山水宛如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
永田铁山身着笔挺的陆军少将制服,站在“御学问所”的入口处,手中紧紧拿着那份已经修改完善的“南进战略构想”。
作为陆军省军务局长,自从九一八开战之后,他和参谋次长建川美次可以说是出入皇居次数最多的陆军官员了。
但这一次,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军事计划,更是帝国命运的另一种可能。满洲的战争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军部高层的心头,也让天皇陛下长久以来闷闷不乐。这份计划若能得到首肯,或许能为深陷泥潭的帝国找到一条生路。
“永田君,陛下在里面等候。”侍从武官长莲沼蕃中将轻轻拉开纸门,低声提醒道。
永田铁山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口和袖口,迈步走进御学问所。房间不大,陈设简洁而庄重。 正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明治天皇的御笔,两侧是书架,摆满了线装的古籍和军事著作。房间中央的矮桌铺着深绿色的桌布,裕仁天皇正跪坐在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神情专注。听到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
裕仁天皇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表情,外人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也看不出他对于任何事情的看法,只是带着君主特有的威严“永田卿,你来了。”裕仁的声音不高“是为了厦门的事情吗?”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为了帝国的未来,向陛下呈上一份新的战略构想。”永田铁山躬身行礼,将公文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份计划书,双手捧到天皇面前“这份‘南进战略构想’,或许能为帝国找到一条摆脱当前困境的出路。”
“南进?你之前提出的厦门计划,构建太弯海峡资源圈的计划才过去多久?”裕仁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落在计划书的封面上。他没有立刻翻看,而是抬头看向永田铁山,语气平淡地问道“这份计划,是谁主导制定的?”
永田铁山心中一紧,他知道天皇接下来可能会问什么。“回陛下,这份计划的核心思路,来自参谋本部作战课的石原莞尔大佐。”他如实回答,同时密切关注着天皇的表情变化。
果然,裕仁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石原莞尔?”他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是不是那个之前在满洲关东军,自诩天下第一聪明人的人,就是他主导搞出的九一八事变,最后把关东军主力都赔进去的那个参谋?”
永田铁山早料到天皇会记得这件事。作为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石原莞尔虽然没有被直接追责,但早已被天皇和军部高层贴上了“纸上谈兵”“赵括”的标签。
“陛下,臣恳请您容臣解释。”永田铁山急忙躬身说道“九一八事变的失利,固然有石原大佐判断失误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当时后勤补给的严重不足。况且,石原大佐在事后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错误,他认为满洲并非帝国的唯一出路,这才痛定思痛,提出了这份南进计划。他的战略眼光,臣以为在整个陆军中都是屈指可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