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jyp大楼前的路灯都还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顾新羽背着一个塞得鼓鼓当当的登山包,手里拎着那个显眼的钓竿筒走进公司时,申有娜和黄礼志已经等在休息室了。
“欧巴迟到两分钟!”申有娜指着手机屏幕,语气带着玩笑般的指控,眼睛亮晶晶的。
顾新羽把背包小心靠墙放好,看了眼手表:“明明是你们来太早。”他注意到两个女孩脚边整齐摆放的行李箱,“都准备好了吧?”
黄礼志点点头,指了指桌上的几个纸袋:“还给工作人员带了咖啡和三明治。”她顿了顿,看向顾新羽,“吃过早餐了吗?”
“还没,”顾新羽老实回答,打了个哈欠,“起来连杯咖啡都没来得及喝。”
黄礼志闻言,从纸袋里取出一个三明治递给他:“肉松火腿的,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谢了。”顾新羽接过还带着馀温的三明治,笑着道谢。
前往机场的车程中,申有娜对顾新羽包里那复杂的装备产生了浓厚兴趣。
“欧巴,这盒子里装的什么呀?”她好奇地探过头,指着登山包侧袋里一个铝盒。
“带了些调味料,”顾新羽打开盒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几个小瓶子,“不是说要做饭吗?”
一旁的黄礼志忍不住笑出声:“可是节目组应该会准备调味料吧?”
顾新羽一愣,随即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啊,我忘了这次是跟节目组一起。”
节目组的拍摄从机场就悄然开始了。
李pd带着两名vj跟随拍摄,但如事先沟通的那样,存在感很低,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记录着三人的交互。
飞机降落在济州岛国际机场,刚踏上地面,咸湿的海风就扑面而来。
在节目组的示意下,顾新羽面向镜头,露出一个清爽的笑容:
“大家好,我是顾新羽。现在我们在济州岛,接下来两天一夜的旅程,我将和礼志,有娜一起体验这里的海上文化,徒步游览自然风光。希望这次旅行能让大家看到济州岛不一样的美。”
申有娜在他身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双臂:“哇,是海的味道!“
他们前往的第一站是位于国立公园周边的一处传统韩屋。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后,一座传统的韩式建筑出现在眼前。
青瓦石墙,院落里种着高大的汉拿树,在冬天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就是我们今晚住的地方?”黄礼志惊喜地看着传统庭院,“比照片上还漂亮。”
分配房间时,顾新羽自然得到了唯一的那间偏房,主屋留给了两位女生。
放下行李稍作休整后,李pd公布了下午的任务:徒步偶来小路,并在韩屋厨房准备晚餐。
徒步选择的是偶来小路10号路线,沿途是济州特有的黑色玄武岩和湛蓝海岸线。
申有娜活力十足,经常跑到前面探路,又蹦蹦跳跳地跑回来。顾新羽看着她的背影,心下感叹不愧是体育生出身。
黄礼志则更享受慢慢行走的过程,时不时停下脚步,用手机记录下沿途的风景。
“欧巴,你看那边!”徒步半小时后,申有娜指着不远处一片露出海面的礁石区,“是不是很适合钓鱼?”
顾新羽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思考了会:“那里水流急,确实有鱼,不过礁石滑,不安全,不过我们明天是跟船出海,更好些。”
“那明天海钓,我们能钓到什么啊?”申有娜好奇地问。
“看运气吧,可能是鲷鱼,石斑,或者”顾新羽顿了顿,“鱿鱼吧。”
“鱿鱼?”黄礼志也来了兴趣,“活的鱿鱼是什么样子的?”
顾新羽笑了:“透明的,会变色。钓上来后,可以请船家当场做成生鱼片,蘸着加了柠檬的酱汁吃。”
这个描述让两个女孩都对明天的海钓更加期待。
徒步结束回到韩屋,已是傍晚时分,天边染上了橘红色的晚霞。
最考验人的环节终于到来,生火做饭。
韩屋厨房是传统的地灶,需要自己生火。顾新羽熟练地架起木柴,点燃报纸,小心地引燃木柴。
当橙红色的火苗稳稳蹿起,驱散了厨房的寒意时,申有娜和黄礼志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
火生好后,顾新羽系上围裙,开始处理食材。节目组准备了济州特产的黑猪肉,新鲜海鲜和各种当地蔬菜。
他刀工娴熟地将猪肉切成均匀的薄片,用酱汁、蒜末和清新的济州柑橘汁进行腌制。
“需要帮忙吗?”黄礼志主动问道,挽起了袖子。
“礼志姐可以洗一下蔬菜,有娜”顾新羽看了看跃跃欲试的申有娜,“有娜就负责摆桌子吧。”
申有娜不服气:“我也能帮忙做饭的!”
顾新羽从善如流,精通儿童心理学:“摆桌子也是很重要的任务啊有娜,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这句委以重任的话果然奏效,申有娜立刻斗志满满:“那好吧!”转身就去认真摆放餐具了。
厨房里,顾新羽和黄礼志配合默契。
“新羽经常自己做饭吗?”黄礼志一边剥蒜一边问。
“爸妈不在家的时候会做,”顾新羽将腌制好的黑猪肉放入热锅,肉片与热油接触发出滋滋声响,香气立刻弥漫开来,“总不能饿着自己。”
申有娜摆好桌子后,也凑到厨房门口,看着顾新羽熟练地翻炒和调味,忍不住感叹:“大发,这架势真是专业啊。”
晚餐准备得简单却用心,香煎黑猪肉,热气腾腾的海鲜锅,还有暖胃的鲍鱼粥。三人围坐在韩屋的地板上,窗外是济州岛宁静的夜色。
“我要开动了!”申有娜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烤得焦香的猪肉,吹了吹气塞进嘴里,含糊地称赞,“恩!好吃!”
黄礼志吃相文雅许多,小口品尝后也点头称赞:“味道真的很好,比很多餐厅做的都香。”
顾新羽看着她们满足的表情,眼角弯了弯,拿起木勺给每人盛了一碗熬得浓稠的鲍鱼粥:“喝点粥,暖暖胃。”
饭桌上的谈话轻松愉快,从济州岛的美食聊到各自的旅行经历,再聊到即将到来的海钓。
摄象机安静地记录着这温馨的画面,李pd偶尔会通过耳麦提示他们聊些特定话题,但大多时候都放任他们自由发挥。
晚饭后,顾新羽一个人走到韩屋的院子里。夜空清澈,济州岛的星星比首尔明亮许多。
“新羽啊,在看星星吗?”黄礼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顾新羽回头,见她端着一杯热茶走来。“这里的星空很好看,”他接过茶,“光污染少,看得特别清楚。”
“明天海钓,需要注意什么吗?”黄礼志问,“我和有娜都是第一次去。”
“穿暖和点,海上风大,如果晕船,上船前记得吃晕船药。”顾新羽喝了口茶。“然后耐心点?”
黄礼志笑了:“这个对有娜来说可能有点难。”
“看出来了。”顾新羽也笑了。
第二天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带着刺骨凉意的海风扑面而来,三人裹紧了厚外套,就出发前往码头。
渔船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船家是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古铜色的皮肤,身材敦实,满脸络腮胡,笑起来却十分憨厚和蔼。
看到摄象机,他也毫不惊讶,熟练地帮忙指挥安置设备。
“今天天气不错,”船家用带着浓重济州方言的口音乐观地说,“应该能有收获。”
船只缓缓驶离港口,济州岛在晨雾中渐渐远去。
申有娜兴奋地站在船头,任由海风吹乱她的头发和衣角,象是一点不怕冷,黄礼志则又盖了张毯子,蜷缩着坐在船舱里,小口喝着热水。
到达钓点后,顾新羽打开他的钓竿筒,开始组装钓具。
船上也有备用的钓竿可以给申有娜和黄礼志使用,但顾新羽是个彻头彻尾的装备党,虽然技术不算很好,但是对装备几乎是迷信的讲究。
“我们先钓鱿鱼吧,”顾新羽拿出特制的木虾饵,向两位女生和镜头演示,“鱿鱼对移动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要让饵在水里模仿小虾跳动的样子。”
他示范了如何抛竿,如何有节奏地小幅抽动和收线。
申有娜学得很快,模仿着动作将钓饵甩了出去,黄礼志则更仔细认真,每个动作都要确认是否正确。
“这样对吗?”黄礼志小心地操控着钓竿,眉头微蹙。
顾新羽看了一眼,鼓励道:“对,就是这样没问题的,手腕放松。”
就在这时,申有娜突然压低声音惊呼:“哦莫!有东西!有东西在拉我的线!”
顾新羽快步走到她身边:“慢慢收线就好,不用急。”
大约一分钟后,一只透明的鱿鱼被提出了水面,在阳光下身体不断变换着颜色。
申有娜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船家笑着帮忙将鱿鱼取下,手起刀落,利落地处理成晶莹剔透的生鱼片,盛在盘子里。
“哇,它还在动!”申有娜既害怕又好奇地看着盘子里微微颤动的鱿鱼。
“很新鲜,”船家笑着递过酱油碟,“尝尝看,最好的味道。”
黄礼志鼓起勇气,率先夹起一片,蘸了点酱油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后,眉头微皱:“有点腥!”
申有娜见状,也大胆地尝了一片,她的反应截然不同,连连点头,眼睛放光:“还好啊,我觉得是甜的!欧尼你再试试?”
看着两人对海鲜的接受程度明显不同,顾新羽笑了笑,没有品尝,直接回到自己的钓位。
他换上更大的钓钩和更粗的钓线,挂上鱼饵,然后远远抛向深水区。
“欧巴这次在钓什么?”申有娜好奇地问。
“碰碰运气,”顾新羽将钓竿稳稳固定在船舷上,调整好卸力,“没准能钓大鱼呢。”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申有娜和黄礼志又钓到了几只鱿鱼和几条小石斑鱼,收获的喜悦让她们忘记了寒冷。
相比之下,顾新羽的钓竿却始终静悄悄的。
“你的鱼饵是不是被偷偷吃掉了?”黄礼志关心地问。
顾新羽检查了一下钓线:“还在,可能运气不太好吧。”
就在船长准备提议更换钓点时,顾新羽那根沉寂许久的钓竿猛地向下弯成了一个惊人的弧度,线轮飞速转动,卸力发出刺耳的声响。
“来了!”顾新羽立刻抓住钓竿,身体因那突如其来的凶猛拉力而微微后仰,脚底在甲板上踩实。
“是什么?是什么东西?”申有娜激动地问,紧紧抓住身旁黄礼志的手臂。
顾新羽专注地与大鱼搏斗,无暇回答。钓竿弯曲的弧度令人心惊,线轮仍在不受控制地出线。
船家见状,立刻上前帮忙,经验老道地指导着顾新羽调整角度,两人交替着控制钓竿,让顾新羽有机会短暂休息,缓解酸痛的手臂。
这场较量持续了二十多分钟,顾新羽的额头上在大冬天也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臂因为持续用力而微微发抖,呼吸也变得粗重。
终于,水下的生物似乎耗尽了力气,反抗的力道逐渐减弱,顾新羽开始慢慢收线。
在众人的期待目光中,一条银蓝色的大鱼浮出水面,强壮有力的尾鳍拍打起大片白色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船家惊呼:“??!”(金枪鱼!)
就连见多识广的船家也激动起来,他连忙拿起巨大的抄网,与顾新羽配合,小心翼翼地将那条硕大的金枪鱼捞上船。
鱼落在甲板上,仍在有力地拍打着尾巴,长度几乎赶上了顾新羽的手臂。
“哇!”申有娜和黄礼志同时发出惊叹,围着这条战利品看个不停。
船家拍拍顾新羽的肩膀,用浓重的济州方言称赞:“了不起啊年轻人!这么大的金枪鱼,现在难得一见了。”
顾新羽长长舒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甲板上的金枪鱼,忍不住笑了,他也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
返航的途中,气氛比来时更加热烈。船家将部分金枪鱼当场处理,做成生鱼片。
鲜红的鱼肉在盘中摆成规整的型状,配上芥末和酱油,堪称美味。
“这绝对是我这辈子吃过最新鲜金枪鱼!”申有娜满足地说。
黄礼志也细细品味着,不停点头附和:“这个真的完全不一样,确实好吃,一点都不腥。”
顾新羽看着盘中的鱼肉,又看了看远处渐渐清淅的济州岛海岸线,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满足感。
船只平稳靠岸时,已是下午时分。
济州岛的天空湛蓝如洗,海鸥在港口上空盘旋。
“啊这么快就结束了。”申有娜意犹未尽地看着正在收拾的顾新羽。
“没事,拍摄结束了而已,回去再聚。”顾新羽拉上钓竿包的拉链,“我们还剩了一大部分金枪鱼,可以带回首尔。“
黄礼志惊喜地问:“真的吗?”
顾新羽点头:“回去后,找个时间,可以叫上其他成员,我们一起聚个餐。”
回程的飞机上,连续两日奔波积累的疲惫渐渐袭来。
申有娜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不时发出低笑声,黄礼志则靠着窗户小憩,顾新羽也有点疲惫,脑袋一点一点地,在引擎的嗡鸣中打着瞌睡。
抵达首尔,在机场分别时,申有娜还不忘扒着车窗提醒:“说好了哦!聚餐!别忘了!”
“放心,不会忘的。”顾新羽提着装有金枪鱼的保温箱,认真地点头承诺。
回到家中,先从邻居大妈那里接回兴奋得直摇尾巴的春天。
小狗兴奋地扑上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他的裤腿,顾新羽弯腰揉了揉它毛茸茸的小脑袋。
他打开行李箱,开始归置物品,看着角落里那份来自大海的礼物,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这次济州岛之行,收获似乎比预想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