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鸿钧彻底通读了《元始经》,对元始天尊的道与法,还有他那独特的秘境铸器法,早就心中了然。
当他四极秘境的精神意志,难以混合如一的时候,他福至心灵,感觉自己可以铸造一器,完成最后一步。
想到这里,鸿钧不再尤豫,这些年收获的材料宝物,尽数涌入四极神藏之中。
这些年在星空之中,鸿钧虽然没有得到过足够且合适自己的极道神材,但炼制大圣兵的材料,却并不缺少。
这些材料宝物,在进入四极神藏之后,鸿钧却发现并无用处,根本就扛不住诛仙剑意与诛仙剑气。
而那一小块神痕紫金,根本不够,至于说乌金盾的材料,在上面神纹没有洗尽之前,也用不上。
他略作思忖,便有了主意:“是了,既要以精神意志凝练一器,何必借用外物呢?”
鸿钧想到了北斗星域之中,西漠那座须弥山,虽有山体,但真正让它强大的,却是无数年来,佛门前赴后继修士的精神。
他立刻改换思路,使用元始天尊的铸器法,以及兵字秘,以精气神为器。
在元始天尊的诸器之中,三宝玉如意这件仙台之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器身,只是元始天尊以自身的精气神,化作三宝,成就元神之兵。
后来在元始天尊成道之后,才慢慢查找合适的神材,给了它凭依,化作一件可以显化在外的天尊兵。
如今,鸿钧参考三宝玉如意的铸造,也开始用精气神,在四极神藏之中,刻画器纹,形成胚胎。
而代表四岳的精神意志,也慢慢被引入逐渐积累的器纹之中。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鸿钧不仅需要刻画器纹,还需要引导四极进行新一轮的重铸。
万里之行,不过才踏上路。
水磨工夫,还在后头。
诛仙剑阵和伏羲龙碑这两件极道神兵,为了不影响鸿钧修行,没有进入他的四极神藏探查。
可是须臾之间,他们发现鸿钧有些不一样了。
种种痛苦与磨难,应该还在,能看到他煞白的脸色。
但是鸿钧的嘴角,却隐有笑意,有一种特别的气韵,丝丝缕缕的大道契机从他的身体溢出,扩散向远方。
“悟道?”
“创法?”
无论诛仙剑阵,还是伏羲龙碑,都见多识广,立刻明白鸿钧此时的状态。
他们连忙打起精神,继续给鸿钧护道。
这一护道,就是三十年的时间,期间有好几次雷劫,自动找到了鸿钧,却都被他们拦在外面。
至于鸿钧,则彻底沉浸于参悟四极之秘,铸造四极神兵的修行之中。
随着神藏之中,一道道器纹的积累,四座由精神意志形成的山岳,开始慢慢汇聚于不断壮大的器纹之上。
在他的四肢所在处,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古字,那是至尊的道文,仿佛划破时光而至。
鸿钧并未修行过完整的太阴、太阳、燧人和华胥古经,可是这一刻,他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
气机交感,大道相引,仅仅一卷残缺的四极经文,就窥探到了这些经文最深处的大道印记。
起初,是鸿钧引入四极的四座山岳,巍巍古岳,横亘岁月长河之中,如如不动。
接着,古岳化作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代表四方的异兽,鲜活灵动,吞吐道意。
随后,四方异兽消散,又成为了地水火风,如同一个世界在开辟般,代表着从无到有的变化。
转瞬之间,地水火风又变成了四种剑气,诛灭一切,终结一切,将有归于无。
“不可消散,不可退转!”
鸿钧终于动了,手中结出一印,淡淡而笑:“颠倒四极岂可修,奋起凡躯铸不周。身成顶天立地法,心向混沌大道通!”
“此印,源于四象而超脱四象,当镇压天地万道,可名不周!”
不周印!
既是鸿钧参照“四象印”的变化,以及元始天尊大道而得的神通,同样也是他在四极神藏之中,炼制出来的道兵!
于外而显是不周印,在内而存是为不周山!
不周山,汇聚四方古岳,顶天立地,镇压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大道,是演变自身造化的开始!
只见鸿钧的四极神藏之内,巍峨山岳,将诛仙四剑的剑意,彻底镇压在下,剑气更是消弭不见。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也现出本源气机,化作不同的元气,环绕不周,聚散不定。
聚则为阴阳两仪,阳清在天,阴浊在地;散则为四象元气,演变无穷,万物初始。
聚散之间,自有一丝两仪之意,自然流转,与轮海的太极道意相通,完美衔接。
一段全新的经文,在鸿钧的心间流淌,那是独属于他的《四极经》。
至此,他在这片神域的修行,告一段落了。
鸿钧大笑三声:“多谢两位前辈,为我护道。”
随后,鸿钧跃上高空,迎来了推迟三十年的雷劫。
他本来只是在圣人王第三个小境界,这一次因为道衍大帝遗留的进化液,以及参悟四极,进一步完善自身大道,一跃而至圣人王第九境界。
距离大圣境界,已经一步之遥了。
鸿钧手上还有进化液,却没有借此强行破关,准备在大圣之前停留一段时间,再到各处星域之中,观摩万道,纳入自己的鸿钧大道之中,为后续的混沌之变奠定基础。
“虽然还不是混沌体,但是观他大道,无论肉身和元神,都已经有了朝混沌而变的趋势了。”
伏羲龙碑,一直就知道鸿钧修行的目标,也曾见证鸿钧以纳佛道同归无量,成就万道合一的基础。
但是,那只是基础,无论是元神还是肉身,鸿钧都还没有演变混沌的趋势。
可随着鸿钧重修轮海、四极两境,在道德、灵宝、元始三位天尊的大道助力之下,不仅为“洪荒道体”开创了合适的演变经文,更成就了自己的混沌变化之路。
“难怪女娲娘娘,会选择他。”
这种非大境界跨越的雷劫,对鸿钧而言,不过是锤炼肉身的助力。
没过多久,他就从雷劫之中回归,然后向诛仙剑阵告辞,要重新踏入星空古道。
伏羲龙碑,自然继续跟在他的身边,见证鸿钧到处观术、观法、观道。
数年之后,当他们来到人族古路的某座城池之时,听到了一桩消息,有两位有帝姿的天骄,正在决战。
这两个天骄,对鸿钧而言,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甚至还与他有些不多不少的因果,让鸿钧起意,决定去凑这个热闹。
他们的大道,在宇宙之中颇具声名,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