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在闭关创法之前,曾经将一百多缕神念分出去,见证一百多个,和他前世身世相似,资质寻常的人,在永恒主星这个修行与科技并存,但是阶级跃迁难度更大的世界,究竟会有怎样的人生。
如今过去了三十多年,第一缕神念就已经回归了。
鸿钧通过这缕神念,看遍了此人的一生,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
在永恒星域之中,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医疗水平,都远胜鸿钧前世的地球。
只要不追求修行,安心做一个底层的牛马,活到一两百岁,问题并不大。
可是,既然知道有修行的存在,又有多少人,会甘心当牛马呢?
鸿钧这缕神念跟随的人,就是不甘心之辈。
他在懂事之后,见识到了修士的强大,就开始不断谋求修行,好不容易进入道宫境界,就开始跟随星际船队,外出查找机缘。
然后,就死在了一个遥远的星际之中。
鸿钧这缕神念,其实可以视为他的一个化身,潜藏在船队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最终回归。
当然,这是能够回来的。
多半还有更多的神念,在寄生之人死掉后,被一些强者看到,顺手抹杀了。
对此,鸿钧也不在意,只等能归来的神念,依次归来。
一个个神念回归,代表着一个个“鸿钧”,死在了修行路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最终都是因为修行而死,也有最终放弃修行,安详富贵的,亦有为了子孙,放弃前途的,种种这些,不一而足。
鸿钧从神念之中,看到这些“鸿钧”的死状,有遗撼有怨恨有无奈有后悔,种种情感,让人百感交集。
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
百年之后,鸿钧只剩下两缕神念还在外了。
他心中好奇,沿着指引,去查找这两缕神念的所在。
鸿钧首先找到了一个名叫梵天的青年,他的机缘甚好,获得过异宝,在一次星际拓荒的时候,拯救了一个重伤的仙台修士。
这位仙台修士,出身于永恒主星的王侯家族。
为了感谢他,将自己的后辈嫁给了他。
而梵天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质。
或许真是天意垂青,忽忽百年时间,竟让他挖掘出了血脉之中的力量,成为了难得一见的战体。
这种体质,在永恒星域之中没有出现过,因梵天而得名,所以被称为梵天战体。
鸿钧看着已经被大家族视为后辈天骄的梵天,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不断参加生死擂台战,不禁感慨万分。
在梵天于生死边缘,战胜一位强敌之后,即将破入仙台境界,他觉得已经不用看了,将他身上的这缕神识收回。
“不错的战体,但是刚极易折,传你造化补天术,或许能够帮助你走得更远。”
鸿钧的神念,当着梵天的面回归,离去之前,将娲皇的造化补天术,留了下来。
在梵天惊愕的目光之中,鸿钧轻笑一声,前往永恒星域之中,那个名叫“仙羽”的副星。
鸿钧最后一个神念寄生的人,原名齐家,后来向往仙道,改名齐太上,于三十多年前,在仙羽星上面定居。
相比梵天的性格,齐太上更加稳健,轻易不会让自己陷入绝地,有困难就躲在别人的身后。
但是,对修行而言,齐太上同样坚定无比。
甚至可以说,他的运气,更在梵天之上。
百年时间,他竟然得到了《道经》轮海卷、《道衍经》道宫卷、《灵宝经》四极残卷,以及《永恒经》的化龙残卷。
四种残缺功法接续拼装,俨然是一个“小鸿钧”。
可惜,他的资质实在不好,虽有机缘,却又不够,最终在强行突破仙台的时候,受了道伤。
齐太上自己的修行路,就此断绝,于是将目标放到自己的后代身上。
他不断生孩子,要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而他们家族的目标,就是打造出一个存在于齐太上理论之中的仙体,可以完美承载这四种至尊经文,跨入仙台。
“血脉在子孙的身体里面流淌,也算是求道的一种了。”
鸿钧微微点头,收回自己这缕神念的同时,将自己的仙台法留给了他,并且告诉他,太上仙体不出,不可修行此经。
若是他们一族,真能打造出所谓的“太上仙体”,那自然也能够兼修《无量天功》与《阿弥陀经》。
若非太上仙体,在没有天大机缘的情况下,修行此经,多半止步于仙台二重天。
至此,鸿钧的所有神念,都彻底收回了。
一缕缕神念,在鸿钧的识海之中沉浮,一个个人生,在鸿钧的记忆之中闪现。
“这些都是‘我’,这些又都不是‘我’。”
鸿钧将所有的神念,彻底纳入自身的无量神力之中,化作无量光、无量法的一部分,心中却在自问:“我因何而存在?因为我修行的道,还是因为我的过去、现在、未来?”
他对无量天功的斩道思考涌上心头,知道此经想要大成,其实需要斩掉自己修行的所有法,只留下最本质的大道念头。
所谓无量法灭,无量道生,便是如此。
同时,鸿钧也清楚阿弥陀经的斩道理论,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斩尽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只有佛心一颗照耀万古。
很多佛门修士,以阿弥陀佛的佛心为己心,而去斩过去现在未来心,其实已经误入歧途了。
他们的成就,永远不可能超越阿弥陀佛。
还有轮海、道宫、四极、化龙的诸经,都是至尊经文,都是鸿钧前期的助力,但是早晚都会成为鸿钧修行的阻碍。
“我思,故我在,有没有修行,我都是我。能修行,自当修行;不能修行,也当求道至死心不悔!那些大道,无论是天地大道,还是自身修行的种种大道,都无法桎梏我。”
“我有仙心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今日斩破桎梏,照破山河万朵!”
刹那之间,鸿钧手中,出现了那把多年没有使用的断剑,朝着自己斩落。
这一剑,集合了洞神、洞玄、洞真三洞剑诀之大成,斩尽一切物质、精神和场域;
这一剑,集合了部分狠人大帝“斩我明道诀”的神韵,却有了很多相反的地方;
这一剑斩出的时候,鸿钧的心神之中,一个“斩”字道文,若隐若现,正是“斩三尸”三道文之首。
这一剑,发自鸿钧心底,只斩本我,不问其馀,是名——
斩道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