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华兰未出嫁,很多话她一个姑娘家并不适合说。
她一直觉着母亲在对待林小娘的问题上很有问题。
华兰并不是反对母亲对付林小娘,作为一个妾室,挑战当家主母的权威。
不管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和利益,还是为了面子,王大娘子都不得不对付林小娘。
可她要对付林小娘,却不该经常拿一些小事来针对。
隐而不发,找个机会一次把林小娘收拾个狠的。
即便不能一下让林小娘翻不了身,也要让她老实一些。
可王大娘子老是抓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针对林小娘。
没有意义不说,还会让盛对王大娘子愈发厌烦。
没办法,两人身份并不对等。
王大娘子因为一些小事来找林小娘的麻烦,盛幼会怎么想?
盛本身就偏爱林小娘,王大娘子的行为在盛看来就是不能容人的表现。
两相一对比,只会让盛对于林小娘更加喜爱。
可以说,林小娘能不断做大,王大娘子本身也有责任。
“大姐儿。”
刘妈妈道:“这次明明有正当理由,若是都不收拾她一番,那得忍到什么时候?”
她也不赞同王大娘子因为一些小事来多付林小娘,之前也多次规劝过。
这次在她看来确实是个好机会,否则也不会劝王大娘子。
“并非不该,而是时间选的不对。”
华兰叹息道:“汴京言官御史众多,官员言行举止稍有不对,很容易被人弹劾。
文人讲究一个修身齐家,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做官要公私分明,但是对官员道德层面的要求,又会公私并重。
私德有亏,对于官员来说,甚至比犯一些小错都严重。
言官御史可不仅仅只盯着官员做官有没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更会盯着官员的私德。
母亲此时针对林小娘,万一父亲在扬州让妾室掌家之事被传了出去,会造成什么后果?”
妾的地位极其低下,甚至于和下人相当。
有正妻在的情况下,让妾室管家,简直是倒反天罡。
古人很在乎礼法,这件事一旦被人弹劾,以后前途都会受到影响。
“这—”
刘妈妈一时语塞。
她到底只是个下人,虽然有些聪明,但却局限于家宅之中。
“她犯了错,我还不能收拾她了?”
王大娘子不满道:“凭什么我就要顾忌这顾忌那,这正头娘子也当的太憋屈了吧!”
“娘,您是正妻,将来入宗祠的是您,入祖坟的也是您。这家业,将来也是由二弟弟来继承。父亲前途受到影响,整个盛家都要受到影响,最吃亏的还是您。”
华兰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跟母亲授了一遍。
林小娘就属于那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她一个妾室,也不用考虑什么大局,盛家的未来。
虽说盛家倒楣,她也落不得好。
可相比较起来,她的损失也最小。
剧中明兰有句话形容的很贴切,这世间万般事,看的就是谁更能豁的出去。
王大娘子要真的不顾一切,想要收拾一个妾室很难么?
其实并不难。
以盛的性子,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和王大娘子彻底撕破脸皮,甚至休妻。
可真要那么做,两人怕是只能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了。
甚至一个不好,传扬出去,整个盛家的名声都会尽毁。
王大娘子嘴上说的凶,但她平常能相对克制,显然内心里还是有些顾忌的。
毕竟她的沉没成本,可比林小娘高多了。
见王大娘子不说话,华兰柔声安慰道:“母亲,女儿和你说这些也是为了您好。汴京毕竟和扬州不同,做什么事都要三思后行。女儿过些日子就要随官人离京了,想提醒母亲都没机会了。”
“离京?”
王大娘子闻言一愣,问道:“你们离京做什么?”
“官人差事有调动,要调去地方任职。公爹和婆母体谅我还未怀上,让我随官人一起去赴任。”华兰脸色微红道。
虽然成亲半年左右了,可在母亲面前提孩子这种话题,她还是有些忍不住脸红。
“去地方任职?”
王大娘子急道:“那地方上哪里比得上汴京?梁家好列是有爵之家,怎么不为姑爷打点一下?”
她对官场很多事情并不是很了解,未来盛长柏金榜题名后,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职时,都还一脸嫌弃呢。
在王大娘子看来,京官肯定比地方官强,武官肯定也一样。
一听到梁安要被调去地方任职,王大娘子就觉着是梁家没有给他打点的缘故。
“娘,你多心了。官人这次调去地方任职,可是升官了。从正六品上升为从五品上。
华兰虽然知道一些原因,但她并没有告诉母亲,怕她担心。
“升官也比不上留在汴京,而且这以后要见你就难了。”王大娘子一脸不舍道。
“母亲之前不海嫌弃我经常回来么。”华兰笑道。
“你个没良心的。”
王大娘子瞪眼道:“我这不是担心你经常回来,惹你婆母不喜么。不过你婆母居然会放你走,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
“母亲您就别瞎想了。”
华兰笑道:“官人虽是庶子,却很有出息。将来总归要分家另过的,婆母她何必为难我呢?”
王大娘子正想说什么,一个丫鬟匆匆走了进来,行礼道:“大娘子不好了,五姑娘和四姑娘打起来了。”
“恩?”
王大娘子闻言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怒道:“放肆,她一个妾室生的庶女,居然敢对如儿动手?”
“母亲!”
华兰连忙安抚道:“你先冷静一下,问清楚缘由再说。”
“有什么好问的,肯定是那个贱人挨了罚,指使她女儿报复呢。”王大娘子咬牙道。
“母亲!”
华兰加重了几分语气道:“您说话注意些,这些话让爹听到了,又该生气了。
不管是故意为之,还是因为其他,总要先问清楚。这件事您别管了,让女儿来吧。”
按说她已经出嫁,这种事不该她插手。
可她担心母亲正在气头上,会把小事越闹越大。
“大娘子,您就听大姑娘的吧。”刘妈妈也跟着劝道。
“哼!”
王大娘子冷哼一声,气呼呼的坐了下来。
华兰见母亲听劝,也松了一口气。
看向报信的丫鬟,问道:“妹妹她们因何动手?可曾伤着?”
“奴婢也不知,是庄学究那边差人来通知的,让大娘子派人去领人。”丫鬟说道。
“两位姐儿该不会在学堂上动手的吧?”刘妈妈担忧道。
私下吵嘴,哪怕是动了手,因为还小,只要不严重,都不算什么大事。
可要是在学堂上动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学堂上可还有齐家小公爷和梁安这个盛家姑爷的弟弟在呢。
盛家两个姐儿在学堂上打起来,外人怎么看盛家。
哪怕齐衡和梁奎不会传出去,但梁奎是梁家人,梁家知道了,华兰在梁家也抬不起头来。
王大娘子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急道:“走,赶紧过去看看。”
“母亲,您别急。”
华兰出奇的冷静,道:“算算时间,响午散学也有一会了。而且二弟弟也在学堂读书,不会任由四妹妹五妹妹打起来的。
应该是散学后,两人因为什么事才动的手。”
“要是如此,怎么会闹到庄学究那去?”王大娘子问道。
“女儿也不太清楚,您先别急,我先去把人领回来。”华兰说道。
“你是小辈,去不太好,还是我去吧。”王大娘子道。
“我去没有什么不好的,本来也是小辈的事,我这个做长姐的管教妹妹正合适。”华兰说道。
王大娘子闻言也只能答应,华兰当即去了盛家私塾的院子。
盛家宅院是由三套宅院打通改造的。
当初盛老太也买宅子的时候,积英巷这边没什么官员,因此宅子都比较小。
买下一套三进的宅子,又把左右两套宅子花钱给买了下来。
私塾就设在了原本左侧那套宅子的中院。
这里被改造过,不仅有学堂,还有住的地方。
盛统早年小的时候蒙学,也是在这边进行的。
华兰来到院子,就有丫鬟领她来到厅堂。
“大姐姐。”
本来低头站在一旁的如兰,见华兰进来,惊喜的喊道。
华兰瞪了她一眼,却也松了一口气。
如兰和墨兰只是稍微有些狼狈,并没有看到什么伤,应该只是推揉拉扯了下。
“见过庄学究。”
华兰前身福了福,道:“舍妹顽劣,让学究受累了。”
“大姐儿客气了。”
庄学究微笑摆手,道:“两位姐儿还小,也非什么大事。既然大姐儿来了,就把她们领回去吧。”
“多谢学究。”
华兰行礼道谢,然后领着如兰和墨兰走了。
“大姐姐,是—
“闭嘴!”
一出门,如兰就上前两步,拉着华兰的骼膊想要解释。
可华兰却冷着脸甩开了手,道:“我没问你不准说话!”
寿安堂盛老太太听完明兰的讲述,神色如常,叮嘱道:“若是回头你爹或大娘子叫你去问话,你如实说便可。”
“是,孙女明白。”明兰应道。
这时,房妈妈走了进来,行礼道:“老夫人,大姐儿去私垫那边领人去了。”
“哦?”
盛老太太闻言微笑道:“以前我也教过她不少,不知道她学了多少,今日正好能看看她有没有长进。”
“可大姑娘毕竟嫁出去了,而且牵涉到四姑娘,她未必能处理的很好。”
房妈妈担忧道:“若是主君回来不满意,可就麻烦了。”
“能有什么麻烦?”
盛老太太不在意道:“让她管,处理不好就当练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