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不用上朝,早上用了早饭,天色大亮才出门。
他出门的时候早朝已经结束,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汴京。
官家都说出你们说立谁就立谁的话来,韩章等人也不敢继续逼迫。
最终以郭相公致仕,十馀个三四品的官员被贬,暂时告一段落。
自官家登基后,除了十几年前叫停新法时,从未有如此多的重臣被贬。
官家是想利用这种手段,震慑朝中百官,暂时拖延立储的时间。
不过熟知事情走向的梁安很清楚,这种办法没用。
事实上也是如此,官家贬了一众官员,仅仅过去几日,便有一些官员开始上书请求立储。
甚至各地的地方官,也纷纷开始上书。
请求立储的扎子,如雪花般飘向官家的御案。
对于官员来说,于公储君关乎天下稳定。
万一哪天官家突然驾崩,连个储君都没有,不仅朝廷会乱,大周周边的国家说不定也会趁火打劫。
于私来说,早点确定储君,大家该表忠心的表忠心,以免影响前途。
官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妥协,命宗人府从宗室中选择合适的人选上报,以供挑选。
百官闻之,无不欢欣鼓舞。
宗人府那边动作也很迅速,在众多宗室中,根据和官家的血脉近远,平常的品行等,最终选择出十个宗室子弟,上报给了官家。
就在百官以为,储君人选能定下的时候,官家却在早朝之上宣布,储君干系重大,关乎国本,不可不慎重。
经过仔细考量,官家在邕王和兖王中尤豫不决,因此暂定人选为邕王和兖王。
先以储君的标准对两人进行培养,究竟过继谁,则以两人的表现而定。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满朝文武无不反对。
为何古代有嫡长子继承的规定?
就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能够很好的避免争端。
士农工商、嫡长子继承,这些制度本质上来说,都是让大家各安天命。
官家暂时拿不定主意,想对邕王和兖王进行考验,本身并没有问题。
可官家却不能说出来,更不能以储君的身份对两人进行培养。
若只是官家暗地里考察两人,并不会造成多大波澜。
但官家把考察摆在明面上,这就等于是让两人争斗。
而以储君身份对两人进行培养,也给了他们直接接触朝中大臣的机会。
到时候文武百官也不得不站队。
邕王和兖王又不傻,官家说什么看表现,归根结底不就是看谁支持者多么。
两人必然会拉拢朝臣,面对两人的拉拢,除了韩章等少数码高权重的官员外,其他人谁敢拒绝?
今天邕王拉拢你,你拒绝了。明天兖王拉拢你,再次拒绝。
但兖王会不会怀疑你已经投靠了邕王才拒绝我的?
即便拒绝的官员多,将来两人某一个登基,也未必会全部清算。
可谁又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清算的那个呢?
即便不被清算,只要拒绝,将来就不可能受到重用。
朝中那些上层官员不怕,以他们的地位,不管谁登基,都需要用他们来稳定权势。
但对于中层官员来说就很不友好,不管是为了前程,还是为了家族,他们都没得选择,直接站队。
然而面对百官的反对,官家却很坚决。
“你们让朕立储,朕难道连挑选的资格都没有么?要不你们说说这两人该立谁,朕听你们的。”
官家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沉默了。
对于官员来说,他们希望皇帝能垂拱而治。当个吉祥物,把治理天下交给他们。
但这种事却不能直接说出来。
最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梁安一直关注着朝中动向,早朝结束没多久,他便知道了这个消息。
“难怪邕王和兖王最后斗成那样。”梁安喃喃道。
剧中对于这一段并没有讲述,他知道邕王和兖王相互争夺储君之位。
按说官家是不可能同时过继两个继子的,两人的争斗有些莫明其妙。
此时他算是明白了,官家并不想立储,又扛不住压力,只能通过这种手段来稳住群臣。
官家不知道这样会让两人明争暗斗,甚至朝中许多大臣都会参与其中么?
官家肯定知道,可这种乱象或许也正是官家想要看到的。
朝臣只要站队,那就不可能齐心。
如此自然就不会再出现群臣共同逼他立储的场景了。
梁安摇了摇头,他不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但这一切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邕王和兖王被选做储君的人选,也就意味着接下来事情的走向,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只是现在还不够乱,暂时还不是离京的时机。”梁安喃喃道。
傍晚,下值的梁安回到家中,先是去给梁辉和吴大娘子问安,这才回到自己院中。
华兰领着彩簪伺候梁安换下官服。
“把衣裳拿来。”
华兰招了招手,荷花捧着一件新做的衣袍上前。
“天气慢慢热了,妾身给官人做了身薄些的衣裳,官人试试看合不合身。”华兰微笑道。
“娘子做的肯定合身,不过家中有绣娘,这种事让绣娘做就行了。”
梁安张着手,任由华兰替他穿衣。
“妾身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打发时间了。”华兰笑道。
梁安看着微笑替他理着衣服的华兰,心头涌现几分愧疚。
他平常当差虽然无聊,却也能看看话本打发时间。
偶尔还和张云他们出去喝酒小聚。
但对于女子来说,平常几乎就只能待在这院落之中。
华兰并不是当家大娘子,和那些官眷来往走动这些轮不到她。
偶尔吴大娘子会带她出门参加一些聚会,可在婆婆面前,也没她说话的份。
天天如此,确实够无聊的。
和梁安关系好的张云等人也未成婚,华兰又不是在汴京长大的,连相熟的小姐妹都没有。
“看着挺合身的,官人感觉穿着舒服么?”华兰问道。
梁安回过神来,活动了一下身子,笑道:“没想到娘子还有这手艺,做的衣裳比家里绣娘做的穿着舒服多了。”
“妾身手艺哪里比得了家里的绣娘,官人就会哄我开心。”
话虽这么说,但华兰脸上的笑容却说明她心里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