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是他手下指挥使,立了功劳,他自然也有功劳。
不仅是他,包括甘老将军也有。
只是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功劳,会被记下来,却不会得到赏赐。
但将来在升迁,或者调用上,会被优先考虑。
就拿甘老将军来说,在北方坐镇七八年了,早就想调回朝廷了。
大周军制讲究一个军不常将,将不常兵。
甘老将军坐镇这些年,手下兵马已经换了三波了。
北方苦寒,坐镇边关又不能拥兵自重,增长权势,哪有待在汴京来的舒服。
可北方没有战事,坐镇边关就只有苦劳。
这次梁安立功,甘老将军也沾了光,等大周和辽国谈判结束,他便能上书一封,说自己年迈体弱,难忍北方苦寒,请求调回汴京了。
这也是甘老将军得知梁安率军抵达雄州,便派郑骏前来领梁安去见他的原因。
甘老将军坐镇北方多年,自然不可能一直住在军营之中,而是住在雄州城内的宅子中。
郑骏和梁安骑马来到宅院外,便有下人上来接过马匹,引两人进了宅子。
一路来到正堂,只见屋内聚集了很多军中将领。
别的朝代因为担心皇帝猜忌,领兵武将很少私底下来往。
可在大周就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了,因为大家掌管的兵马,每隔几年就要调动。
通过这种方式,将领很难把手下军队彻底掌控,官家自然也不担心武将往来过密。
因此甘老将军毫无顾忌,邀请了许多军中将领,于自己家中设宴。
“大帅,末将把伯谦领来了。”
郑骏行礼后,便退到了一旁。
梁安躬身行礼:“末将拜见大帅!”
“哈哈,我们的功臣来了。”
甘老将军哈哈一笑,看着梁安,道:“你剿灭四百辽国骑兵,大快人心,今日本帅设宴给你庆功。”
“谢大帅!”梁安躬身道谢。
“甲胄在身多有不便,来人!”
甘老将军唤来丫鬟,道:“领梁将军前去沐浴更衣。”
“是!”
丫鬟福了福,侧身道:“梁将军请。”
“那末将就先失陪了。”
梁安行礼后,跟丫鬟离开了正堂。
丫鬟引着梁安来到一处院落,进入屋内,只见屋内蒸汽升腾,已经备好了热水。
丫鬟招呼屋内等待的丫鬟,一起为梁安卸甲。
卸下甲胄,丫鬟没有停手,继续为梁安宽衣。
梁安虽然有些不习惯,可他知道这是他必须要慢慢习惯的。
张着手任由丫鬟施为,不一会便一丝不挂了。
应该是屋内太热,几个丫鬟热的脸色通红。
梁安进入浴桶,舒服的发出一声低吟。
两个丫鬟褪下外衣,只着亵衣,上前为梁安清洗。
如今的梁安再有数月就十八岁了,常年练武,身体强壮,正是精力旺盛之时。
被丫鬟的手一碰,心里燥热难耐。
梁安清楚,这些丫鬟他是可以碰的。
甘老将军最喜欢给人送妾,后来顾廷烨发达后,还曾给顾廷烨送过。
上司给下面官员送妾,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事,而且还不好拒绝。
明兰可以不接受顾廷烨之前的通房,却接纳甘老将军送的妾室进门。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梁安若是碰了这些丫鬟,回头甘老将军就会把人送给他。
他如今连正妻都没有,若是领个妾室回去,对他将来说亲也有不小的影响。
不碰,甘老将军回头要送,他还能以未娶正妻为由拒绝。
一旦碰了,可就没有办法聚合了。
一柱香后,梁安在丫鬟的伺候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回到了正堂。
正堂内,甘老将军正在和一众将领闲聊,见梁安沐浴回来,指了指郑骏下首的位置,笑道:“伯谦,快快入席。”
“是!”梁安应声入席。
甘老将军吩咐下人上菜,看向梁安道:“朝廷派出使臣出使辽国,质问辽国派兵劫掠大周百姓之事。刚刚我等在谈论,两国会不会因此发生战争,伯谦以为呢?”
梁安闻言沉吟了一会,说道:“末将觉得辽国因此和大周撕破脸皮的可能极低。”
甘老将军闻言不置可否,微微颔首,示意梁安继续说。
“末将被调来戍边不久,却也听说过辽国内部矛盾重重。
这种情况下和大周开战,对辽国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加之又是辽国先破坏盟约,若兴不义之师,必将失去民心。”梁安说道。
打仗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因为打仗要死人,还需要征召大量徭役来保障后勤。
若是没有正当理由,很容易让百姓怨声载道,失去民心。
游牧民族因为生存条件恶劣,更讲究弱肉强食,并不在乎是否师出有名。
但如今的辽国早已经成为半耕半牧的国家,其内更是有大量的汉人百姓。
虽然辽军骑兵很多,但步卒也不少。
更何况和大周交战,以攻城为主,肯定要派遣大量步卒。
如此一来,也是需要征召大量徭役来保障后勤。
因此也要考虑师出有名。
最重要的是,辽国并没有灭掉大周的实力。
不然一个盟约,可阻止不了辽军南下。
当然,辽国也不怕大周会出兵,最多做个样子,给大周一个台阶下。
最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除此外还有西夏在旁虎视眈眈,两国交战,还要防备西夏偷袭。一旦两国损失太大,西夏便会乘虚而入。”
如今大周、辽国和西夏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相互牵制。
不同的是,辽国并没有强到要大周和西夏联合抗衡的地步。
“恩,老夫也如此认为。”
甘老将军微笑道:“不愧是勋爵子弟,年纪轻轻,眼光却很独到。”
刚刚他询问其他人,许多人都担心辽国会怒而兴兵。
言语中充满了慌乱。
“些许浅薄之言,让大帅见笑了。”梁安躬身道。
“你之言,可一点不浅薄。”
甘老将军微笑摇头,道:“年轻人谦虚是好事,太过谦虚就不好了。”
梁安说的那番话浅薄么?
肯定浅薄!
因为这些在坐之人,几乎全都知道。
但他们明知道这些,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辽国会出兵。
为何?
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对辽国畏惧,也不愿意打仗。
梁安能够很笃定的说出来,在他看来就是勇气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