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以后,我们不但有馒头吃,还会有更多,更多好吃的。”
林阳和林若雪坐在一起。
林若雪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她看着周围一张张幸福的脸,轻声对林阳说:“哥,我们好象,真的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家。”
林阳点了点头。
他看着这热闹的,充满了烟火气的食堂,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晚饭后。
林阳找到了正在和老赵,一起研究地图的张伟。
“张队长,我有个想法。”
“哦?说来听听。”
林若雪也走了过来,她看着地图,认真地说道:“既然我们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和加工能力,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基地周围,开垦更多的土地。”
“我们可以种更多的小麦和水稻,这样,以后就能自己磨面粉、碾大-米,不用再冒险出去搜集了。”
林阳点头附和:“没错,只有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我们这个家,才算真正地,站稳了脚跟。”
张伟和老赵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
“好!”张伟一拍桌子,“我早就想这么干了!现在万事俱备,就等你们这句话了!”
老赵也从一个箱子里,翻出了几包用油纸包好的东西。
“这些,都是我以前偷偷藏起来的各种种子,小麦、水稻、蔬菜,都有!”他自豪地说道,“我以前在农村种过地,到时候,我来教大家!”
一个新的,宏伟的计划,就在这小小的指挥部里,诞生了。
第二天。
一项名为“黎明计划”的浩大工程,在基地,正式激活。
计划的内核,只有一个——开垦。
将基地周围所有能利用的土地,全部开垦成良田,种上希望的庄稼。
张伟站在广场的高台上,用一个铁皮喇叭,向所有幸存者,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动员。
“同胞们!”
“我们有-了坚固的围墙,有了充足的武器,现在,我们还有了吃不完的粮食!”
“但是!我们不能坐吃山空!我们不能永远依靠搜集和运气!”
“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废土上,种出我们的未来!”
“从今天起,我们要让这片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我们要让这里,长满金色的麦浪和沉甸甸的稻穗!”
“我宣布,‘黎明计划’,现在开始!”
“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所有人,行动起来!”
张伟的演讲,点燃了每一个人心中的火焰。
“行动起来!”
“开荒!种地!”
幸存者们的热情,被彻底激发。
不需要命令,不需要监督。
所有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都主动地,从维修车间,领来了锄头、铁锹和镐头。
在张伟和林阳的统一规划下,一片片荒地,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局域。
男人们,组成了开荒的主力军。
他们喊着号子,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坚硬的土地,一寸寸地翻开。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背,泥土,沾满了他们的脸庞。
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缩。
他们的眼中,闪铄着对未来的期盼。
王勇,阿凯,李哥,这些昔日的战士,此刻都化身成了最勤劳的农夫。
王勇力气大,专门负责用大锤,砸碎地里那些坚硬的石块。
砰!砰!砰!
每一锤,都仿佛在向这个残酷的末世,宣告着人类不屈的意志。
老赵,则成了整个工程的总技术顾问。
他背着手,在田间地头来回踱步,活象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地主。
“哎!小李,你那垄起得不对!要顺着这个坡度,这样才好排水!”
“那边的土,要再翻得深一点!把下面的生土翻上来,晒几天,能杀菌!”
他不仅指挥,还亲自示范。
如何选种,如何育苗,如何施肥(虽然肥料只是草木灰),他都讲解得头头是道。
他那丰富的农业知识,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对他愈发尊敬。
林阳,也没有闲着。
他没有参与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承担起了更重要的责任——安保。
他带领着巡逻队,将警戒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开垦区的边缘。
他们清理掉任何试图靠近的丧尸,为后方挥洒汗水的同伴们,筑起了一道最坚实的安全屏障。
女人们,也没有落下。
王姐和陈岚,带领着后勤组,在田边支起了大锅。
她们烧好了热水,准备好了午饭。
每到饭点,那香喷喷的馒头和热腾腾的菜汤,就是对劳动者们最好的奖赏。
林若雪,则带着孩子们,组成了“除草小队”。
她教孩子们,分辨哪些是杂草,哪些是幼苗。
孩子们提着小篮子,在田埂上,认真地拔着草,稚嫩的脸上,也沾满了泥土。
整个基地,都象一台高速运转的,充满了生命力的机器。
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在为这个共同的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日子,一天天过去。
基地周围的景象,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一片片荒地,变成了整齐的田垄。
光秃秃的土地上,渐渐冒出了一抹抹嫩绿的新芽。
那些新芽,在阳光下,拙壮成长。
从最初的星星点点,慢慢地,汇聚成片。
直到某一天清晨。
当幸存者们,走出宿舍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只见基地周围,那广袤的田野,已经彻底被一片望不到边的绿色所复盖。
绿油油的小麦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象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旁边的水田里,插着一排排整齐的,翠绿的秧苗,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太壮观了。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菜地了。
这,是真正的,一望无际的田野!
“天哪”
“我们我们真的做到了”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呆呆地看着这片由他们亲手创造出的奇迹。
张伟站在高墙上,看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眼框,也忍不住湿润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几个月后,这里麦浪滚滚,稻香扑鼻的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