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阎家接管易中海(1 / 1)

屋里只剩易中海一人,他抓起桌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烧得喉咙疼,眼泪却忍不住滚了下来。

他这辈子算计来算计去,最后竟落到如此地步。

没一会儿,门外就传来阎埠贵的脚步声。

跟着许富贵进来,脸上堆着笑,一开口就透着兴奋。

“老易!老许都把事情跟我说了

我愿意!谢谢你这时候还信得过我!”

易中海心里苦笑,哪是什么信得过他阎埠贵,是实在没人可选了。

但他了解阎埠贵的性子,这人虽抠门,却不会让他饿死,顶多是吃得糙点,总比没人管强。

既然两人都同意,许富贵从兜里掏出纸和笔,写了份证明。

上面写清“阎埠贵负责照料易中海饮食起居,国家发放的救济粮由二人协商分配”。

易中海用还能动的左手签了字,阎埠贵也赶紧落下名字。

许富贵和赶来的张强则在“见证人”栏签了字。

手续办完,三人各自散了。

这段时间街道办的培训没白参加,这些流程许富贵门儿清。

明天到街道办去备案,易中海就归阎埠贵管了。

阎埠贵回屋时,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哪是真愿意帮易中海?

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家底被偷光了,现在一家五口全靠他每月十八块的工资。

再加之杨瑞华糊火柴盒挣的五六块,也就够勉强不饿死,想吃饱根本没可能。

虽说许富贵说了,国家给易中海的救济粮是“定量保命”的,多不了。

但阎埠贵有的是办法从里面“抠”好处。

一进家门,他就把杨瑞华、阎解成、阎解放叫到一起,压着声音商量。

“等易中海的救济粮下来,咱拿一部分去农村换红薯。

后面就给老易吃红薯粥、蒸红薯,量大顶饱。

剩下的粮食,咱自己留着,掺点杂粮,一家人也能多垫垫肚子。”

杨瑞华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红薯便宜,换得多。

老易现在都成那个样子了,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多说的。”

阎解成兄弟也点头,只要能多口吃的,这点算计算不得什么。

一家人围着油灯,越说越兴奋。

没人提过要好好照料易中海,满脑子都是怎么从里面给自己家捞好处。

第二天一早,许富贵带着昨晚写好的证明。

托刘海中在轧钢厂帮自己请个假,就匆匆往街道办赶。

王主任听完他说的易中海近况,忍不住摇了摇头。

虽说易中海和贾东旭早年在军管会备过养老案,但总不能强按牛头喝水。

但是也不能任由贾东旭翻脸不认帐,寒了人心。

思忖片刻,王主任在许富贵带来的报告上签了字,又补充道。

“让阎埠贵照料易中海没问题,但贾东旭的承诺不能不算。

这样,从这个月起,让他每月给易中海拿两块钱,直接交给阎埠贵,算补充赡养费用。”

这话一出,阎埠贵估计都想不到,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等许富贵走后,王主任又拨通了轧钢厂娄振华的电话。

毕竟易中海住的东厢房是轧钢厂的资产。

现在人成了这副模样,又没人管,总得知会厂里一声。

娄振华一听这事,当即让后勤处去办。

先把东厢房空出来的那间房子收回来,到时候分给厂里新职工住。

至于易中海现在住的那间耳房改的杂货间,就让他先住着。

这时候把人赶出去,传出去对轧钢厂和娄振华的影响不好。

毕竟现在可是他向上面表明立场的关键时候,可不能出现什么负面消息。

到了晚上七点半,院里人大多刚吃完晚饭,许富贵就敲着铁盆喊开全院大会。

目的很明确:公布街道办对易中海的赡养方案。

“经街道办批准,以后易中海的衣食起居,由阎埠贵负责。”

许富贵话音刚落,阎埠贵立马挺直腰板,脸上堆着笑。

“请老许放心!请大伙放心!我绝对不姑负街道和院里的信任!”

许富贵没接话,话锋一转。

“另外,易中海和贾东旭早年在军管会备过养老案,贾东旭承诺过给易中海养老。

现在贾东旭不愿照顾易中海,街道办也不勉强,但承诺得算数。

从这个月起,贾东旭每月拿两块钱,作为易中海的养老补贴,这钱直接交给阎埠贵。”

这话一落地,贾家跟阎家几人的表情立马就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许大爷!这凭什么啊!”

贾东旭急得脸通红,往前凑了两步。

“我家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棒梗天天喝稀的,哪还有钱给外人?”

秦淮茹也赶紧拉过棒梗,指着孩子的脸。

“您瞅瞅,棒梗瘦得跟猴儿似的,颧骨都凸出来了!

这两块钱要是给了易中海,我们娘俩下个月就得饿肚子!”

许富贵可不吃这套,语气强硬的说道。

“贾东旭、秦淮茹,你们别在这儿喊。

这是王主任定的,有意见你们直接去街道办找她谈,跟我说没用。”

贾东旭还想争辩,许富贵却压根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挥了挥手。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散会!”

说完转身就走,没再回头。

院里其他人见状,也赶紧收拾着回家。

只剩贾东旭两口子站在原地跺脚,最后也只能无奈回家了。

而阎家众人此时心里都快要乐开了花,阎埠贵刚才就已经把帐算明白了。

昨天还琢磨着,从易中海的救济粮里抠点,够阎解放一个月的口粮。

现在多了这两块钱,一年就是二十四块。

他扫大街一个月才十八块,这相当于多了一个多月工资!

关键吧,这钱还是白得的,不需要任何多馀的付出。

阎解成和阎解放兄弟俩也偷偷笑着,连杨瑞华的脸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何雨柱回屋时,何雨水把大会的事跟他说了一嘴。

他听完完全没有感到意外,毕竟贾家也没有好人。

以贾家那算计劲儿,谭翠兰卷钱跑了,易中海的房子还是厂里的,养着易中海没半点好处,他们怎么可能愿意?

倒是易中海选了阎埠贵,他觉得还算明智。

阎埠贵虽爱抠门算计,但家里吃饭从不偏私,几个孩子和大人按人头分,从不重男轻女。

易中海跟着阎家,至少能顿顿吃饱,比在贾家天天啃窝窝头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阎埠贵就拿着街道办开的领粮条,脚步轻快地去了粮站。

领回的粮食不多,就一小袋玉米面、几斤红薯干。

等到周末,他特意让杨瑞华带着阎解成往郊区乡下跑,把半袋玉米面和红薯干,换成了满满两筐红薯和土豆。

红薯压秤,还顶饱,在他眼里,这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易中海看着阎埠贵递来的烤红薯,黄澄澄的,个头还不小,心里竟生出点久违的踏实。

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个红薯下肚,总算能正经饱一次了。

他捧着红薯啃得香甜,甚至觉得自己选阎埠贵,真是选对了。

两天之后,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聋老太太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

不过由于她不仅手术费分文未交,后续的治疔费用也全部拖欠。

医院方面自然不可能再让她继续留在医院里。

于是,在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后,聋老太太就被送回了四合院。

当老太太回到四合院时,她的状况可谓是一落千丈。

在王凤霞当权的时候,她可是四合院老祖宗。

即便王凤霞下台后,大家看在她年纪大的份上,见面后也会点头打个招呼。

可如今,她就如同那坨臭狗屎一般,人人都对她避之不及。

毕竟,谁也不愿意去招惹一个既聋又哑、还身无分文的地主老太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彼岸的目击者 火影:从抽血忍界开始做帝国太阳 谁说神罗不算罗 诡秘:阿卡纳战争 祁同伟之警界第一人 寻遗珠之四小姐 快穿甄嬛传的爽翻人生 崩铁:古国皇帝,现役列车无名客 我在人间点灯,鬼神皆为食客 大唐从远征突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