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眼里闪过一丝怜悯,多懂事又可怜的孩子啊。她点点头:“好,那就在一班先跟着学。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老师。”
林美华松了口气,同时又有点心酸,摸摸温初初的头:“小丫,那……那嫂子先回去了,你好好听老师话。”
“恩,嫂子再见。”温初初乖巧点头。
送走林美华,温初初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教室。
孩子们的好奇目光几乎要将她淹没,窃窃私语声像小虫子一样窸窣作响。
“她好高啊……”
“她怎么来我们班?”
“她叫小丫吗?好象小狗的名字哦……”
张老师轻轻敲了敲讲台,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大家鼓掌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夹杂着孩子们毫不掩饰的打量。
张老师转向温初初,温和地说:“小丫同学,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温初初站在讲台旁,看着下面一张张稚嫩却带着审视的小脸,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她的伪装。她微微鞠躬,用刻意放慢和带点怯生的语调说:“大家好,我叫……温小丫。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
“温小丫,你的座位在最后一排那个空位。”张老师指了指。
温初初走向那个明显比其他桌椅高一些、似乎是临时添加的座位,感觉自己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坐下后,她发现自己的视线轻易就越过了前面一个个小脑袋瓜,能将整个教室尽收眼底,这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让她脸颊微微发烫。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a、o、e”。
看着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拼音字母,听着周围孩子们奶声奶气、参差不齐的跟读声,温初初努力让自己投入进去,假装认真地跟着默念,手指还在桌上比划。心里却在疯狂思考:这样下去不行,太浪费时间了。必须想办法加快进度,但又不能显得太突兀。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一窝蜂地跑出去玩耍,只有几个胆子大的凑过来,围着她问东问西。
“小丫姐姐,你几岁了?”
“你为什么这么大了才来上学呀?”
“你也会玩跳房子吗?”
温初初尽量耐心地、用符合“温小丫”人设的方式回答着,心里却在苦笑。应付小孩子,比应付苏心怡那种大人感觉还要累心。
一天下来,温初初感觉自己就象在扮演一个巨型婴儿,身心俱疲。但当放学铃声响起,看到林美华抱着小虎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接她时,她还是立刻露出了一个带着些许疲惫却又充满“求知”光芒的笑容。
“嫂子!”
“小丫,怎么样?跟得上吗?同学们有没有欺负你?”林美华关切地问,看着她背着一个布袋书包蹦蹦跳跳跑过来,里面只装了一个作业本和一支铅笔,还是昨天临时准备的。
“没有,老师和同学都很好。”温初初摇摇头,挽住林美华的骼膊,“张老师教了拼音,我学了一点,就是有点难……”她适时地露出一点苦恼的表情。
“慢慢学,不着急。”林美华安慰道。
林美华带着温小丫登上军部安排的班车,仔细叮嘱她务必记牢发车时间和停靠站点。从大院到村小的路程实在太远,往后不可能天天接送她。
温初初凝望着窗外不断掠过的山野景致,郑重地点头回应。红云村那绵延不绝的盘山公路,象一条蜿蜒的巨龙在群峰间穿梭,让她看得入了神。
晚上,温初初趴在饭桌上,对着作业本上一个一个地抄写“a、o、e”,写得又大又笨拙,符合一个初学者的样子。
小虎好奇地趴在一旁看,奶声奶气地念:“啊……喔……鹅……”
温卫国看着这场景,心里那点复杂的情绪又涌了上来。妹妹这么大了才开始学写字……他这个大哥确实失职。
他咳了一声,走过来:“小丫,好好学,有不懂的就问。”
“知道了,大哥。”温初初抬头,给了他一个乖巧的笑容。
林美华在一旁纳鞋底,没说话,但脸色比昨天缓和了不少。
夜里,温初初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开始制定她的“学霸(伪装)进阶计划”。
基础知识要“快速”但“合理”地掌握,可以借口问林姝玉(她记得林姝玉已经是高二了)或者问老师问题的方式,慢慢显露一点“天赋”,等时机成熟就开始实施跳级计划。
几天后,温初初逐渐适应了白天在一年级“装嫩”,晚上回家则借着请教林美华或温卫国的名义,偷偷“复习”和“预习”,实则快速吸收知识的日子。
这天放学,张老师叫住了她:“小丫同学,你过来一下。”
温初初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自己不小心表现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