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靶场的路上,张国华突然说:“总座,刘将军二号半自动步枪,这名字太长了,你看能不能取个简称啊!”
李振华想了想,觉得张国华说得有理,便回答道:“全称叫刘将军二号半自动步枪,那就简称二号步枪吧!”
“好!”张国华附和道,“那就叫二号步枪,简单又好记!”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警备旅训练场地的靶场局域。
李振华与张国华各自手持一支二号步枪,从赵小虎手中接过子弹,然后装弹,打开标尺瞄准300米外的靶子,然后果断开枪,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他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仿佛这一连串操作早已烂熟于心。
每扣动一下扳机,就能立刻射出下一发子弹,根本无需像传统枪支那样反复拉动枪栓和装填弹药。短短不到五秒钟的时间里,弹仓中的六发子弹已经全部呼啸着飞射而去。
与此同时,一旁的张国华同样毫不示弱。只见他眼神专注地瞄准目标,手中的步枪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灵活自如。随着他不断扣动扳机,一颗颗子弹接连不断地从枪口喷涌而出。眨眼之间,他也将弹仓中的所有子弹尽数击出,整个射击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
打完之后,李振华迅速转身望向张国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参谋长,您觉得这枪用起来如何?”
张国华满脸惊喜之色,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太棒了啊!这种设计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嘛!不用再费劲去拉枪栓装子弹,可以让我们在战斗中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哪怕同时遭遇两三个日本兵,咱们也绝对能够轻松压制他们!”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一名专门负责读取靶子数据的士兵通过挥舞旗帜向他们传递过来射击命中情况的信息。
经过一番统计,李振华的成绩赫然显示为:10环、9 环、9 环、9环、8 环、8 环;而张国华的成绩则是10环,9环,9环,8环,8环,8环。
李振华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地说道:“长时间没有身处前线战场之上,如今我们的枪法似乎确实有所退步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
然而,与李振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国华显得满不在乎。只见他微微一笑,轻松地回应道:“哎呀,总座您别这么说嘛!毕竟这里有整整三百米的射程呢,说实话,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啦!我个人对此非常满意哦!”
就在此时,原本一直默不作声、仿若置身事外般的罗勇却毫无征兆地笑盈盈地走上前来,并开口说道:“总座呐,您瞧瞧这把枪可真是太棒啦!依卑职之见呢,要不干脆就直接让咱警备旅来全副武装得了呗!”
听到这话,李振华只是淡淡的斜睨了对方一眼后便发出一声冷哼道:“呵,你倒是想得美哦!现在总共也才区区100支而已,居然妄想全都归你们所有!那其馀那些兄弟部队又该作何感想啊?别怪老子没跟你讲情面哈,这样吧,我最多给你们二十支,多一支都不行!”
“毕竟兵工厂目前每天满负荷运转也就只能产出40支到50支罢了,如果按照每个月1200支这个速度来计算的话,,咱们整个方面军光是现役战斗人员就多达整整20万之众啊!”
“哪怕仅仅只为其中三分之一也就是70000名士兵配备这款新型武器,想要彻底完成换装工作恐怕至少也得耗费长达五年之久的漫长时光才行呐!能分给你们20支已经相当于是格外开恩,所以你不要觉得我小气!”
尽管没能将所有枪支尽数收入囊中,但好歹还有足足20支崭新的二号步枪可以领取到手,对此结果,罗勇已然感到颇为知足且心满意足了,故而其脸上旋即浮现出一抹谄媚讨好的笑容并谄媚地回应道:“嘿嘿,谢总座教悔有方,卑职知道错啦,是卑职冒昧了!那卑职这就赶紧去把那20支新枪领回来!”
说着罗勇就连滚带爬的向着军需处跑去,就好象会有人和他抢一样。
张国华看着手中崭新的二号步枪,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枪身,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渴望。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振华,开口问道:“总座,您对于这把二号步枪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安排吗?”
李振华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恩……今年暂且不论吧,目前产量也不够,还不是将其大规模配备至部队的时候。不过,参谋长,一会你稍后向兵工厂发送一份电报。告诉他们近期可以暂停其他武器的制造工作,但务必确保各类弹药的持续供应。毕竟,没有子弹的枪械可是毫无用处的哦!”
说到这里,李振华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强调道:“对了,现在已经临近九月底啦,跟刘厂长交代一声,让他们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增加工人们的报酬,以激励大家全力以赴。”
“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力求在未来的三个月内成功生产出一万支二号步枪!这样一来,按每个师装备3000支二号步枪的分配计划,待到明年一月份,就能先装备到一个军,一年左右时间,我第1方面军就可以保证每个师都装备到二号步枪了!”
听到李振华如此详尽而周密的部署,张国华不禁心生敬佩之情。他挺直身子,郑重其事地回应道:“是!总座!卑职一定照办无误!”话音刚落,两人便不约而同地将手中紧握的枪支递给身后待命的警卫员,并一同转身朝着司令部会议室走去。
坐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李振华目光如炬地盯着张国华,敏锐地察觉到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于是,他关切地问道:“参谋长,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瞧你这副模样,怪让人担心的。”
张国华尤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说道:“是这样的,前几天 51 集团军的参谋长肖元河找上了我,希望能将仍滞留在第九战区的柯丽娟主任调至他们那里工作。”
李振华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道:“哦,原来如此。其实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肖元河一直对柯主任心怀向往呢,但关键还得看柯主任本人的意愿吧?”
张国华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轻声回答道:“嘿嘿,这个问题嘛,我早已提前托苏主任探过口风啦。据可靠消息透露,柯主任对肖元河也是颇有好感哟!”
李振华闻言不禁喜出望外,兴奋地拍案而起:“太好了!既然双方情投意合,那我们何不成人之美呢?这样吧,等会儿你给国光发一份加急电报,把柯主任调到咱们这边来,并妥善安排她到 51 集团军担任要职!”
张国华爽快地应道:“没问题!我一会就就去发给国光电报,确保此事能够顺利办妥!肖元河也是跟着咱们多年以后老兄弟了,必须得好好帮他一下!”
都是老战友,老搭档,所以在接到电报后,赵锡良也没有矫情,立马就答应了,很快,柯丽娟就踏上前来的路上。
10月4号,经过大半个月的时间,周卫国也终于回来了。
在李振华的办公室里,周卫国正在向李振华汇报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报告总座,按照你提供的线索,我先去濮阳调查石友三,认经过我的努力侦察,果然发现了石友三与日本人秘密勾结,并且成功取得了证据!”
说着周卫国拿着两个文档袋交到办公桌上,李振华打开袋子,拿出里面的文档看起来。
这上面都是照片,是周卫国潜入石友三的房间用微型相机拍下来的,同时还有石友三秘密会见日军使者的照片。
而另一个文档袋同样也是孙殿英与日本人勾结的证据。
看到这些充足的证据摆在眼前,李振华冷哼一声:“有了这些,我就可以好好收拾一下这些汉奸走狗了!”
随后抬起头看着周卫国,欣慰的说:“周旅长,你做的很好,辛苦了!”
周卫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总座,这都是卑职分内之事,实在不敢居功。而且此次能够顺利开启石友三的密码柜,全赖刘三兄弟鼎力相助。这位刘三兄弟是家父当年闯荡江湖时结交的好友!在道儿上大家都尊称他一声‘三哥’。为确保此次行动万无一失,卑职斗胆自作主张,请他出山帮忙。若有不周之处,还望总座恕罪!”
李振华微微一笑,表示并不在意这些小节:“无妨无妨,既然将此重任托付于你,自然是信得过你。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事实证明,你果然不负所托呀!哦,对了,你方才提及的那位刘三兄弟可曾与你一同归来?若是方便的话,稍后烦请带他前来一见,我定当亲自致谢才好!”
听到李振华不仅未曾责备自己擅作主张,反而主动要求见见刘三,周卫国喜出望外,连忙回答道:“回禀总座,三哥此刻正在城中的悦来客栈歇息。待卑职前去寻他,即刻便领他前来拜见您!”
“好!”李振华面带微笑地说道:“那你先回去好生歇息一番吧!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啦!”他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表示出对他工作成果的认可和赞赏之情。
“是!总座!”周卫国挺直身子,向着李振华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并回应道:“既然如此,那么属下便先行一步告辞了!”言罢,他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离开了李振华的办公室。
时光荏苒,转眼已到午餐时分。用过餐后不久,周卫国稍事休整,便领着刘三一同前往司令部面见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