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涯最后抽出谭公的那把佩剑瞧了瞧,但见这把剑形制古拙,剑刃约三指左右宽度,剑一抽出,便显出一股锋锐之气。而且剑刃上无一丝折损,显然是把宝剑。
再抽出自己的那把剑瞧了瞧,但见上面已经颇有几个缺口,正是在之前与谭婆、谭公打斗时所造成的。
其实眼下西夏的治炼技术与出品的兵刃在诸国中颇为有名,当世有“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的说法。
契丹鞍是指辽国的马鞍,高丽秘色则是指高丽所产的高端瓷器。
所谓“秘色”,本就是指官窑出产的瓷器颜色,但因为是专为皇室烧制,乃帝王所用,所以称之为“秘色”。普通人不但用不起,也很少能得见。
高丽的瓷器烧制技术,其实本也是中原传过去的。但传过去后,高丽工匠又加上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再有土质特殊的关系,因此这时高丽出产的高端瓷器,竟是比中原本地的还要精美。
不过也就是其中精品了,整体上的差距还是颇大。就像契丹鞍、夏国剑也是一样,都是指其中的精品,不是随便一件就能冠绝天下。
以高丽秘色为皇室贡品来看,能称得上天下第一的辽国马鞍与西夏宝剑,应该也都属于贡品。
陆天涯这把随身佩剑虽然也是西夏出品,但只是他一个六品武官随官服附赠的佩剑,自然也谈不上有多精制。
虽然也优于大部分寻常民间工匠所制,可对比谭公的佩剑,就颇有不如了。
毕竟这老头儿已经闯荡江湖几十年了,若没把好兵刃随身,又岂能用到现在。
而且从谭公所制的伤药都要用极北寒玉来配,可见这老头儿也是个讲究人。药都推陈出新,不断用好的了,兵刃自然也要更新换代,优中选优。
所以谭公的这把佩剑,自然不是寻常凡铁。
陆天涯仔细打量时,还发现这把剑近柄处有刻了名字。能够得到命名的宝剑,那就更叫不俗了。
他倒转剑柄看去,但见是铭刻的两个小篆字体。仔细辨认后,正是“冲霄”二字。竟是以其门派冲霄洞来命名的,这么看的话,还很有可能是历代掌门传承下来的,那就更不俗了。
其实李秋水的秘室里也收藏有不少宝剑,估计随便一把,可能都不下于这把冲霄剑,甚至也不乏有比冲霄剑品质更好的。
出发之前,李秋水也曾有提议,让他任挑一把,更换佩剑。
但陆天涯却觉着自己初学剑法,还是应以剑法本身为重,不能倚仗宝剑之利。如果得了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没打几下就把对手兵刃给削断取胜。那于他来说,也是失去了更多磨练剑法的机会。
所以在剑法未大成之前,他觉着用把寻常佩剑就行,不必非上宝剑,便谢绝了李秋水的提议。
李秋水对他的这个考虑,也是大为赞赏。
不过他眼下的游刃剑法经过连番几战后,已是大有增长,再加上佩剑又在与谭公交手时被砍出几个缺口,不堪大用了,倒是可以适时更换一把好剑。
而且谭公这把冲霄剑之前并不能砍断他的佩剑,应该也算不上是削铁如泥,只是品质更好一些,更加坚韧,倒也正合他用。
打量一番后,陆天涯便收剑入鞘,换上了这把冲霄剑。
谭公、谭婆剩下的遗物里,再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至于谭婆的那两把蝴蝶双刀虽然品质也不错,但他又不练刀,更不练双刀,便不作理会了。
接下来陆天涯只是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把其中的金银、铜钱等物取了。剩下的东西则都不动,还是原样包作一个大包裹,交给姚伯当去处理。
他那把替换下来,缺了几个口子的佩剑已然无用,便也一并交给姚伯当自行处理了。
不过他也没当面交给姚伯当,只是招呼了一个使唤的下人转交,也没特别交待什么。
那下人把东西交给姚伯当后,姚伯当料想有价值的东西想必都被陆天涯取了,便也没打开细看。剩下的这些既然都是谭公谭婆遗物,他便都当作陪葬品,一起命人放进二老的棺材里了。
秦家寨这么大个寨子,平常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何况走江湖的,死伤更是常事。而秦家寨又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平日采购也多有不便,所以寨中早就自行备有棺木,倒也不用去临时采购。
待后面赶回来的兄弟把谭公谭婆的尸首抬回寨中,姚伯当亲自盯着给二老装殓后,便当即点选了四人,让他们把谭公谭婆的棺木运回太行山冲霄洞。
并且对这四人面授机宜,严厉叮嘱,交待了他们,“谭公谭婆是如何死在星宿老怪丁春秋手里”的说辞。
这四人都是姚伯当身边的亲信,而且也都是刚在山下见识过陆天涯武功的,自是深深知道这位陆总镖头的厉害,武功简直深不可测,毕谭公谭婆这两个武功前辈都不是其对手。
眼下这凶人更是住在了寨中,可以说全寨的身家性命都在他们身上,一旦他们说错了话,可能整个寨子都要被灭。
姚伯当也是反复叮嘱了其中厉害,四人都晓得轻重,也理解寨主的良苦用心。当下都用心记住寨主所教的说辞,然后便分别赶了两辆马车运送谭公谭婆的棺木,告别寨主,下山而去。
天下镖局被秦家寨所拦住打劫时,正是午后不久的时分。
到此时连番打斗与耽搁下来,虽仍是午后,却也接近了傍晚。陆天涯等人便没再上路,当晚就在秦家寨住了下来。
其实就算不是天色将晚,陆天涯也打算在秦家寨盘桓个两三日,一来是帮选择留守下来的吕思定几人更加镇镇场子;二来则是他在问过李秋水是否会“五虎断门刀”,得到肯定答案后,想要多留两日把这门刀法学了,然后再转授给姚伯当。
陆天涯以前在医院时,好歹也是副主任医师,大小算是个领导,知道要管理手下,尤其要收心,必得要恩威并施。
用句俗点儿的话,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不能只打,也得适当给点儿甜头,还得学会画饼,让手下人知道,跟着你是有前途的。
陆天涯之前在山下已经打过,并且打服了,所以接下来就得适时给点儿恩惠了。
他是知道秦家寨传下来的五虎断门刀是有缺的,在传承过程中丢失了五招,而且还是最精要厉害的五招。甚至连失传的这五招叫什么名字,居然都没人知道了。
除此之外,还有姚伯当师父因自身资质与悟性太差,居然有两招没能学会,再次短缺了两招。
五虎断门刀所缺的这些,都是书中王语嫣曾明言指出来,那必然是曼陀山庄的琅環玉洞里有收藏有五虎断门刀的完整刀谱。
所以陆天涯也就本着试一试,去问了李秋水是会五虎断门刀,没想到李秋水居然还真会这门刀法。
而且他还从李秋水口中得知,其实五虎断门刀不算差。之所以秦家寨的这些后人越学越差,在他们手里似乎全无了威力。
一是他们在传承中缺失了最为精要的五招,本身所学不全;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秦家寨弟子,包括寨主姚伯当在内,都尚未修炼出内力。
只有身具内力后,才能更加发挥出这门五虎断门刀的威力。否则没了内力,只是空具招式,自然威力大减。
陆天涯听罢后,仔细想来,也依稀记得慕容复在书中于少林寺大战段誉时,好像也曾有施展过五虎断门刀刀法。
要知慕容复当时对付的是段誉的六脉神剑,若是刀法太差的话,根本不足以挡得六脉神剑一招半式。所以能被慕容复施展来对付六脉神剑,便也可大致推测,五虎断门刀本身理应不差。
至于姚伯当等人使的太差,那只是他们人不行,并不是这门刀法不行。毕竟当年秦家寨始祖秦公望创出这门五虎断门刀后,也是在武林中闯小了不小名头,秦家寨直到现在都还能吃到这位创派祖师的遗泽,江湖上许多朋友都给他们面子。
况且这门刀法若真差的不足一提的话,李秋水也根本不会去学。既然能得李秋水当初看中学过,便可见还是有几分不俗的。
而李秋水学过,对陆天涯来说也是正好。所以便选择多留几日,先向李秋水学会后,再向姚伯当转授五虎断门刀的完整刀法。
五虎断门刀也是有八八六十四招,跟游刃剑法的招数一样。不过五虎断门刀在招式的精妙变化上,可就远远不及了。
游刃剑法虽然只是逍遥派次一档的剑法,但放之江湖上,却也是第一流的剑法了,完全可以跟少林七十二绝技里的“达摩剑法”等几套剑法相提并论。
五虎断门刀既然逊之远矣,变化远不如游刃剑法精妙繁复,陆天涯学起来也就快多了。
只花了一天功夫,他就把五虎断门刀完整的六十四招刀法学完,接着稍加熟练,第二日便转授给了姚伯当。
姚伯当得知后,当即大惊不已,感激涕零,声称陆天源对他与整个秦家寨有再造之恩,今后必誓死效忠,唯陆总镖头之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