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涯看完名单后,便暂时收起。
接下来在厅中吃茶休息了会儿后,三人便又赶去演武场,陆天涯还要接受下午的挑战。
赶到演武场时,上午聚齐的一品堂众高手,此时也都差不多纷纷赶来聚齐了。哪怕没想着要上台去挑战的,也想旁观他人切磋。
学武之人观人比武较技,看别人如何出招,如何化解,再对比自身武艺,便能在观战中有几分收益,还能开拓眼界与见识。
所以凡遇到有人比武较技的,学武之人一般都不会错过。
陆天涯要设擂七日,这七日加起来,怎么也得打个三、五十场,对于一品堂的众高手而言,除了每半年的堂中大比外,眼下也算得上是场盛会了。
甚至有好赌之辈,私下开出了盘口,赌陆天涯是否能全部获胜,不能的话,又能坚持多少场。
有人上去挑战,也赌谁胜谁败。比起上午的那几场切磋来,下午当时热闹了许多。
遇到打到精彩处,或是谁使出精妙招式时,底下众人也不禁纷纷喝彩。有赌陆天涯胜的,还不住为陆天涯喝彩加油。
陆天涯下午共比了六场,这六场上台挑战的,已然尽是修炼出内力的内力境高手。武艺更加高强,出手的招式也更加精妙。但结果却无一例外,到最后都是饮恨收场,被陆天涯击败。
陆天涯在吸干了云中鹤的一身内力后,再加上原本自身的,此时的内力之强,在一品堂中对比来看,怕是已称得上数一数二。
而他比武时所用的小无相功加逍遥折梅手,又是逍遥派最上乘精妙的武功,再有凌波微步这门十分精妙擅于躲避敌人攻击的步法。无论对上谁,已可说先立于不败之地了。
至少在眼下的一品堂中,已是没人能轻易击败他。就算如九翼道人这种一品堂中有数的一流高手,哪怕功力比陆天涯更强几分,打斗经验也丰富无比。但要想压倒性击败现在的陆天涯,却也未必。
虽然陆天涯才初学乍练,逍遥折梅手更是只学了短短一日,但所学的皆是逍遥派上乘武功,与一品堂中众人所学,实是高下立判。
就好像这些人学的还只是原始的钻木取火,但陆天涯已是随手掏出一个打火机
这种对比虽然也不绝对准确,但高明精妙的武功,对上这些低阶武学,确实是如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比武打斗中,陆天涯也不断以折梅手吸收化入他人的精妙招式,来提升自己。越是打斗,他非但不见疲累,反而出手的招式更加精妙。接连几场比武,他也完全不用中场休息。
下午的比试中,倒是刚好有两个一使猴拳,一使虎拳的,正好能被他化入折梅手第二路的形意掌功夫中。
下午唯一让陆天涯稍微棘手的,就是他碰到了个西夏本土番僧,名叫多吉,一手密宗大手印的功夫十分厉害,而且许多出招十分刁钻古怪,大违常理。
好在陆天涯的逍遥折梅手更加精妙厉害,再加上凌波微步擅能躲避攻击,终还是击败了这个多吉。
第六场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到了傍晚时分。眼见天色已晚,陆天涯便暂且作罢,毕竟他还要陪着李秋水回宫。
若只是他一个人的话,说不定会打起火把夜战。太晚的话,就宿在一品堂。以他眼下身为一品堂副首领的身份,一品堂理应给他安排间专门的房间。
不过他目前为安李秋水之心,却是不宜独自夜宿在外。两人毕竟认识的时间还短,互相之间的信任还有限。
尤其他又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便也更加不敢随意拂李秋水之意,需得时时陪着小心。
这种感情自然是绝对不健康的,但陆天涯却也暂时无能为力,甚至不敢轻易提出改变。
实在是他现在与李秋水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而李秋水又是个性格偏激、喜怒无常的女人。所以他虽然很感激李秋水的无私传授,教他武功,跟李秋水在一起时也很快乐,但心中还是难免颇有压力。
而且就连心中的这些许不美与压力,他也不敢表现出来。果然女人太强,确实是会带给男人压力。
所以他一定要拥有与李秋水对等的实力,能够在需要时,跟这个师父平等对话。
还是那句话,手中没剑,和有剑不用,完全是两回事。他当然要做后者,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而不是只能被他人挑选。
到离开一品堂时,太阳已是完全落山,街上正值华灯初上,李秋水提议在街上闲逛一会儿,陆天涯自是毫无异议,陪着她一起逛街。
西夏的都城虽有宵禁,但却也没这么快,刚入夜就城门落锁,全城戒严。
宵禁通常是在一更天过后,从二更开始。不过若遇特殊时期,如战时,则会提前到一更就开始宵禁,基本是刚入夜就开始了。
眼下的西夏还算平静,于宋、辽两国皆无战事,算是一段儿难得的和平发展期。
不过边境的一些摩擦还是时不时会发生,但皆是小打小闹,也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不算发生战争。
至于跟吐蕃和回鹘接壤的边境,西夏不启战事他们就烧高香了,哪敢主动挑衅。
吐蕃和回鹘在唐朝时期,尤其是中后期,都算得上是唐朝的边关大患,尤其吐蕃对唐朝的威胁最大。
但到得此时,这两方也皆已衰落。吐蕃是内部纷争不断,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许多部落,已经再难统一。回鹘则是势力不断退缩,成了各方欺压的对象。
而且在唐朝后期,也曾对这两方势力造成过极大打击。可以说是互相一起衰弱了,只是现在唐没了,这两方还有些残余势力残喘。
因还不到宵禁之时,所以兴州城刚入夜这会儿,华灯初上,街上的一盏盏灯火不断亮起,却是还算热闹,沿街仍然有不少叫卖各种吃食与商品的。
尤其眼下正是饭点儿,各酒肆饭馆正是上客之时,不少人入夜后再无他事,劳累了一天,也想喝些酒解乏,所以客人反而比白天更多,也更为热闹。
陆天涯对兴州城完全不熟,便是由李秋水带着瞎逛,偶尔也买些路上的小吃,以及瞧着有趣的小玩意儿。
一边闲逛,李秋水还一边向陆天涯介绍他没见过的各种东西,以及兴州城的街道部局等。
白日他们出了皇宫也没怎么逛,便去了一品堂,所以李秋水却是也没来得及向陆天涯多作介绍。
闲逛一圈后,李秋水又带着陆天涯进了家酒楼吃饭。
吃完晚饭,两人这才回宫。回宫之前,则先去了寄存陆天涯太医院副使官服的那家成衣铺子,取了那身官服。
陆天涯离开一品堂前,也换回了自己的常服。一品堂枢铭的那身官服,则打了个包裹随身带着。
附赠的那把配剑虽然不好随便带进宫,但有李秋水在,带进去却也是一点儿没问题,守卫宫门的几名禁军在面对李秋水手执的太妃令牌时,压根儿都没多问半句,只当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