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李秋水向陆天涯点了下头,让他随冯嬷嬷下去安置。
陆天涯扶了下身上背的铝合金药箱,也含笑点了下头,便转身随冯嬷嬷而去。
但两人刚走到书房门口,忽然外面响起个略有些阴柔的嗓音高喊道:“禀太妃娘娘,陛下刚散了早朝,正携赫连征东来向娘娘请安!”
陆天涯闻言,不由一愣,连忙驻足,没想到西夏皇帝李乾顺和征东将军赫连铁树居然恰在这时来了。
这两人都在书中出场过,不过李乾顺只是在李清露征婚的时候露了一面,招待来赴会的各国王子与青年俊杰。
但李乾顺露面后,却只是走个过场,来了连话都没说一句,屁股尚没坐热,便装样子地向众人敬了杯酒,然后又匆匆而去。
由此便可见得,李乾顺对自己女儿自作主张的这场征婚是极不满意的。否则自己女儿征婚选婿,他就算国事再繁忙,也不至于这般草草应付,不但显的对在场宾客毫无礼数,而且对将要选婿的所有人,连看都没看一眼。
这也从侧面说明,这场选婿完全是由李清露在背后自行主导,他这个做父亲的与一国皇帝,根本插不上话,做不了主。
而且他心中肯定也清楚,李清露绝不会嫁给当时在场的任何哪国王子,来完成有利于西夏的政治联姻。
他身为皇帝与父亲,居然都做不了女儿的主。便可见得在李秋水去世后,实际上已是由李清露暗中接掌了一品堂。所以当时李乾顺退场后,是由赫连铁树出面,代表公主发话,让众人移步青凤阁叙茶,主持后面的相应环节。
赫连铁树这个征东将军,正是明面上一品堂的首领,率领掌控着一品堂所招揽的众多高手。
在这个拥有个人伟力的武侠世界中,由众多武林高手组成的一个半军事化国家组织,所拥有的力量已是非同小可。更别说赫连铁树身为征东将军,本身说不定也有军职,掌控有军队。
而赫连铁树既然已被李秋水暗中掌控,便也等于西夏的部分军权以及高端武力,都握在她这个太妃手里。她去世后,便由李清露接管了这份遗产。
导致李乾顺这个皇帝,基本没多少实权。母亲在时得听母亲的,母亲去世后还得反过来听女儿的。故而在书中出场会客时,那能有好脸色才怪了。
正撞上了李乾顺和赫连铁树过来,让陆天涯一时也不知是该走该留,立即回头望向李秋水,连前面的冯嬷嬷也是转头看过来。
李秋水见状后,向两人一摆手,道:“无事,你们且去吧!”
冯嬷嬷又应了声“是”,便过去打开书房门。陆天涯自然也是听李秋水的,又向她笑了下,转头跟上。
书房门打开后,陆天涯瞧到一个身着紫色锦衣,作内侍打扮的约五十岁老太监,正执着柄拂尘,在门口肃手而立。
“冯嬷嬷!”见到冯嬷嬷出来,这老太监点头低声打了个招呼,然后便把目光移到陆天涯身上,好奇地上下打量。
陆天涯一时只感觉这老太监的目光好生锐利,盯的他颇有些不舒服,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勉强扯嘴笑了下。
“刘总管!”冯嬷嬷也向这太监点了下头回称,然后向陆天涯低声介绍道:“陆医师,这位是咱们瑶华宫的内侍总管。”
“刘总管好!”陆天涯听罢,立即跟着行了个礼。
“医师?”刘总管闻言,却是不禁有些面色惊奇地再次上下打量陆天涯,神情略有些玩味。
陆天涯回以一笑,也没回话。
书房外便是宽阔的走廊,每隔一段,有立柱顶着高大的屋檐,再往前方看去,便是鳞次栉比的各式宫殿建筑、高大屋宇。不同颜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天空显得格外清澈,白云悠悠几朵飘过。
远处的建筑中,也能瞧到几个明显的异域风格,有些像他以前在现代见过的雪区建筑风格与影子,还有些寺庙建筑的影子。
西夏本就与吐蕃相邻,党项人实际上跟吐蕃也算是近亲,自然难免受些影响。而且西夏也颇为信佛,并且这边的佛教也很受藏传佛教影响。
陆天涯正自四下打量间,已是瞧到远处一行人大步行来,前有身着铁甲,手执长戟的高大侍卫护驾开路,兵甲锵锵,两旁则有许多内侍、宫女等相随。正中间一人身着白色龙袍,龙行虎步,脸上颇有英悍之气,倒似是个草莽中的英雄人物,瞧上去约摸三十左右年纪。
陆天涯瞧了一眼,便知道这人应该就是西夏皇帝李乾顺了。西夏尚白,所以皇帝的龙袍并非是明黄,而是纯白。因为尚白,还自称为“大白高国”,也称“大夏”,又或“白高大夏国”。
西夏这个称呼,则是宋、辽、吐蕃等其他国家,因其地处西北,所叫的俗称,并不是西夏的官方国名。
就像三国时期,魏、蜀、吴征霸,东吴自然也只是称吴,可不会也把自己叫东吴。而蜀汉所打的国号,那更是“汉”字,要继承老刘家血脉,三兴大汉,可不会把自己也称作蜀。
西夏尚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据了自秦以来的“五德终始说”,认为西夏是属金德。五行之中,金的代表色为白,故而西夏才尚白。
李元昊立国之时,为了证明自己建国称帝的合法性,虽然认了北魏的鲜卑拓跋为先祖,宣称党项拓跋是出自于鲜卑拓跋。甚至下秃发令,恢复胡人异俗。
但后继者中却又依据鲜卑拓跋曾经依托轩辕黄帝为先祖的缘由,认为黄帝的孙子中名叫“悃”的,是党项人远祖,以此来宣称西夏也是华夏正统,炎黄子孙。
这是想要与宋、辽争霸天下,乃至入主中原寻求合法性。甚至夏属金德,也是承接唐的土德。土生金,所以夏为金德。
但这么做,宣传华夏正统,实际上却也是在恢复汉化。更别说北魏就曾全面汉化,把拓跋都改姓元了。既然他们党项拓跋是继承了鲜卑拓跋,那这个路子也得走一走。
所以西夏皇帝中,除了李元昊自称嵬名氏外,后继的西夏皇帝还是更认同唐太宗赐的“李”姓,对外也大多自称汉名。
李乾顺身后,稍落后半个身位,紧跟着一名看上去约三十一、二的高大武官,身穿大红锦袍,长了一只鹰钩鼻,留着两撇八字须,瞧上去颇有威势。
陆天涯猜这人应该就是一品堂明面上的首领,西夏征东将军赫连铁树了。
李乾顺的身量并不太高,倒是还不如身后的赫连铁树高大。但他身为皇帝,自然还是极有气势,也早已蓄了须,留着短髯,戴着顶八宝皇冠,耳朵上戴着两只大耳环。
赫连铁树也同样是束发垂环,戴着顶帽子。不过不摘帽子,倒也看不出这位西夏贵族包括李乾顺,是否都留着开国皇帝李元昊下令恢复的髡发,头顶光秃。
李乾顺这副形象,实在让陆天涯难以跟李清露联系起来。虽然这位皇帝也不丑,细看似乎也能略微看出些清秀之气,但要说李清露跟他有相象之处,陆天涯实在是找不出半点。
看来李秋水的基因是传承女性居多,后代中女的都长的像他,男的则没继承多少,这李乾顺应该是长的更像他爹,也即西夏上一代皇帝李秉常。
见到皇帝一行人过来,冯嬷嬷便立即带着陆天涯避在一边,垂首行礼,还小声叮嘱陆天涯不要直视打量皇帝,以免失礼触怒皇帝。
陆天涯自然也清楚轻重,便只低头瞧着自己脚尖,也不想招惹麻烦。尽管有李秋水在背后撑腰,他并不怕真的得罪这个西夏皇帝李乾顺,但自然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没必要去给李秋水惹事。
好在西夏似乎不太兴跪礼,反正他扫了下身旁,见刘总管与冯嬷嬷都没跪,便也只是低头弯腰站着。这挺好,反正他也不喜欢跪。
实际上在清以前,臣属拜见皇帝,除非是正式朝会,否则的话,也不用事事跪拜,每回都大礼参见。
此时自居中原正朔的宋朝都没频繁的跪礼,更别说西夏、辽国这些民风粗犷的了。游牧部族,本来就不兴太多的繁文缛节。
也就满清入主中原后,为奴役汉人,才特意强调这种奴性。大朝小会,几乎事事跪拜。不但奴化官员,也奴化百姓。
陆天涯虽然低着头、弯着腰,但毕竟身量太高,尤其是对比旁边的刘总管与冯嬷嬷,哪怕低头弯腰也是高出一大截。
再加上他肩上又背着那个来自现代工业制品的明晃晃铝合金医药箱,也是十分显眼,自是难免会受到注目。
李乾顺一行人大步过来后,不少人都已注意到他。
李乾顺也不例外,瞧着陆天涯虽是作寻常内侍打扮,但却十分陌生,全无印象,并不记得瑶华宫中有身量这么高的内侍,立即停步问道:“你是何人,朕怎么从没在瑶华宫见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