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刀风起,大势倾(1 / 1)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京城的气温已逼近零度,呼啸的北风卷起枯叶,给这座古城平添几分肃杀。

然而,比天气更冷的,是新画面影业办公室内的气氛。

张伟平盯着桌上刚刚送来的《华夏电影报》,王盛那篇关于《绣春刀》的影评专栏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刺得他眼睛生疼。

文章标题平实——《新武侠的筋骨与血肉:评徐客〈绣春刀〉》,内容却字字千钧。

王盛没有过多渲染影片的刀光剑影,反而将笔墨聚焦于“写实”二字。

他盛赞徐客此次“放下了天马行空的奇幻想象,回归到武侠的本源——人”,剖析了影片中锦衣卫“俸禄、晋升、同僚倾轧”的日常,如何与“飞鱼服、绣春刀”的浪漫符号产生剧烈碰撞,形成独特的戏剧张力。

他评价打斗场面“摒弃了吊威亚的飞天遁地,追求兵刃碰撞的质感与搏杀间的凶险”,称其“重新定义了新千年武侠片的暴力美学”。

更关键的是,他指出《绣春刀》的成功在于“构建了一个可信的江湖,这个江湖不在山野,而在庙堂,侠客的敌人不是魔教,而是体制与人性的幽暗面。

这篇影评,与其说是评价《绣春刀》,不如说是王盛借着徐客的刀,隔空劈向了《英雄》。

《英雄》鹏城试映后,虽然热度空前,但业内流传的反馈却让张伟平心头蒙上阴影。

那些赞扬画面美学、色彩构图的声音,总伴随着“故事单薄”、“人物空洞”、“形式大于内容”的窃窃私语。

王盛此刻强调《绣春刀》的“叙事扎实”、“人物丰满”、“现实肌理”,简直是精准地往《英雄》最柔软的腹部捅了一刀。

“院线那边怎么说?”张伟平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问一旁的宣传经理。

宣传经理面色为难,低声道:“张总,情况不太妙。。

他们都在等《绣春刀》的首日数据,如果表现好,后续给《英雄》的排片空间恐怕”

张伟平猛地一拍桌子:“恐怕什么?我们这是张亿某的电影!是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英雄》!他们不懂吗?”

宣传经理噤若寒蝉,心里却暗道:此一时彼一时了。

若是几年前,国师的名头自然无往不利。

但现在市场变了,院线改制后,那群经理一个个比猴还精,只认上座率和票房数据。

王盛一手打造的“中影盛世院线”如同一条凶猛的鲶鱼,搅动了整个市场,逼得其他院线也不得不更加市场化。

《绣春刀》背靠盛影这棵大树,本身就拥有“中影盛世”这条嫡系院线的保底排片,再加上猫眼平台带来的精准营销和预售热度,其他院线跟进是必然选择。

更让张伟平感到窒息的是《博物馆奇妙夜》的步步紧逼。

那部电影定档12月13日,比《英雄》早一周上映。

同样是特效大片,一部是合家欢奇幻喜剧,一部是沉重历史武侠,一部全球同步上映声势浩大,一部困于国内且口碑争议院线经理会怎么选,用脚指头都想得出来。

《英雄》仿佛陷入了一个精心编织的包围圈:《绣春刀》率先抢滩,分流武侠题材观众和口碑;《博物馆奇妙夜》紧随其后,以更强的娱乐性和全球声势正面碾压;等到《英雄》上映时,市场热度、排片空间还能剩下多少?

张伟平只能拼命砸钱,用“张亿某”、“武侠特效巨制”、“中国第一部真正艺术大片”这些名头疯狂宣传,试图挽回颓势。

但他心里清楚,在院线渠道这个硬核战场上,他几乎失去了所有先机。

王盛不玩虚的,直接用渠道和内容生态把他逼到了墙角。

12月1日,周日。

尽管是周末,但新画面影业的核心层几乎全员到岗,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上午十点,经过专资办初步核实的《绣春刀》首日票房数据,终于以传真和内部通讯的方式,抵达了各大影视公司老总的案头。

张伟平看着那张薄薄的纸,手指微微颤抖。

首日票房:7,650,000元(约765万)

“七百六十五万”张伟平喃喃自语,这个数字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口。

他死死盯着那几个关键数据:全国有效银幕数已从半年前的2672块,猛增至3072块!

这四百块新增银幕,大半功劳要归于王盛推动的“中影盛世”等跨省院线在苏、浙、鲁、粤等经济强市的二级城市疯狂下沉,开设现代化多厅影院。

银幕数的增长,直接提升了市场的单日票房容量。

而《绣春刀》凭借盛影系的排片优势和猫眼平台带来的超高预售,豪取超过60的排片率,在15元的平均票价下,斩获765万的首日票房!

这意味着其首日上座率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电影公司疯狂的开门红!

它不仅证明了《绣春刀》本身的质量和市场接受度,更印证了王盛所构建的“盛影模式”——从内容制作(类型片探索)、到渠道控制(院线布局)、再到宣传营销(猫眼平台、影评引导)——所形成的强大闭环战斗力。

相比之下,《英雄》虽然名声在外,但在具体的市场数据面前,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张伟平仿佛已经看到,下周一开始,全国院线经理们会如何疯狂地进一步调高《绣春刀》的排片,而原本承诺给《英雄》的那些黄金场次和银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王盛”张伟平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一股混合着愤怒、不甘和一丝无力感的寒意,从脊椎骨窜了上来。

他知道,贺岁档的战争,在第一声枪响《绣春刀》出鞘的那一刻,天平就已经严重倾斜。

《绣春刀》的这765万,不仅仅是票房,更是压向《英雄》的、裹挟着市场大势的滚滚雪崩的前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末日小弟生活 维度代行者 留守妇女,入夜不说爱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偷偷生了崽,太子爷卑微求复合 激活传送门,开局与国家合作! 星空百世:从小兵成神明 穿越之科技交易系统 玄牝九章书 末世:首充六元,云养电子女友玩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