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9日,星期一上午。
洛杉矶,伯班克,新线影业总部大楼。
一间视野开阔、装潢现代的会议室内,空调系统无声地输送着凉爽的空气,与窗外加州的炽烈阳光形成鲜明对比。
长条会议桌的一侧,是以王盛为首的盛影传媒代表团,成员包括盛影传媒国际业务部总监赵劲松,以及一位精通好莱坞合约细节的华裔律师。
会议桌的另一侧,则是新线影业的核心人物。
居中而坐的自然是国际部高级副总裁凯文·布朗,他依旧是那副精明干练的模样,只是看向王盛的眼神中,比以往更多了几分重视和探寻。
他的左侧是负责制作的高级副总裁迈克尔·德·卢卡,一位以敏锐创意和扶持新锐项目著称的高管;右侧是发行部门的主管马克·里德尔,以及一位负责商务与法务的副总裁。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寒暄过后,双方迅速切入正题。
“王,首先再次祝贺《功夫足球》取得的非凡成就。”
布朗身体前倾,双手交叉置于桌上,开门见山,“它为我们双方的合作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局。
我们非常期待《博物馆奇妙夜》的成片,相信那将是另一个震撼。那么,你今天带来的新想法是?”
王盛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身旁的赵劲松示意了一下。
赵劲松立刻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不算太厚的项目文件夹,恭敬地推到会议桌中央。
“凯文,马克,迈克尔,”王盛的目光扫过新线的三位核心人物,“在《博物馆奇妙夜》这样的大型项目面世之前,我个人,以及盛影,都需要一些新的尝试,保持创作上的敏锐和活力。所以,我这里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项目。
布朗等人拿起文件夹翻开,映入眼帘的标题让他们都微微愣了一下。
《saw》(电锯惊魂)
预计成本:极低(目标控制在200万美元以内)
核心概念:两个陌生人在一间密室醒来,被一个自称“竖锯”的变态杀手囚禁,被迫参与一场场血腥的生存游戏
快速浏览着项目概述和更为详细的前期概念设计,布朗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卢卡则露出了饶有兴味的表情,而发行主管里德尔则更多是审视。
“王,”布朗放下文件夹,身体靠向椅背,语气带着明显的困惑和一丝调侃,“这真不像是你的风格。我知道盛影涉猎广泛,从青春爱情、都市喜剧到奇幻巨制,但低成本恐怖片?这和你一贯打造的高概念、大制作商业片相去甚远。怎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盛身上。
王盛端起面前的矿泉水喝了一口,神态轻松地解释道:“风格需要突破,视野也需要拓宽。凯文,不瞒你说,我未来一两年内,有考虑在好莱坞短暂发展一下我的导演事业。”
此言一出,新线影业的几位高管交换了一下眼神,布朗身体微微前倾,显然对这个信息极为关注。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王!”布朗立刻表示支持,语气热切,“好莱坞永远向真正的天才导演敞开大门。看看吴雨森(johnwoo)导演,他的《变脸》(face/off)是何等的成功!
还有李按(anglee)导演,他的《卧虎藏龙》(crouchgtiger,hiddendragon)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他们都证明了华人导演在这里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只要”
他略微停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能够深刻理解并遵守好莱坞的游戏规则。”
提到吴雨森,布朗的语气稍微凝重了一些:“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市场总有波动。吴导的最新作品《风语者》(wdtalkers),投资巨大,汇集了尼古拉斯·凯奇这样的巨星,讲述二战太平洋战场印第安纳瓦霍族译电员的故事,题材和阵容都很有潜力。
但很遗憾,上映几周来,票房表现远低于预期,给米高梅和影片的主要资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提醒我们,即使是最成功的导演,项目也存在风险。”。
他话锋一转,目光炯炯地看向王盛:“但是!王,你和你的盛影所展现出的市场洞察力、成本控制能力和跨文化叙事技巧,是我们极为看重的。
新线影业依旧对你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期待。我们相信,如果你决定来好莱坞执导,一定会带来令人惊喜的作品。”
王盛对布朗的恭维和《风语者》的警示报以淡淡的微笑,没有过多回应。
他将话题拉回《电锯惊魂》:“所以,这个《saw》项目,可以看作是我在《博物馆奇妙夜》上映之前,来好莱坞试试手的一个热身。
低成本,周期短,风险可控。我想亲自体验一下好莱坞独立制片环节的运作,同时也检验一种更极致化的类型片创作模式。”
制作副总裁卢卡此时插话,他翻看着《电锯惊魂》那些充满巧思甚至有些残忍的机关设定图,眼中闪烁着兴趣的光芒:“王,这个项目的概念确实很独特,充满了嗯,一种冰冷的智慧和令人不安的张力。
这种密闭空间的心理惊悚,如果处理得好,很容易形成话题。成本控制在200万?这在好莱坞几乎算是‘微成本’了。”
“是的,迈克尔。”王盛点头,“我们将启用有潜力但价格不高的新人导演和演员,场景极其有限,拍摄周期会压缩到最短。核心在于剧本的巧思和氛围的营造,而非依赖特效或明星。”
发行主管里德尔则更关注市场层面:“这类r级恐怖片有固定的受众群体,dvd和录像带市场通常表现稳定。如果影片质量过硬,或许能在万圣节档期或者作为平常周末的‘补缺’影片,获得不错的院线回报。但坦白说,王,我们对其票房预期不会太高。”
布朗综合了同事的意见,再次看向王盛,脸上带着商业式的笑容:“王,我们理解你将这个项目作为个人导演生涯的试水和热身。新线很乐意与你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
对于这个《saw》项目,我们看到了它的独特性和潜在的类型片价值。不过,鉴于其低成本和高风险(尽管金额不大)的特性,以及它更偏向于你个人的一次创作实验”
他稍作停顿,与卢卡和里德尔眼神交流后,继续说道:“新线影业此次不打算进行股权投资。我们建议的合作模式是:由盛影传媒全权负责该项目所需的所有投资与制作,影片的完整版权归盛影传媒所有。
新线影业则凭借我们的全球发行网络,负责这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院线发行、后续的dvd/录像带发行、电视版权销售等一切发行事宜。
我们将收取一个行业惯例的发行代理费,并优先抵扣掉我们垫付的发行宣传费用。剩余的收入,在扣除发行代理费和宣传费用后,全部返还给盛影传媒。”
这套模式,对于新线而言,几乎是无风险买卖。他们无需投入制作资金,仅凭发行渠道就能分一杯羹。
如果电影大卖,他们坐收发行利润;如果票房惨淡,他们损失的也主要是人力成本和部分p&a费用(这部分通常也能从收入中优先收回),风险极低。
而对于王盛和盛影传媒,虽然承担了全部制作成本,但也牢牢掌握了项目最核心的资产——版权。
一旦电影成功,无论是票房分账、后续的流媒体(虽然此时尚未成气候)、电视销售,尤其是极具潜力的dvd收入,绝大部分都将流入盛影的腰包。
这是一场典型的“高风险(相对成本而言)、高潜在回报”的博弈,且将新线影业绑定在了战车上,利用其渠道为影片争取最大曝光。
王盛几乎没有犹豫,他看向赵劲松和己方律师,两人微微点头,表示模式清晰,符合预期。
“可以,凯文。”王盛爽快地答应,“就按这个模式推进。盛影负责投资制作和版权,新线负责全球发行。细节问题,让我们的团队后续对接敲定。”
布朗见王盛如此干脆,笑容更盛:“太好了!我们期待看到这部‘热身之作’的成果。”
他随即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谨慎的期待,“至于更大规模的合作,比如未来王盛导演你在好莱坞执导的a级制作项目,新线非常感兴趣。
但我们希望,能等到《博物馆奇妙夜》的票房成绩出来之后,再具体探讨投资比例和合作方式。你知道的,董事会需要更确凿的数据支持。”
王盛对此表示理解,《博物馆奇妙夜》才是检验他能否驾驭好莱坞大制作的真正试金石。
吴白鸽的失败,让好莱坞资本对华人导演充满了不信任。
但新线影业没投这个《电锯惊魂》这个项目,希望他们未来不会后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