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你们只管开团(1 / 1)

常言道,你只管开团,队友自会跟上。

最先跟上节奏,并且毫不掩饰幸灾乐祸的,是部分港岛电影人。

自王盛抛出那份被私下称为“霸王条款”的合作原则,又在金像奖上“炮轰”港片后,他在港圈内就树敌不少。

如今眼见王盛在内地陷入舆论漩涡,一些曾被盛影系“压制”或拒绝合作的港岛导演、制片人,纷纷通过关系密切的港媒“发声”。

“某位北上发展的l姓导演”对相熟记者“感慨”:“内地市场大,但规矩也多。有些人为了快速成功,路子走得比较急,现在被反噬,也是意料之中。”

“一位w姓资深制片人”则在专栏中阴阳怪气:“合作讲究平等互利,如果一方总想着通吃,甚至试图改变行业生态,迟早会引来众怒。电影不只是生意,更是文化,失了文化根基,再大的商业成功也是空中楼阁。”

这些来自“自己人”(同为华人电影圈)的背刺,往往更具杀伤力,试图将王盛塑造成一个“忘本”、“傲慢”、“只知牟利”的文化背叛者。

在京城,盘根错节的“京圈”内部,对王盛和盛影系的情感更为复杂。

王盛这个京圈异端,不仅抢走了市场的注意力,更以其强大的资本和渠道能力,吸引了不少原本依附于京圈的创作人才。

虽然王盛与韩三坪领导的北影厂系(可视为京圈一部分)合作紧密,但与京圈内其他派系,如以大院子弟为核心、更偏向艺术和意识形态的那部分人,关系却相当微妙。

此刻,面对汹涌的舆论,京圈内不少人选择了冷眼旁观,甚至暗中推波助澜。

一些与盛影存在资源竞争的影视公司,乐见其陷入麻烦;某些自诩“艺术坚守”的导演、编剧,则对王盛的“商业化”路径本就嗤之以鼻,认为他拉低了中国电影的格调。

他们或许没有亲自下场撕咬,但却在私人聚会、行业交流中,有意无意地扩散着对王盛和盛影不利的论调,默认甚至鼓励着这场针对王盛的“批判”。

而上影集团为代表的“沪圈”,心情则更为矛盾。

一方面,他们刚刚与王盛、迪士尼达成了《当幸福来敲门》的合拍协议,是利益共同体。

另一方面,王盛和盛影系的强势崛起,同样对以上海为基地的沪圈构成了潜在威胁。

盛影传媒若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电影第一股”,将极大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挤压其他国有电影集团的空间。

朱泳德私下致电王盛,表达了关切,但也委婉提醒:“王总,树大招风啊。现在这个舆论态势,对我们合作的项目会不会有影响?迪士尼那边也很关注中国的舆论环境。”

沪圈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地支持王盛,也有声音认为,应该借此机会敲打一下盛影,确保在上影与盛影的合作中,上影的利益能得到充分保障。

简而言之,想摘桃子。

他们担心的不是“文化安全”这种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

布朗致电王盛,语气严肃:“王,我们合作的《功夫足球》北美发行很成功,但这边的媒体也开始引用中国国内的批评声音,质疑我们与‘缺乏文化责任感’的公司合作。

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后续项目的推进,尤其是《博物馆奇妙夜》的北美发行计划。

艾格则更为圆滑,但关切程度丝毫不减:“王先生,迪士尼非常重视与您的合作。

我们相信您的判断和能力,但中国市场的稳定和合作伙伴的声誉,对我们至关重要。

希望这场小小的风波能尽快平息。”

他们的想要驯化王盛。

然而,最阴险、也最具杀伤力的攻击,隐藏在舆论的喧嚣之下。

有“消息灵通人士”开始向几家准备承接盛影传媒ipo项目的券商和律所“透露”:“上面”对盛影传媒在这种敏感时刻成为舆论焦点“非常不满”,认为其“商业模式存在争议”,“文化立场有待商榷”,其上市计划“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更有一份以“部分电影界老同志”名义撰写的“内参”材料,被悄然递送到了相关主管部门。

材料中,不仅重复了舆论场上关于“文化买办”、“冲击国产电影”的指控,更着重强调:

“盛影传媒以其庞大的资本和渠道优势,已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垄断,不利于百花齐放。”

“其内容生产过度倾向商业娱乐,缺乏对主旋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社会效益存疑。”

“若放任此类资本无序扩张并登陆资本市场,恐将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这一招“借刀杀人”,意图再明显不过——利用舆论和zzzq的帽子,直接搅黄盛影传媒的上市大计!

京信大厦。

王盛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车水马龙的三环路。

李婷婷将一份份舆情简报和私下传来的“警告”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他没有愤怒,反而异常冷静。

“老板,情况对我们很不利。背后推动的力量很杂,港圈那帮人跳得最欢,京圈里看我们不顺眼的也在使绊子,沪圈隔岸观火还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想阻止我们上市。”李婷婷语气凝重。

王盛语气平静道:“盛影走到今天,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想我们死的人,自然也多。”

“港圈那帮人,不过是败犬的远吠,他们赖以生存的旧模式行将就木,把气撒在我头上而已。内地没有人拉他们,他们自己就会死,不足为惧。”

“京圈里的某些人,守着那点坛坛罐罐,生怕我们打破了他们的舒适区,既想赚钱又放不下身段,可笑。”

“沪圈利益使然,可以理解,但只要合作项目能带来实打实的好处,他们就不会真正翻脸。”

“至于躲在最深处,想借‘文化安全’这柄刀杀人的”

“无非是那些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的竞争对手。盛影如果倒了,空出来的市场、人才、资源,够他们饱餐一顿了。”

王盛转过身,踱步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关于“内参”的报告,嗤笑一声:“把引进分账大片的政策,偷换概念成我王盛的个人行为,把中国电影产业在入世后必然面临的竞争和阵痛,全都归咎于一家努力求生、寻求发展的民营企业这顶帽子扣得可真大!”

王盛很清楚,引进分账大片的决策,是更高层面为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开放、倒逼产业升级而制定的战略。

中影集团不过是执行者。

盛影传媒的崛起,恰恰是顺应了这一大势,用市场化的方式证明了国产电影同样可以取得商业成功,甚至在海外开拓疆土。

这帮人攻击盛影,本质上是在攻击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是想把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国产电影产业,再拉回到过去那种故步自封、依赖保护的状态中去!

“他们这不是在帮我,是在帮好莱坞扫清障碍!”

王盛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自己人都不支持自己人搞商业类型片,不鼓励创新和市场化,那才是真正的向好莱坞投降!才是国产电影的末日!”

略一思忖。

王盛心中已有决断。

忍气吞声?

寻求和解?

那不是他的风格。

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的退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认为你软弱可欺。

既然你们开了这个团,就别怪我下手狠!

“婷婷。”

“在。”

王盛对李婷婷下达指令:

“第一,让我们的公关部门和合作的媒体,立刻准备反击材料!核心论点就一个:盛影传媒的成功,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攻击盛影,就是攻击改革!把高度给我立起来!”

“第二,联系韩三坪董事长和中影集团,表明我们的立场,争取他们的支持。引进大片是国策,这一点必须明确!”

“第三,把我们这些年投资的文艺片、主旋律项目,比如《那山那人那狗》、《红旗》、《横空出世》等等,全部拿出来!用事实证明盛影传媒从未放弃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第四,”

王盛顿了顿,语气更冷,“让法务部和信息安全部门动起来,搜集所有恶意造谣、诽谤的证据,尤其是那几个跳得最欢的所谓‘专家’和‘媒体’。准备律师函,该告的告,绝不手软!”

“第五,通知上市工作小组,按原计划推进,不受任何影响。”

“第六,让公关部组织一场新闻发布会,我亲自下场,把事情说清楚!”

王盛的策略很清晰。

你打你的文化悲情牌,我打我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发展牌;你躲在暗处煽风点火,我就走到台前真刀真枪地干;你想用舆论压我,我就用法律和更强大的舆论反击回去!

嗅到这其中巨大危险的李婷婷抿了抿嘴唇,收起工作笔记,点点头道:“是,我这就去执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维度代行者 留守妇女,入夜不说爱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偷偷生了崽,太子爷卑微求复合 激活传送门,开局与国家合作! 星空百世:从小兵成神明 穿越之科技交易系统 玄牝九章书 末世:首充六元,云养电子女友玩嗨了 人类都满级了,末日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