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接触(1 / 1)

次日清晨,洛杉矶伯班克。

阳光透过酒店房间厚重的窗帘缝隙,在地毯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光带。

王盛生物钟精准,早已醒来,正站在窗边,俯瞰着这座“世界娱乐之都”在晨曦中缓缓苏醒。

远处的圣加布里埃尔山轮廓依稀可见,城市街道上车流渐密,预示着新一天的忙碌。

他换上一身得体的商务休闲装,既不失正式,又比昨日的旅途多了一份从容。

下楼来到酒店餐厅的专属区域,代表团成员已基本到齐。

经过一夜休整,众人脸上的疲惫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开始正式工作的专注与期待。

早餐是自助形式,美式煎蛋、培根、香肠、华夫饼与新鲜水果、酸奶麦片并列,兼顾了东西方的口味。

王盛简单取了些食物,在与朱泳德相邻的位置坐下。

“睡得怎么样,王总?”朱泳德精神矍铄,一边用餐刀涂抹着黄油,一边问道。

“还行,时差需要适应一下。”王盛喝了口橙汁,“朱总您倒是适应得快。”

“老出差,习惯了。”

朱泳德笑了笑,压低声音,“今天算是正式开场,看看迪士尼这第一道‘开胃菜’怎么上。”

“各位尊贵的客人,早上好!”

艾格用他经过修饰的、易于理解的英语开场,“希望各位昨晚休息得不错,已经感受到了加州的阳光与热情。”

简单的寒暄后,众人移步至餐厅旁一个更为私密的小型会议室,侍者迅速送上咖啡与红茶。

艾格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切入正题。

他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显示出ept(艾波卡特)主题公园的俯瞰图,以及其中“世界展示区”的布局,中国馆的标志性建筑——天坛祈年殿的仿制穹顶赫然在目。

“诸位都知道,我们此次交流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关于ept中国馆环形巨幕影院影片的更新。”

艾格操控着遥控器,屏幕上开始播放一些原版《中华奇观》的片段。

影片是80年代初拍摄的,画质以当下的眼光看已显粗糙,内容着重于长城、故宫、桂林山水等传统地标,叙事节奏舒缓,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纪录片风格。

“这部由瞿家振导演创作的《中华奇观》,自1982年ept开幕以来,一直是中国馆的核心体验之一,向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了中国的古老文明与壮丽山河。”

瞿家振是上影厂的著名摄影师兼导演,这部环幕电影是当时的重点外宣项目。

新版的《中华掠影》,仍是由上影系承制,导演是上影集团的著名导演,汪以群,擅长拍摄大型纪录片和风光片。

艾格语气充满敬意,但随即话锋一转,“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世界在变,中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意识到,这部影片所呈现的中国,虽然依旧美丽、震撼,但已经难以全面反映这个国家,特别是它进入21世纪后的崭新面貌。”

李女士适时接过话头,她的中文流利,带着海外华人的特殊口音:“罗伯特说得没错。进入新千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空前高涨。

游客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看到古老的历史遗迹,他们更渴望了解当代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中国。

我们收到许多游客反馈,他们想知道,beyondthegreaalndtheforbiddencity,whatischatoday?(在长城和紫禁城之外,今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最终在王盛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同时,电影放映技术本身也在飞速发展。

原来的胶片放映系统和环形银幕虽然经典,但无论是画质、音效,还是观影的沉浸感,都已经落后于新一代数字巨幕体验。

我们希望借助这次重拍,不仅更新内容,也要升级技术,为游客带来一场真正符合21世纪标准的、关于中国的视听盛宴。”

王盛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咖啡杯沿轻轻摩挲。

迪士尼给出的理由很充分。

一方面是内容更新的迫切需求,中国形象需要从“古老神秘”向“古老而现代”迭代;另一方面是技术升级的商业考量,保持ept的竞争力。

这背后,无疑也隐含着迪士尼对中国这个巨大潜在市场的更深层次渴望——通过更新中国馆这一象征性的文化窗口,向中国政府和民众示好,为未来更深度的合作(尤其是心心念念的迪士尼乐园落户中国)铺平道路。

这是一笔精明的文化和商业投资。

“因此,”

艾格总结道,“我们非常荣幸能与中方合作,共同打造一部全新的、能够展现中国古今交融魅力的影片。

这不仅是ept的更新,更是一次向世界介绍一个全面、真实、发展中的中国的绝佳机会。”

他随即介绍了未来几天的初步行程安排:

今天上午:参观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了解迪士尼核心的动画制作流程与技术创新。

今天下午:参观华特迪士尼影业在伯班克的制片厂区,了解真人电影制作、后期流程,并安排观看一些迪士尼最新的视觉特效演示片段。

次日及后续:将围绕《中华奇观》重拍项目展开多轮专题讨论,内容包括创意方向、技术标准、拍摄计划、中方参与深度等。同时,也会安排与迪士尼旗下其他业务部门,如试金石影业等,进行交流,探讨潜在的电影合拍可能性。

行程安排紧凑而富有针对性,既体现了文化交流的核心任务,也预留了探索商业合作的空间。

早餐会结束,代表团成员稍事休息后,便在艾格和李女士的陪同下,乘车前往位于伯班克的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

车队驶入一片环境优美的园区,与好莱坞山的喧嚣不同,这里绿树成荫,气氛宁静而专注。

进入主楼,浓郁的艺术与科技融合气息扑面而来。

墙上悬挂着迪士尼经典动画的手绘稿、角色设计图,从《白雪公主》到《狮子王》,再到近期的《星际宝贝》,仿佛一部浓缩的动画史。

迪士尼方面安排了资深动画师和技术总监进行讲解。

他们展示了从传统手绘动画到逐渐兴起的cgi(电脑生成图像)技术的演变,介绍了此时正应用于《星银岛》等项目的先进制作流程。

王盛对迪士尼在角色塑造、故事板绘制以及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工业化体系尤为关注,这与他正在打造的《博物馆奇妙夜》特效团队面临的部分挑战有相通之处。

朱泳德等人则对迪士尼动画的全球影响力及其衍生品开发、品牌管理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不时提问关于市场推广和ip运营的问题。

参观过程中,那位中国区的李女士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跟在王盛附近,偶尔会就一些技术或市场问题与他交换看法,言语间透露出对盛影传媒近年来成就的深入了解。

“王总,听说您的《博物馆奇妙夜》大量运用了实物特效与数字技术结合?”在一处展示动态捕捉技术的区域前,李女士状似随意地问道。

“是的,尝试将东方的奇幻想象与现代化的工业制作标准结合,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和实践。”王盛回答得谨慎而留有余地。

“迪士尼在打造‘沉浸式体验’方面有很多积累,无论是主题公园还是电影。”

李女士若有所指地说,“ept的中国馆项目,本质上就是一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

或许在未来,我们不仅有影片合作的空间,在更广泛的‘体验’领域,也能找到共同语言。

毕竟,王总您在怀柔的‘成龙快乐园’,不也正是往这个方向努力吗?”

王盛看了她一眼,心中微动。

迪士尼的信息搜集工作做得很到位。

他微微一笑,没有深入接话:“李女士对国内动态很了解。沉浸式体验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上午的参观在一种友好而专业的气氛中结束。

中午在动画工作室的餐厅用了简餐后,代表团再次乘车,前往此次行程的下一站——毗邻的华特迪士尼影业制片厂区。

一天转悠下来。

吃过晚餐。

王盛和代表团其他人开小会。

王盛默默听着,只有被提问到时,会解答一些问题,或者在合拍项目上给出建议等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魔兽:洛丹伦的黎明 说好假盗墓?你这麒麟纹身咋回事 穿呀主神 重生云豹:从吞噬进化开始变强 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 棺山术 史上最狗血重生 神经纪元:2049行业帝国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我当D级人员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