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3日,港岛的舆论战火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王盛那份不卑不亢的声明而愈演愈烈。
部分媒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持续围剿,更有甚者开始捏造所谓“盛影系打压港片新人”、“王盛要求旗下艺人选边站”等莫须有的罪名。
然而,王盛此刻却显得格外悠闲。
半岛酒店套房的书房内,他正听着李婷婷的汇报。
“王总,通过一些不可言喻的渠道,初步摸清了背后推波助澜的主要势力。”
李婷婷将一份简洁的报告放在王盛面前,“跳得最凶的,主要是这几家。”
王盛拿起报告,目光扫过:
以张雄为首的“港岛电影工作者总会”部分保守派成员。
他们长期把持行业话语权,视内地资本为洪水猛兽,担心既得利益受损。
张雄本人与多家本地型电影公司利益捆绑深厚。
《苹果日报》及其背后的黎英势力。
部分与“中国星”等传统港资制片公司关系密切的影评人和专栏作家。
这些公司近年业绩下滑,对盛影传媒这种依托内地市场快速崛起的“新贵”充满嫉妒和警惕,乐于见其受挫。
一个名为“文化捍卫联盟”的松散组织,牵头人是制片人陈冠忠。
此人以“捍卫港岛文化独特性”为口号,实则投机取巧,惯于通过制造对立博取关注,其资金来源复杂,与某些境外ngo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果然,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
王盛轻笑一声,将报告丢回桌上,“格局就这么点。黎英那条线,暂时不动,自有天收。
其他几家你安排人,把我们掌握的一些关于张雄和他那几个公司‘合理避税’、片场欺压新人演员的资料,‘不心’漏给他们的对头媒体。
陈冠忠那边,查查他那个‘联盟’的账目和境外资金往来,找个时机,送给廉政公署一份‘匿名礼物’。”
他是正规军,剿灭反贼是顺手的事。
“明白,王总。”李婷婷迅速记录,“那舆论方面,我们是否继续被动回应?”
“被动?不。”
王盛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聚集的少量记者,“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传统媒体喜欢吠,就让他们吠去。我们要开辟新战场。”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敏锐的商业光芒:“婷婷,立刻联系两个人,请他们务必尽快来港岛一叙。一个是腾迅的马总,另一个是曾总。”
李婷婷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应下:“好的,王总。我马上联系。”
两天后,4月25日。
港岛半岛酒店另一间私密性极佳的会议室内,王盛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马哥和曾黎青。
此时的马哥,相比两年前在王盛手里拿到投资时,少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执掌一家快速成长互联网公司的沉稳。
而曾黎青,则依旧是那副能言善辩的模样。
他们俩身边还跟着一个人,腾迅五虎将之一的张志栋,技术天才。
“王总,久等了。”马哥笑着介绍完张志栋后,与王盛握手,态度恭敬。
他深知眼前这位年轻的“金主”和战略指引者对腾迅意味着什么。
腾迅已经非两年前可比,移动梦网、传奇,为腾迅带来了磅礴的现金流,支撑他们将在下个月推出q币,然后顺势推出各种增值付费道具。
“王总。”曾黎青言简意赅,目光中带着询问。
“马哥,曾工,坐。”
王寒暄几句,便直入主题,“这次请三位来,是有一个新的想法,需要腾迅的技术力量和张工你的经验来共同实现。”
他顿了顿,清晰地道出构想:“我想做一个网站,或者,一个线上平台。
它的核心功能有两个,第一,是电影信息的数据库和影迷交流社区,用户可以在这里给电影打分、写影评、交流看法;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实现线上电影票选座和购买。
技术上可以实现吗?”
马哥和曾黎青看向张志栋。
张志栋稍作思考,回答道:“截止目前,技术术环境和基建水平虽存在诸多限制,但核心功能已具备实现条件。
数据库使用sqlserver或ysql即可应对初期访问量。”
他想了想,继续道:“内容方面,需要组建编辑团队,手动录入和维护电影资料库,例如片名、导演、演员、剧情简介、海报等。
社区形式,可借鉴bbs和博客模式,设立分版块,如按影片、按类型,鼓励用户产生内容,形成早期影评社区氛围。
可结合扣扣系统,实现快捷登录或社区互动提醒。”
“至于在线选座与购票系统”
张志栋在脑子里算了下:“硬件基础方面,截止目前,全国影院计算机联网售票系统已在“中影盛世”等主流院线初步建立,这是实现线上选座的数据基础。
但是各院线、各影院系统接口不一,需要逐一对接,工作量巨大。”
他又道:“最大的难点在于,支付手段。虽然有网银转账,但极其不方便,要求用户拥有并开通网上银行,操作繁琐,用户门槛极高。
其他替代方案,比如手机话费支付,需要与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合作,通过短信确认扣取话费进行额支付。
技术上可行,但需与运营商谈判分润,流程复杂。”
分析一通后,张志栋给出了自己认为的最可行方案:“我认为还是使用虚拟点卡或充值卡,最容易。
利用“光影世界”连锁店、合作网吧、报刊亭等线下渠道,售卖专门用于该网站的“电影票充值卡”。
用户在网站选座后,输入卡号和密码完成支付。
此方案绕开了线上支付的难题,可充分利用了我们已有的线下渠道资源。”
“还有一种方式”
马哥出言补充道。
“什么方式?”
王盛疑惑地看着他。
马哥介绍道:“王总,只这样的,我们将在下个月推出一种虚拟货币,我们暂时取名叫q币,1q币等值于1元,主要是为了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支付其旗下的各种数字服务,例如扣扣会员等等,不过也可以用在这个票务网站上面,打通接口就行。”
“”
王盛想到了马哥未来搞的骚操作。
他琢磨了下,没有提醒。
这个亏得马哥吃。
王盛转移话题道:“还是用张工的方案吧,我们聊聊合作模式”
首先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由盛影传媒绝对控股,腾迅以技术和部分资金入股(占股),腾迅团队和盛影团队负责核心系统开发以及技术支持。
网站必须牢牢掌握用户数据和消费数据,并与“中影盛世院线”及盛影系其他合作院线的售票系统深度打通,确保排片和票源优先。
也不只是要一口吃成大胖子,而是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2002年底前):完成网站基础建设和影评社区上线。在“中影盛世”试点线上选座+充值卡支付功能。
第二阶段(2003年):接入更多合作院线,完善支付和取票流程,结合qq进行初步导流和营销。
第三阶段(2004年及以后):随着网上银行便民化,逐步过渡到更便捷的在线支付方式。同时,利用积累的数据,开展精准营销、票房预测等增值服务。
王盛将这套分阶段的务实方案向马、曾、张三人详细阐述。
马哥和曾黎青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他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流量入口潜力和未来在在线支付、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想象空间,这完全符合他们对腾迅未来发展的构想。
“王总,这个方向太好了!腾迅一定全力配合,技术团队随时待命,qq的流量资源也可以倾斜!”
张志栋则更关注技术实现细节,他沉思片刻,点头道:“技术层面没有问题。影院系统对接虽然繁琐,但可以攻克。
充值卡系统和我们做的《传奇》点卡系统有共通之处,可以借鉴。我亲自带队做核心架构。”
“好!”
王盛满意地拍板,“那我们就这么定了。新公司筹备立刻启动,盛影主导,腾迅和曾工你们团队入股。
名字,就叫‘猫眼’吧。我们要让看电影这件事,从信息获取到购票入场,都变得更简单、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