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2日。
凌晨的港岛,霓虹未熄,但白日喧嚣已沉淀为都市深沉的呼吸。
然而,对于港岛的媒体人而言,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位于鲗鱼涌的壹传媒大楼、北角的东方报业中心、将军澳的电视广播城无数新闻编辑室内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编辑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紧张得如同战场前线。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甫一结束,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抢夺次日头版,解读今晚风云!
日报和晨报的“最终截稿时间”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通常在午夜至凌晨一两点之间。
今晚,这把剑下的时间显得格外紧迫。
典礼最重要的奖项在晚上10点半到11点左右颁出,留给编辑部反应、撰稿、排版、印刷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一两个时的黄金窗口。
“快!头版清空!所有版面为王盛和金像奖让路!”《东方日报》的总编对着采编团队咆哮,兴奋得脸颊泛红,“‘内地娱乐之王炮轰金像奖,直言港片陷五大困境’!这个标题够不够劲?图片,我要王盛站在台下点评时最犀利的那张表情特写!”
副手匆匆跑来:“总编,是不是再平衡一下?毕竟《功夫足球》拿了最佳电影,周星星也是大赢家”
“平衡?平衡个屁!”总编一挥手臂,“周星星拿奖是意料之中,王盛开炮才是石破天惊!
读者想看什么?就是想看这种直戳肺管子的猛料!
赶紧写,分析他的那五点,不,六点!把‘港片困境’这个点给我挖深了!”
与此同时,《苹果日报》的编辑部则弥漫着一种更复杂的情绪。
编们既为抓到如此爆炸性的新闻而激动,又对王盛那种居高临下、直言不讳的态度感到一丝不适。
“哇,这个北佬好串(嚣张)啊!”
一个年轻编一边飞快地敲打键盘,一边忍不住吐槽,“当着全港电影人的面,把提名影片批了个遍,最后还《功夫足球》拿奖只是‘象征意义’?他以为自己是谁?”
“是谁?是能让你报纸大卖的财神!”
资深编辑冷冷打断,“别废话,赶紧写!角度要刁钻,就写‘内地资本大佬驾临,金像奖低头?王盛一语定乾坤背后的权力游戏’!
对,就要这种质疑和冲击力!”
较为温和理性的《明报》编辑部,则试图在喧嚣中寻找深度。
“王盛的观点虽然尖锐,但并非全无道理。”
文化版主编推了推眼镜,“他指出的艺术与商业、类型局限、新人培养等问题,确实是港片乃至华语电影的痼疾。
我们的评论员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切入,标题可以定为‘王盛的诤言:金像奖背后的港片生存焦虑’。”
《星岛日报》、《成报》、《新报》等大报社,无不紧急动员,记者追访参加庆功宴的明星、导演,试图获取他们对王盛言论的第一反应;评论员伏案疾书,分析这番“炮轰”对两岸三地电影圈未来格局的潜在影响;排版员盯着屏幕,将一行行滚烫的文字和一张张现场图片塞入不断调整的版面
香江的夜色中,无形的电波载着“王盛炮轰金像奖”的消息,飞速传遍全港,并开始向海峡对岸、向整个华人世界扩散。
而在港岛文化中心附近某五星级酒店举办的、带有半官方性质的金像奖庆功晚宴上,气氛则显得微妙而复杂。
香槟塔闪耀,美食琳琅,明星大佬云集,但交谈的声音似乎比往届低了几分,许多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入口处,似乎在等待着某个身影。
周星星作为本届最大赢家《功夫足球》的导演和男主角,自然成为了焦点之一。
他端着酒杯,脸上带着得奖的喜悦,但眼神中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应付。
不断有人上前恭喜,然后状似无意地问起:“星仔,王生呢?没和你一起来庆功?”
“王生有些累了,先回酒店休息了。”周星星按照王盛事先的交代,客气地回应,“他让我代表他,感谢各位的厚爱。”
这个答案显然无法满足众人的好奇心。
“累了?”
有人低声嘀咕,“怕是知道自己的话惹了风波,不想来面对吧?”
“面对?你以为内娱之王需要面对谁?”
旁边有人嗤笑,“人家凭实力话,《功夫足球》北美票房摆在那里,盛影传媒的渠道摆在那里。他今天的话,难听,但未必是坏事。”
“是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港片,是不是真的有点固步自封了?”
类似的讨论在宴会的各个角悄悄进行着。
王盛虽然人未到场,但他的言论和影响力,却如同一个无形的幽灵,萦绕在整个庆功宴的上空。
紧接着,《功夫足球》剧组又在另一处私人会所举行了内部庆功宴。
作为投资方和核心推手,王盛的缺席同样引人注目。
依旧是周星星扛起大梁,代表剧组和王盛接受众人的祝贺。
“星爷,王总是不是对我们有什么看法?”一个剧组人员趁着敬酒的机会,声问周星星。
周星星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别多想。王生的性格就是这样,直来直去。
他那些话,是对事不对人。
而且,没有他,就没有《功夫足球》的今天,更没有我们在北美的风光。大家喝酒,开心点!”
话虽如此,王盛那番犀利点评带来的震荡,显然不是几句宽慰就能轻易平息的。
港岛半岛酒店。
王盛下榻的套房内。
与外面媒体的沸腾和庆功宴的喧嚣相比,这里显得格外静谧。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维港的夜景,只留下几盏灯散发着昏黄柔和的光晕。
王盛刚沐浴完毕,穿着舒适的睡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悠闲地品着一杯红酒。
套房的门铃轻声响起。
助理通过猫眼确认后,无声地打开了房门。
门外站着的是张伯芝和她的经纪人李秀秀。
张伯芝穿着一件修身的黑色连衣裙,妆容精致,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
李秀秀则是一身干练的西装套裙,黑丝,很有都市丽人的味道。
“盛哥!”张伯芝声音甜美,率先走了进来,很自然地坐到王盛身边,挽住他的手臂,“恭喜你啊!今晚你真是太帅了!那些话的,我都替他们脸红。”
王盛没有接话,而是向助理招招手,助理附上耳朵。
王盛轻声交代几句,助理领命退出房间,去向李晓冉告知王总今晚有约。
房间内剩下三人。
张伯芝依旧紧挨着王盛坐着,但姿态更加放松,几乎将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倚靠了过去,仰头看着他,眼波流转:“盛哥,你刚才在颁奖礼上,真是吓死人了。不过也好威啊!”
王盛笑笑,没话,只是伸出手,很自然地揽住了她的肩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她光滑的肩头。
他的目光则越过张伯芝,在了站在茶几旁,显得有些拘谨,却又刻意维持着职业笑容的李秀秀身上。
李秀秀感受到王盛的视线,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随即脸上堆起更温顺的笑容,微微垂下眼睑,避开了那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
“秀秀,”王盛开口,“别站着了,坐。”
“谢谢王总。”李秀秀依言,在侧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姿势依旧端正,只是那双穿着黑色丝袜的腿,不自觉地并拢得更紧了些。
张伯芝见状,轻笑一声,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对王盛:“盛哥,你看秀秀,每次见你都这么紧张。你又不吃人。”
王盛闻言,目光在李秀秀那强自镇定的脸上扫过,又回到张伯芝明媚的笑颜上。
“是吗?”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或许是她还没习惯。”
这话让李秀秀的头垂得更低了些,耳根微微泛红。
张伯芝却是更加贴近王盛,几乎在他耳边吐气:“那盛哥你多给她几次机会,让她习惯习惯嘛”
她的声音带着蛊惑,一只手已经不安分地滑到了王盛的胸口。
王盛没有阻止,反而就着张伯芝递到唇边的酒杯,抿了一口红酒。
甘醇的液体滑入喉咙,他的眼神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幽深。
他没有再看李秀秀,而是对张伯芝低声道:“你去,给她倒杯酒。”
张伯芝心领神会,嫣然一笑,起身拿起醒酒器和高脚杯,迈着摇曳的步子走到李秀秀面前。
她弯腰倒酒,动作缓慢而带着一丝刻意的优雅,将盛着殷红液体的酒杯递到李秀秀面前。
“秀秀姐,”张伯芝的声音甜得发腻,“王总赏你的。”
李秀秀抬起头,看着眼前的酒杯,又飞快地瞥了一眼坐在主位上、好整以暇仿佛在欣赏什么表演的王盛,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接过酒杯:“谢谢王总,谢谢伯芝。”
她的指尖在交接时与张伯芝轻轻触碰,两人交换了一个短暂而复杂的眼神。
张伯芝退回王盛身边,再次依偎进他怀里,像一只找到了主人的猫。
王盛这才重新将目光投向李秀秀,看着她端着酒杯,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淡淡道:“喝了。”
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
李秀秀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或许是因为喝得太急,或许是因为紧张,一丝酒液从她嘴角溢出,顺着白皙的脖颈滑下,没入西装套裙的领口。
她放下酒杯,脸颊迅速染上红晕,不知是酒意上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王盛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他拍了拍张伯芝的腰,示意她起身。
张伯芝乖巧地站起来。
王盛自己也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灯光下投下阴影,笼罩住坐在沙发上的李秀秀。
李秀秀识趣的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