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栋别墅内。
书房。
张伟平“啪”地一声将一份《京城晚报》摔在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报纸娱乐版头条赫然印着刺眼的标题——《功夫足球北美首周末豪取812万美元,星爷喜剧征服好莱坞!》。
配图是周星星在电影里那个经典的、略带羞涩又充满力量的射门动作。
书房里烟雾缭绕,张伟平夹着烟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狠狠吸了一口,试图压下胸腔里那股翻腾的、混合着酸涩与焦躁的火焰。
“他妈的真是走了狗屎运!”他低声咒骂了一句,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有些沙哑。
他费尽心力,拉来李联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甄子丹、陈道明这么多顶级明星,请动国师张亿某,砸下两亿多人民币,憋着劲要拍出一部震惊世界的《英雄》,目标直指全球市场,要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商业大片。
可结果呢?
他这边,《英雄》剧组还在敦煌吃沙,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打磨,为了保密费尽心机,跟媒体玩躲猫猫。
为了海外发行,他跟江志强绞尽脑汁,盘算着怎么跟好莱坞那些眼高于顶的片商谈判,心里预期的北美版权买断价,江志强私下跟他交底,估计能谈到一千多万美元,这已经算是破天荒的高价了,足以在业内引起轰动。
而王盛呢?
那个几年前还在搞什么婚庆录像的毛头子,他主导的《博物馆奇妙夜》连个影子都还没见着,据还在怀柔那个什么“成龙快乐园”里吭哧吭哧做后期。
可人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先用一部投资远低于《英雄》的《功夫足球》,靠着周星星那套“无厘头”,居然就在北美先声夺人了!
812万美元!
首周末!
还是在那部该死的《冰河世纪》动画片碾压市场的情况下拿到的!
张伟平虽然不是财务专家,但他会算账。!
这还只是北美一个市场三天的收入!
而且,最关键的是,江志强跟他透过风,王盛这子跟新线影业谈的不是简单的版权买断,他娘的是保底加分账!
江志强当时起这个时,语气里都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不易察觉的羡慕:“伟平,王盛这一步走得险,但也走得绝。
新线居然同意支付300万美元保底,还让他参与北美票房分账这在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分账!
分的还是美元!
张伟平一想到这个,就感觉心口一阵绞痛。
《英雄》就算北美版权卖到1500万美元,听起来是笔巨款,换算成人民币也过亿了,足够覆盖大部分成本并实现盈利。
加上内地的票房(他对内地市场充满期待),以及后续的电视版权、录像带、dvd等二级市场收入,赚钱是肯定的,而且可能赚得不少。
但这都是一锤子买卖。
版权卖断,后续北美票房是爆了还是扑了,都跟他张伟平、跟新画面再没关系。
哪怕《英雄》在北美意外卖了一亿美元,多出来的钱也只会流入米拉麦克斯或者其它买断方的口袋。
可王盛呢?
《功夫足球》北美票房每多一美元,盛影传媒就能按照协议比例多分走一部分!
那是持续的、源源不断的美元进账!
按照北美市场的体量,如果后续走势强劲,最终票房达到五六千万甚至更高那张伟平简直不敢想象王盛能从中捞出多少美刀。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盈利了,这是战略级的胜利!
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电影资本在全球市场的第一次成功“掠夺”。
“凭什么?!”张伟平猛地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火星四溅,“他王盛一个北影厂子弟,仗着点聪明和韩三坪的支持,就能骑到我们头上拉屎?我们的《英雄》哪里比不上他那部瞎胡闹的足球电影?”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红木地板被他踩得咚咚作响。
墙上挂着《英雄》的概念图,气势恢宏,色彩瑰丽,每一帧都透着“大片”的气场。
可此刻,这些画面在他眼里,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想起了在横店,张亿某为了一个镜头反复要求重拍,演员们吊着威亚在沙漠里吃苦,整个剧组为了这部电影付出了多少心血。
他们追求的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是东方美学的极致表达,是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
而王盛,似乎总在用一种更取巧、更“低级”的方式,一次次抢走风头。
从婚庆录像到制霸贺岁档,从组建院线到如今的文化输出这家伙仿佛永远能踩在时代的浪尖上。
张伟平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和不甘心涌上心头。
他意识到,他和王盛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票房,而是上升到了全球市场和资本运作的层面。
王盛凭借《功夫足球》的北美成功,不仅赚到了实实在在的美金,更为他那个正在谋求上市的“盛影传媒”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
“中国电影第一股”
有了北美市场的成功案例,那些国际投行还不得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去?
估值恐怕又要翻着跟头往上涨了。
想到这里,张伟平更是心塞得无以复加。
他拿起电话,想打给江志强,问问《英雄》的海外发行有没有可能也争取一下分账模式,哪怕比例低一点。
但手指悬在按键上,最终还是放下了。
他清楚,以《英雄》这种偏重文艺气息、依赖东方美学和哲学思辨的古装武侠片,在北美市场属于相对众的类型,好莱坞片商愿意高价买断已经是看在明星阵容和张亿某国际声誉的份上,想要让他们同意让一家中国公司参与票房分账,在2002年的当下,难如登天。
江志强早就分析过这一点。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在书房里回荡。
张伟平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精心打造的这艘《英雄》巨轮,在王盛那艘看似不按常理出牌、却总能借风使舵的快船面前,显得有些笨重和被动了。
另一边。
洛杉矶时间,4月1日的清晨。
阳光驱散了夜晚的凉意,洒在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上。
虽然愚人节的气氛给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增添了几分戏谑,但在严肃的商业和娱乐领域,数据的威力无可辩驳。
《洛杉矶时报》娱乐版在不太起眼的位置,但确实用了超过百字的篇幅报道了上周末的票房情况,在综述《冰河世纪》的持续强势后,特意提了一句:“来自东方的奇幻喜剧《kungfoer》在有限开画范围内表现令人惊讶,凭借其独特的‘功夫与足球’的疯狂混搭,在特定观众群体中引发了观影热潮,首周末斩获812万美元,单馆成绩亮眼”
影响力更大的《综艺》杂志在其官方网站和即将出版的周刊内页中,则给予了更详细的描述:“新线影业发行的中国香港合拍片《kungfoer》成为上周末一匹值得关注的黑马。
该片在902家影院开画,录得812万美元票房,单馆平均收入高达9002美元。
这部由亚洲喜剧之王周星星主演的影片,以其颠覆性的创意和视觉奇观,成功吸引了亚裔社区、年轻观众以及cult片爱好者的目光。
《好莱坞报道者》的评论则略带保留但点出了关键:“《kungfoer》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它证明了在主流市场之外,针对特定文化群体和寻求新奇观影体验的观众进行精准投放,仍然能够获得可观的回报。
新线影业此次与中方合作伙伴的大胆尝试,为类似题材的影片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除了纸质媒体,一些嗅觉敏锐的电台,尤其是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聚集较多城市的流行音乐电台和大学电台,在早间的娱乐资讯时段,也纷纷提及了这部正在引发讨论的东方电影。
“嘿,听众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过一部电影,里面的中国人用功夫踢足球?是的,你没听错!就是《kungfoer》!据超级无厘头,超级搞笑,上周末可是让不少影院半夜都排起了队”
“如果你看腻了常规的喜剧,也许可以试试这部来自中国的《kungfoer》,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哇哦,那种足球的踢法,绝对能刷新你的认知!”
这些报道和讨论,虽然音量远不及对《冰河世纪》的铺天盖地,但它们像无数细的溪流,汇聚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声浪,持续冲刷着北美娱乐市场的边缘,并不断向中心区域渗透。